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n irrigation canal for sediment remov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cast concrete; 2) foundation trench excavation; 3) canal installation; 4) sediment cleaning; 5) backfill.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water quality, turbid water body and large amount of sediment and sediment deposited at the bottom of existing ca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渠灌溉是农作物灌溉基本方式,以前的水渠灌溉是人为用土将水渠里的水进行堵住或者放水,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渠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采用水闸来实现灌溉过程中水渠里水的堵放,而水渠中的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带入一些泥沙和沉淀物,会使水渠中的水比较浑浊,甚至在灌溉时对植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渠中水质不佳,水体浑浊,底部会沉积大量的泥沙和沉淀物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混凝土根据水渠主体的尺寸来进行模具的制作,在模具中预设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均匀设置在水渠主体的两侧和底部,模具使用次数50-80次之间,50次之后根据成品的变形程度判定是否更换新的模具,成品出模后进行养护;2)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位置挖出水渠宽度2倍的宽的基坑,基坑的两边采用木制挡土墙进行围护,在水渠主体的安装位置处挖掘 ...
【技术保护点】
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混凝土根据水渠主体的尺寸来进行模具的制作,在模具中预设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均匀设置在水渠主体的两侧和底部,模具使用次数50‑80次之间,50次之后根据成品的变形程度判定是否更换新的模具,成品出模后进行养护;2)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位置挖出水渠宽度2倍的宽的基坑,基坑的两边采用木制挡土墙进行围护,在水渠主体的安装位置处挖掘深度为10cm的基槽;3)水渠安装a、将预制的水渠主体搬运至开挖好的基槽中,将水渠主体安装到安装槽中,多个预制水渠主体进行拼接,连接处预留拼缝,在拼缝处进行混凝土浇筑 ...
【技术特征摘要】
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泥沙灌溉水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混凝土根据水渠主体的尺寸来进行模具的制作,在模具中预设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均匀设置在水渠主体的两侧和底部,模具使用次数50-80次之间,50次之后根据成品的变形程度判定是否更换新的模具,成品出模后进行养护;2)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位置挖出水渠宽度2倍的宽的基坑,基坑的两边采用木制挡土墙进行围护,在水渠主体的安装位置处挖掘深度为10cm的基槽;3)水渠安装a、将预制的水渠主体搬运至开挖好的基槽中,将水渠主体安装到安装槽中,多个预制水渠主体进行拼接,连接处预留拼缝,在拼缝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找平,进行养护,养护后在浇筑处刷上防水漆;b、在水渠主体的两侧内壁涂抹粘结胶,将第一过滤装置搁置在卡槽中,第一过滤装置与水渠内壁紧密贴合,将第二过滤装置贴着水渠主体的内壁向下滑动,使第二过滤装置与第一过滤装置进行卡接,相邻第一过滤装置保持接缝严密,相邻第二过滤装置保持连接密实,相邻水渠主体拼接处的设有隔离缝;c、在第二过滤装置上安装加强板,将加强板放置在斜坡面上,慢慢向下进行滑动,使连接槽与凸起部进行连接,按压加强板,使连接槽与凸起部连接紧密,并在加强板的螺纹孔上进行螺纹连接,使加强板固定在水渠主体上;d、将分离板架设在流动槽上,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间隔进行设置,保持第一弧形板与相邻第二弧形板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分离板的两端分别填入限位条,限位条卡入第一过滤装置与分离板之间并进行压实;4)泥沙的清理a、在相邻水渠主体的拼接处插入隔水板,隔水板与隔离缝进行插接,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向佳佳,刘学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