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元珠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25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包括顶框架和底框架,所述顶框架设置在底框架的上方,所述顶框架与底框架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框架、底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开口,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相对的一端内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框架的内侧开设第一侧开口,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将内部的气压从一侧逐步减少,垃圾袋继而在气压作用下吸附在第一侧开口处,这样垃圾袋就不用被撕裂了。

An Outdoor Garbage Tank Inner Frame for Bagg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utdoor garbage bin inner fram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bagging, including a top frame and a bottom frame. The top fram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ottom frame. The top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four supporting rods.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are fixed with the top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respectively. The inside of the top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second sliding slots, and one of the second sliding slots. A second side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and a second slide block is installed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two second sliding grooves. A plurality of bump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slide block, one end of the second slide block is fixed with a fourth pulling ro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lide block is fixed with a third pulling rope. By opening the first side opening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p frame, sliding through the first slide block in the first slide groove, the internal air pressure i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one side, and the garbage bag is then adsorbed at the first side opening under the action of air pressure, so that the garbage bag does not need to be t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城市的整洁,都会定点安装垃圾箱,提供给过路的行人投放垃圾,避免路人乱丢垃圾,从而达到保证城市道路整洁的目的,城市定点安装的垃圾箱都是固定安装在道路旁的,会在垃圾箱的内部安放框架,垃圾袋直接套在框架内即可,更换垃圾袋的时候,可以拿出框架,即可实现对垃圾袋的更换。垃圾箱内的框架结构十分简单,一般为只有棱的立方体,而垃圾袋在批量化生产之后,形状固定,且被压缩后体积十分狭小,工作人员将垃圾袋套在框架上,一般会撕裂垃圾袋的一个角,将垃圾袋的开口位置捆绑固定在框架上,由于垃圾袋在被使用的时候粘黏到了一起,需要工作人员借助工具将垃圾袋撑开,这样才方便路人投掷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需要撕裂垃圾袋的一角以固定,且撑开垃圾袋也比较麻烦,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包括顶框架和底框架,所述顶框架设置在底框架的上方,所述顶框架与底框架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框架、底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开口,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相对的一端内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分别穿过第二滑槽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杆内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设置在支撑杆的内侧,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拉绳和第一拉绳分别穿过第一滑槽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下端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凸块和第一滑块的材质均为软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顶框架的内侧开设第一侧开口,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将内部的气压从一侧逐步减少,垃圾袋继而在气压作用下吸附在第一侧开口处,这样垃圾袋就不用被撕裂了;在支撑杆的一侧开设第二侧开口,同样在气压作用下使垃圾袋吸附在侧开口上,将垃圾袋从上至下的逐步撑开,这样就避免工作人员借助工具撑开垃圾袋,同时垃圾袋也不会在静电作用下再次粘粘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F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框架、2支撑杆、3顶框架、4第一拉绳、5第一滑槽、6第一侧开口、7第二拉绳、8第一滑块、9第二滑轮、10第一限位块、11连通口、12第一滑轮、13第二侧开口、14第三拉绳、15第二滑槽、16凸块、17第二滑块、18第二限位块、19第四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8,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包括顶框架3和底框架1,顶框架3设置在底框架1的上方,顶框架3与底框架1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顶框架3、底框架1固定连接,顶框架3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开口13,两个第二滑槽15相对的一端内安装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16,第二滑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19,第二滑块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14,第三拉绳14和第四拉绳19分别穿过第二滑槽15的两端,每个支撑杆2内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开口6,第一侧开口6设置在支撑杆2的内侧,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7,第一滑块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4,第二拉绳7和第一拉绳4分别穿过第一滑槽5的两端;其中,第一滑槽5的下端开设有连通口11,连通口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12,支撑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9,第一拉绳4与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9滑动连接,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9均作为转向机构,辅助第一拉绳4转向,将第一拉绳4的一端的位置设置在高处,避免工作人员过于弯腰,第一拉绳4和第二拉绳7远离第一滑块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第三拉绳14和第四拉绳19远离第二滑块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第二限位块18和第一限位块10作为端点,便于使用者拉动,同时也具有限位的作用,第二滑块17、凸块16和第一滑块8的材质均为软橡胶,软橡胶材质柔软,能够良好的贴合第一滑槽5和顶框架3的内壁,从而保证在移动过程中的密封性。工作人员将垃圾袋的端口位置套在顶框架3上,将垃圾袋的一个拐角位置按压在顶框架3的一角,靠近第二滑块17的位置如图5示,通过第二限位块18拉动第三拉绳14,第三拉绳14带动第二滑块17在第二滑槽15内滑动,由于第二滑块17从顶点位置滑动,通过垃圾袋和第二滑块17、凸块16在第二滑槽15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在第二滑块17移动的过程中,会在第二滑槽15内制造一个负压环境,故而在气压作用,垃圾袋会在气压作用下穿过第二侧开口13且被压入第二滑槽15内,逐渐将垃圾袋端口的边缘吸附入第二滑槽15内,在顶框架3内两个第二滑块17的滑动配合下,将垃圾袋的端口固定卡在顶框架3内,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后,将位于四个支撑杆2的位置如图3示的垃圾袋朝向第一滑块8按压,通过第一限位块10拉动第一拉绳4,第一拉绳4将会带动第一滑块8在第一滑槽5内滑动,从而塑料袋、第一滑块8在第一滑槽5内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第一滑块8在滑动的过程中,使得空间内压力下降,在气压作用下,将塑料袋压入第一滑槽5内,故而第一滑块8在移动的时候会逐渐将靠近第一侧开口6的塑料袋吸附住,从上至下的将塑料袋撑开,通过各个第一滑块8的相互配合下,塑料袋将会被逐渐撑开,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员使用其他工具撑开塑料袋,且由于塑料袋材质轻盈,也避免早撑开过程中的不稳定,造成撑开的塑料袋又粘粘到一起。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包括顶框架(3)和底框架(1),所述顶框架(3)设置在底框架(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3)与底框架(1)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顶框架(3)、底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3)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开口(13),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5)相对的一端内安装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16),所述第二滑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19),所述第二滑块(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14),所述第三拉绳(14)和第四拉绳(19)分别穿过第二滑槽(15)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杆(2)内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开口(6),所述第一侧开口(6)设置在支撑杆(2)的内侧,所述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7),所述第一滑块(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4),所述第二拉绳(7)和第一拉绳(4)分别穿过第一滑槽(5)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套袋的户外垃圾箱内框架,包括顶框架(3)和底框架(1),所述顶框架(3)设置在底框架(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3)与底框架(1)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顶框架(3)、底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3)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开口(13),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5)相对的一端内安装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块(16),所述第二滑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19),所述第二滑块(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14),所述第三拉绳(14)和第四拉绳(19)分别穿过第二滑槽(15)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杆(2)内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开口(6),所述第一侧开口(6)设置在支撑杆(2)的内侧,所述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珠
申请(专利权)人:陈元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