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宁专利>正文

力矩传递机构及运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19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力矩传递机构及运载工具,该力矩传递机构包括伸缩万向节、空心杠杆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空心杠杆内,所述伸缩万向节的一端输入力矩,所述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输出力矩;所述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支点,所述空心杠杆被所述支点分成远离所述伸缩万向节的长臂和靠近所述伸缩万向节的短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力矩传递机构,很好的解决了力矩传递机构在力矩输出端上下运动时的力矩传递问题。并且,使用该力矩传递机构的运载工具的可折叠,折叠后的运载工具体积大幅减小,便于随身携带,并可以很方便的进入电梯等狭小空间内。

Torque transfer mechanism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and relates to a moment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a hollow lever and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transmission shaft rotates and supports in the hollow lever.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inputs a moment, the oth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connects with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The other end outputs a moment; the hollow lever is provided with a pivot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the frame, and the hollow lever is divided into a long arm far from the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and a short arm near the telescopic universal joint. The moment transfer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moment transfer when the moment transfer mechanism moves up and down at the output of the moment. Moreover, the folding of the vehicle using the moment transfer mechanism can greatly reduce the volume of the folded vehicle, which is easy to carry with you, and can easily enter the narrow space such as elev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力矩传递机构及运载工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力矩传递机构及运载工具。
技术介绍
躺车是自行车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躺着骑的自行车。最常见的躺车有两个车轮及三个车轮(也存在四个车轮的躺车),躺车拥有比普通自行车长得多的机架和传动系统,人仰卧在鞍座上进行骑乘,用类似于飞机操纵杆一样的竖握式车把来掌握方向。相对于普通自行车而言,躺车的骑行姿势无疑是非常古怪的,但它却有着优异的空气动力性能,较低的车身使风阻更低,从而为骑行者节约了很大一部分体力(尤其在长途旅行中,这种节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另外由于人的腰部、腿部得到了鞍座的有力支撑,使人用力的效率更高。而传统的自行车则会把相当一部分能量浪费在使身体升高上。当然在骑这种车之前你仍需一段时间来适应它,如它的过弯速度较低(容易翻车,但也克服了普通自行车容易侧滑的缺陷),在上坡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下坡时的制动性能更加优异了)进行蹬踏等。尽管躺车看起来如此怪异,但它却是人力工具中速度记录的保持者,其性能相对于传统自行车而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它也是众多长途骑行爱好者的选择,骑过的人们普遍称赞这种车骑行舒适,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万向节、空心杠杆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空心杠杆内,所述伸缩万向节的一端输入力矩,所述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输出力矩;所述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支点,所述空心杠杆被所述支点分成远离所述伸缩万向节的长臂和靠近所述伸缩万向节的短臂,所述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短臂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万向节、空心杠杆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空心杠杆内,所述伸缩万向节的一端输入力矩,所述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输出力矩;所述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支点,所述空心杠杆被所述支点分成远离所述伸缩万向节的长臂和靠近所述伸缩万向节的短臂,所述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短臂的长度。2.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减振器、第二减振器、左驱动行走机构、右驱动行走机构及行驶驱动系统,所述行驶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驱动轴、第一力矩传递机构及第二力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一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一伸缩万向节、第一空心杠杆及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二伸缩万向节、第二空心杠杆及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轴沿所述机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二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一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空心杠杆上,所述第二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空心杠杆上;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支点,所述第一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一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第一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第一短臂,所述第一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短臂的长度;所述第二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二支点,所述第二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二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第二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第二短臂,所述第二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短臂的长度;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及第一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转动,所述驱动轴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及第二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工具还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及第四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左端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之间;所述第三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右端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三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四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油泵驱动齿轮,所述油泵驱动齿轮能够驱动外接的齿轮泵。5.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三减振器、第四减振器、左转向行走机构、右转向行走机构及转向驱动系统,所述转向驱动系统包括转向把手、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横向传动轴、第三力矩传递机构及第四力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三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三伸缩万向节、第三空心杠杆及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四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四伸缩万向节、第四空心杠杆及第四传动轴,所述横向传动轴沿所述机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纵向传动轴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三空心杠杆内,所述第四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四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三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空心杠杆上,所述第四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空心杠杆上;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转向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转向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三旋转轴及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三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上的第三支点,所述第三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三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第三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第三短臂,所述第三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短臂的长度;所述第四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旋转轴上的第四支点,所述第四空心杠杆被所述第四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第四长臂和靠近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第四短臂,所述第四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短臂的长度;所述转向齿轮组连接在所述转向把手的下端与所述纵向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纵向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一换向齿轮组与所述横向传动轴连接,所述转向把手的转动通过所述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换向齿轮组、横向传动轴、第三伸缩万向节、及第三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左转向行走机构,所述转向把手的转动还通过所述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换向齿轮组、横向传动轴、第四伸缩万向节、及第四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右转向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左转向行走机构及右转向行走机构同步转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工具包括第五齿轮组、第六齿轮组、第七齿轮组及第八齿轮组;所述第五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左端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五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六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转向行走机构之间;所述第七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七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八齿轮组连接在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转向行走机构之间。7.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三减振器、转向行走机构及转向驱动系统,所述转向驱动系统包括转向把手、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及第三力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三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三伸缩万向节、第三空心杠杆及第三传动轴,所述纵向传动轴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三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三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空心杠杆上;所述转向齿轮组连接在所述转向把手的下端与所述纵向传动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纵向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一传动齿轮组与所述转向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纵向传动轴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上的第三支点,所述第三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三支点分成靠近所述转向行走机构的第三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三伸缩万向节的第三短臂,所述第三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短臂的长度;所述转向把手的转动通过所述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第三伸缩万向节、第三传动轴传及传动齿轮组传递至所述转向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转向行走机构转向。8.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减振器、第二减振器、第三减振器、第四减振器、左驱动行走机构、右驱动行走机构、行驶驱动系统、左转向行走机构、右转向行走机构及转向驱动系统;所述行驶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驱动轴、第一力矩传递机构及第二力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一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一伸缩万向节、第一空心杠杆及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二伸缩万向节、第二空心杠杆及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轴沿所述机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二空心杠杆内,所述第一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空心杠杆上,所述第二减振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空心杠杆上;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支点,所述第一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一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第一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的第一短臂,所述第一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短臂的长度;所述第二空心杠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二支点,所述第二空心杠杆被所述第二支点分成远离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第二长臂和靠近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的第二短臂,所述第二长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短臂的长度;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一伸缩万向节及第一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左驱动行走机构转动,所述驱动轴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二伸缩万向节及第二传动轴传递至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以此带动所述右驱动行走机构转动;所述转向驱动系统包括转向把手、转向齿轮组、纵向传动轴、横向传动轴、第三力矩传递机构及第四力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三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三伸缩万向节、第三空心杠杆及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四力矩传递机构包括第四伸缩万向节、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宁
申请(专利权)人:柳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