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75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42
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所述主机体与所述高压蒸汽塔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加热腔,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位于所述主轴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

A Steam Cycle Steam Turbine

A steam cycle steam turbine includes a main body,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in body is fixed with a high-pressure steam tower, th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pressure steam tower with a connecting base, the high-pressure steam tower is fixed with a combustion chamber, the rear end wall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ith a feeding port, and the high-pressure steam tow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main body of the main body is fixed with a steam collecting chamber. The main body of the main body above the steam collecting chamber is fix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ding spindle chamber. The steam collect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pindle chamber with a first steam pipe. The main body of the main bod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ain spindle chamber is fixed with a first high-pressure chamber, and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first high-pressure chamber and the main shaft are fixed. The left extension end of the cavity is connected, and a first low pressure cavity is fixed in the host bod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high pressur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轮机
,具体为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现在的大部分蒸汽轮机单纯的只利用蒸汽的机械能做功,却大大浪费了蒸汽的热能,很多蒸汽用一次就排放,也降低了蒸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所述主机体与所述高压蒸汽塔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加热腔,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位于所述主轴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所述第一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所述第二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与所述第二高压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位于所述主轴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右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冷凝环槽,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冷凝环槽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蒸汽收集腔底部端壁上固设有冷凝液回收槽,所述蒸汽收集腔左侧端壁和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二连通腔,所述连接底座内固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端面与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底部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水泵顶部端面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四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向左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五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还相连通设有第六蒸汽导管,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右侧,所述主轴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高压腔中并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固设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中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风扇架,所述第一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一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一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架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排气扇,所述主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高压腔中并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右侧端壁内固设有储电装置,所述第二叶轮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储电装置内并与所述储电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与所述储电装置之间部分内固设有第二风扇架,所述第二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二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二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架内部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排气扇,所述第二排气扇伸出所述第二风扇架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高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高压定子,所述第一低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低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所述第二高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二高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二高压定子,所述第二低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内固设有传动腔,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并与所述传动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左侧端壁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左侧端面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并与所述传动腔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出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外,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电装置内固设有发电腔,所述第二叶轮轴右侧端面上固设有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外周向设有发电线圈,所述发电腔前后端壁之间固设有蓄电池,所述发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三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与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四单向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10,所述主机体10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68,所述主机体10与所述高压蒸汽塔68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67,所述高压蒸汽塔68内固设有燃烧室24,所述燃烧室24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23,位于所述燃烧室24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68内固设有加热腔25,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17,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上方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15,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与所述主轴腔15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14,位于所述主轴腔15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46,所述第一高压腔46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15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46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52,所述第一低压腔52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46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15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38,所述第二高压腔38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15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38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35,所述第二低压腔35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38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与所述第二高压腔38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47,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位于所述主轴腔15上方的所述主机体10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与所述主轴腔15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42,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52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53,所述第一低压腔52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53右侧端壁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所述主机体与所述高压蒸汽塔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加热腔,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位于所述主轴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所述第一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所述第二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与所述第二高压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位于所述主轴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右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冷凝环槽,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冷凝环槽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蒸汽收集腔底部端壁上固设有冷凝液回收槽,所述蒸汽收集腔左侧端壁和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二连通腔,所述连接底座内固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端面与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底部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水泵顶部端面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四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向左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五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还相连通设有第六蒸汽导管,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右侧,所述主轴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高压腔中并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固设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中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风扇架,所述第一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一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一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架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排气扇,所述主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高压腔中并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右侧端壁内固设有储电装置,所述第二叶轮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储电装置内并与所述储电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与所述储电装置之间部分内固设有第二风扇架,所述第二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二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二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架内部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排气扇,所述第二排气扇伸出所述第二风扇架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所述主机体与所述高压蒸汽塔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加热腔,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位于所述主轴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所述第一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所述第二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与所述第二高压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位于所述主轴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右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冷凝环槽,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冷凝环槽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蒸汽收集腔底部端壁上固设有冷凝液回收槽,所述蒸汽收集腔左侧端壁和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二连通腔,所述连接底座内固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端面与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底部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水泵顶部端面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四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向左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五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还相连通设有第六蒸汽导管,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右侧,所述主轴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高压腔中并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固设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中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航城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春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