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367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b)铺设土工布;(c)支撑框体搭设;(d)种植架安装;(e)封边;(f)分段浇筑;(g)加固保护;(h)渠底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合理有序,施工效率高,施工难度低,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便于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可灵活调整,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利于提高渠道的使用寿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rrigation Chan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n irrigation water conveyance chann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b) laying geotextiles; (c) supporting frame erection; (d) planting frame installation; (e) e d g e sealing; (f) sectional pouring; (g)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h) bottom pour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reasonable and orderly,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is low,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can be controlled easil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ection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an be controlled easily,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hannel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中的水利灌溉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收与否,因此,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灌溉水渠是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一种,实现的是最后一公里灌溉。传统的灌溉水渠大多通过采用现场混凝土浇建方式,能适应地基变化,且表面平整,有利于灌溉,缺点是不易控制施工质量,结构稳定性较差,时间长易出现裂缝或脱落现象,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合理有序,施工效率高,施工难度低,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便于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可灵活调整,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利于提高渠道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划出开口线,采用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挖掘出渠基,用砂土或粘土找平基础面,并压实平整,按设计坡度进行人工修坡,削坡平整度控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划出开口线,采用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挖掘出渠基,用砂土或粘土找平基础面,并压实平整,按设计坡度进行人工修坡,削坡平整度控制在±2cm内;(b)铺设土工布:从下往上逐层铺设防渗土工布,铺设完后在防渗土工布上铺一层厚度为20~25cm的粘土层,并压实平整;(c)支撑框体搭设:相邻支撑框体之间的距离为3~5cm;①一侧组装:先在渠顶上将一个上支撑桩打入,使上支撑桩底部的固定锚杆穿入粘土层中,完成固定,然后将支撑侧板一端的凸条卡入到上支撑桩的限位凹槽内,使该支撑侧板靠立在渠坡上,接着通过一个下支撑桩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划出开口线,采用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挖掘出渠基,用砂土或粘土找平基础面,并压实平整,按设计坡度进行人工修坡,削坡平整度控制在±2cm内;(b)铺设土工布:从下往上逐层铺设防渗土工布,铺设完后在防渗土工布上铺一层厚度为20~25cm的粘土层,并压实平整;(c)支撑框体搭设:相邻支撑框体之间的距离为3~5cm;①一侧组装:先在渠顶上将一个上支撑桩打入,使上支撑桩底部的固定锚杆穿入粘土层中,完成固定,然后将支撑侧板一端的凸条卡入到上支撑桩的限位凹槽内,使该支撑侧板靠立在渠坡上,接着通过一个下支撑桩的定位凹槽卡住支撑侧板另一端的凸条,再将该下支撑桩固定在渠底上;②底侧组装:将中间挡槛板两端的固定卡块分别插入到两块侧挡槛板的固定卡槽内,组装成一道完整的挡槛,然后将挡槛一侧的定位条横向卡入到下支撑桩的定位开槽内,接着将下支撑桩与挡槛一侧进行固定;③组装成体:在渠底上将另一个下支撑桩套住挡槛另一侧的定位条,完成初步定位,依照该下支撑桩的安装位置,在渠顶上划出上支撑桩的中心线,依照该中心线将另一个上支撑桩固定,然后向外滑动该下支撑桩,留出安装空间,将另一块支撑侧板和该上支撑桩进行组装,再向内回推下支撑桩,使其套住支撑侧板的一端,接着将下支撑桩与挡槛另一侧固定,再进行下支撑桩在渠底上的固定;(d)种植架安装:在支撑框体围合而成的坡面区域内,从一侧开始将第一个种植架的安装底板沿坡固定,将钢筋穿过支撑侧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与托板上的定位插孔,同时将钢筋穿过支撑侧板上的第二定位孔与支撑杆上的中心通孔,然后安装后一个种植架,将钢筋穿过相邻种植架的支撑杆上的固定通孔,同时将钢筋穿过相邻种植架的托板上的定位插孔,保持相邻种植架的种植板之间的距离3~5cm,再将后一个种植架打钉固定,如此循环;(e)封边:先将顶侧挡板固定在渠顶上,使其位于两个上支撑桩之间,然后在两个上支撑桩的顶部之间固定顶盖板,使顶盖板压住顶侧挡板的顶面,接着将底侧挡板从上往下插入到两个下支撑桩的卡口之间,再在两个下支撑桩的顶部之间固定底盖板;(f)分段浇筑:在相邻支撑框体的上支撑桩、下支撑桩之间均临时固定护板,然后将混凝土倒入支撑框体中,使混凝土充满支撑框体,清理超出种植板表面的混凝土及流入种植槽内的混凝土,将混凝土倒入相邻两个支撑框体与护板围合的区域内,均匀向两端平摊,并振动3~5分钟,然后将混凝土顶面抹至与支撑侧板齐平,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结束后在种植槽内种植挺水植物;(g)加固保护:在种植板和混凝土面上铺设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表面与顶盖板、底盖板齐平;(h)渠底浇筑:拆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向佳佳刘学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