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离合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72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其包括壳体、把手头、离合转块、离合套、离合销和用于驱动离合销的电动推杆,所述把手头与离合套的中心孔转动配合,把手头对应中心孔外周设有凸块,凸块换向螺丝设有偏心连接孔;所述离合套的孔位为通孔,换向螺丝穿过通孔与偏心连接孔连接;所述离合转块与离合套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此款离合模块的换向螺丝除了限定离合转块的旋转方向外,还可以用于固定把手头,并且换向螺丝与把手头是偏心固定,把手换向时不需拆下,以免产生因把手拆卸安装后累计间隙,而影响离合模块的正常工作。

Intelligent lock and clutch modu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lock and clutch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handle, a clutch block, a clutch sleeve, a clutch pin and an electric push rod used to drive the clutch pin. The handle head rotates with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clutch sleeve, and a convex block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orresponding central hole of the handle head, and an eccentric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x reversing screw; the hole position of the clutch sleeve is through hole, and the reversing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ccentric connecting hole, and a reset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lutch rotating block and the clutch sleeve. The reversing screw of this clutch module can be used to fix the handle besides defining the rotating direction of the clutch block, and the reversing screw and the handle are eccentrically fixed. When the handle is reversed, it does not need to be disassembled so as to avoid the cumulative clearance after the handle is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which will affect the normal work of the clutch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离合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特别是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
技术介绍
智能锁传统离合模块特点:把手换向需松掉把手固定螺丝,调转方向后再重新上紧螺钉,此种方法对安装及零件精度要求高,换向后可能会产生把手螺丝返松现象;离合转块和离合套之间没有复位机构,离合转块复位靠后把手带动,当配合存在累计间隙时,容易产生离合销不能插入离合转块的情况,造成开门时空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换向不需拆卸把手、离合销工作可靠的智能锁离合模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包括壳体、把手头、离合转块、离合套、离合销和用于驱动离合销的电动推杆,离合套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离合套设有中心孔,离合销径向设置在离合套上、并且离两端分别伸出中心孔内和伸出离合套外周;离合转块转动设置在中心孔内、并对应离合销设有离合卡口,离合转块一端凸出于离合套外、并在其外周设有挡板,离合套表面对应中心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孔位,其中一孔位上设置换向螺丝,换向螺丝与挡板的一端相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头与离合套的中心孔转动配合,把手头对应中心孔外周设有凸块,凸块换向螺丝设有偏心连接孔(偏心的意思是指偏离离合转块的中心);所述离合套的孔位为通孔,换向螺丝穿过通孔与偏心连接孔连接;所述离合转块与离合套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此款离合模块的换向螺丝除了限定离合转块的旋转方向外,还可以用于固定把手头,并且换向螺丝与把手头是偏心固定,把手换向时不需拆下,以免产生因把手拆卸安装后累计间隙,而影响离合模块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把手头的偏心连接孔对应换向螺丝设有标准螺牙,离合套的通孔内设有防松胶套,防松胶套内径略大于偏心连接孔内径、并且低端内设有螺牙。当换向螺丝拧入时上下螺牙因错位会导致离合套上防松胶套的少量牙产生形变,增大防松效果,同时也便于换向螺丝进行退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对应离合套的两个通孔分别设有让位孔。以便于在壳体外即可以进行把手换向操作。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合套外周设有左右两个挡臂,所述壳体对应把手头设有轴套,轴套外设有上下两个活动环,每个活动环各自对应一个挡臂设有拨片,拨片与壳体之间设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弹力通过活动环作用到离合套,使得离合套转动时手感更佳,并且,松手后可以自动复位。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还对应所述轴套和活动环上方设有压圈,压圈将轴套和活动环限位在压圈底面与壳体内壁之间,以免活动环跑出轴套外。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合套底面对应把手头的凸块设有让位凹台,让位凹台呈弧形、并围绕在中心孔外周。把手头可以带动凸块在让位凹台内来回转动,当凸块与让位凹台一端相挡时,凸块上的偏心连接孔与离合套的一个通孔中心对准。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离合套的顶面对应中心孔外围及两个通孔之间设有下弧形弹簧槽,所述离合转块的挡板底面对应下弧形弹簧槽设有上弧形弹簧槽,上弧形弹簧槽和下弧形弹簧槽共同构成弹簧容纳腔,弹簧容纳腔内横放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弧形弯曲,压缩弹簧的下半部位于下弧形弹簧槽内,压缩弹簧的上半部位于上弧形弹簧槽内。复位机构会辅助离合转块复位,保证离合销的顺畅插入离合卡口,大大降低开门时出现空压的情况。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合套的下弧形弹簧槽两端设有用于与压缩弹簧端部插接配合的下防脱凸台,所述离合转块的上弧形弹簧槽两端设有用于与压缩弹簧端部插接配合的上防脱凸台。当离合转块旋转时,压缩弹簧被压缩,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下防脱凸台和一上防脱凸台外。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合转块中心设有方轴孔,离合转块一端伸出离合套及壳体外、并且外壁设有径向通向方轴孔内的锁定孔。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对应离合转块设有翻边孔,翻边孔的翻边位于壳体外表面,所述离合转块的锁定孔位于翻边孔的翻边高度位置处,翻边孔的翻边对应锁定孔设有让位槽。以便于在壳体外对方轴进行锁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此款智能锁离合模块采用非把手中心固定螺丝换向,出厂状态即可将把手螺丝固定死,不用将把手进行二次拆卸换向,以免产生因把手拆卸安装后累计间隙,而影响离合模块的正常工作;(2)此款智能锁离合模块的换向螺丝的连接结合了防松胶套和螺牙错位结构,当换向螺丝拧入时上下螺牙因错位会导致离合套上的少量牙产生形变,增大防松效果,同时也便于换向螺丝进行退出;(3)此款智能锁离合模块的压缩弹簧会辅助离合转块更好复位,保证离合销的顺畅插入,大大降低开门时出现空压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离合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离合转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打开底盖后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包括壳体、把手头5、离合转块2、离合套4、离合销43和用于驱动离合销43的电动推杆91,离合套4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离合套4设有中心孔46,离合销43径向设置在离合套4上、并且离两端分别伸出中心孔46内和伸出离合套4外周;离合转块2转动设置在中心孔46内、并对应离合销43设有离合卡口21,离合转块2一端凸出于离合套4外、并在其外周设有挡板24,离合套4表面对应中心孔4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孔位,其中一孔位上设置换向螺丝41,换向螺丝41与挡板24的一端相挡;所述把手头5与离合套4的中心孔46转动配合,把手头5对应中心孔46外周设有凸块51,凸块51换向螺丝41设有偏心连接孔511;所述离合套4的孔位为通孔45,换向螺丝41穿过通孔45与偏心连接孔511连接;所述离合转块2与离合套4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驱动装置9,电驱动装置9与电动推杆91传动连接,壳体包括底壳1和面壳7,底壳1内壁与面壳7内壁之间围成壳体内部空间。所述把手头5的偏心连接孔511对应换向螺丝41设有标准螺牙,离合套4的通孔45内设有防松胶套42,防松胶套42内径略大于偏心连接孔511内径、并且低端内设有螺牙。所述底壳1对应离合套4的两个通孔45分别设有让位孔13。所述离合套4外周设有左右两个挡臂49,所述面壳7对应把手头5设有轴套81,轴套81外设有上下两个活动环82,每个活动环82各自对应一个挡臂49设有拨片83,拨片83与面壳7之间设有拉力弹簧8。所述面壳7内还对应所述轴套81和活动环82上方设有压圈6,压圈6将轴套81和活动环82限位在压圈6底面与面壳7内壁之间。所述离合套4底面对应把手头5的凸块51设有让位凹台44,让位凹台44呈弧形、并围绕在中心孔46外周。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离合套4的顶面对应中心孔46外围及两个通孔45之间设有下弧形弹簧槽47,所述离合转块2的挡板24底面对应下弧形弹簧槽47设有上弧形弹簧槽26,上弧形弹簧槽26和下弧形弹簧槽47共同构成弹簧容纳腔,弹簧容纳腔内横放设有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弧形弯曲,压缩弹簧3的下半部位于下弧形弹簧槽47内,压缩弹簧3的上半部位于上弧形弹簧槽26内。所述离合套4的下弧形弹簧槽47两端设有用于与压缩弹簧3端部插接配合的下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包括壳体、把手头(5)、离合转块(2)、离合套(4)、离合销(43)和用于驱动离合销(43)的电动推杆(91),离合套(4)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离合套(4)设有中心孔(46),离合销(43)径向设置在离合套(4)上、并且离两端分别伸出中心孔(46)内和伸出离合套(4)外周;离合转块(2)转动设置在中心孔(46)内、并对应离合销(43)设有离合卡口(21),离合转块(2)一端凸出于离合套(4)外、并在其外周设有挡板(24),离合套(4)表面对应中心孔(4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孔位,其中一孔位上设置换向螺丝(41),换向螺丝(41)与挡板(24)的一端相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头(5)与离合套(4)的中心孔(46)转动配合,把手头(5)对应中心孔(46)外周设有凸块(51),凸块(51)换向螺丝(41)设有偏心连接孔(511);所述离合套(4)的孔位为通孔(45),换向螺丝(41)穿过通孔(45)与偏心连接孔(511)连接;所述离合转块(2)与离合套(4)之间设有复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4 CN 20182150641601.一种智能锁离合模块,包括壳体、把手头(5)、离合转块(2)、离合套(4)、离合销(43)和用于驱动离合销(43)的电动推杆(91),离合套(4)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离合套(4)设有中心孔(46),离合销(43)径向设置在离合套(4)上、并且离两端分别伸出中心孔(46)内和伸出离合套(4)外周;离合转块(2)转动设置在中心孔(46)内、并对应离合销(43)设有离合卡口(21),离合转块(2)一端凸出于离合套(4)外、并在其外周设有挡板(24),离合套(4)表面对应中心孔(4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孔位,其中一孔位上设置换向螺丝(41),换向螺丝(41)与挡板(24)的一端相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头(5)与离合套(4)的中心孔(46)转动配合,把手头(5)对应中心孔(46)外周设有凸块(51),凸块(51)换向螺丝(41)设有偏心连接孔(511);所述离合套(4)的孔位为通孔(45),换向螺丝(41)穿过通孔(45)与偏心连接孔(511)连接;所述离合转块(2)与离合套(4)之间设有复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锁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头(5)的偏心连接孔(511)对应换向螺丝(41)设有标准螺牙,离合套(4)的通孔(45)内设有防松胶套(42),防松胶套(42)内径略大于偏心连接孔(511)内径、并且低端内设有螺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锁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离合套(4)的两个通孔(45)分别设有让位孔(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锁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套(4)外周设有左右两个挡臂(49),所述壳体对应把手头(5)设有轴套(81),轴套(81)外设有上下两个活动环(82),每个活动环(82)各自对应一个挡臂(49)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唐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雅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