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06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解决了现在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存在水气接触面积小,散热速度慢,长时使用后冷却水温度会升高,降低了后续的水气混合效果的问题,其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端通过排气管与混合罩连接,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混合罩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冷却腔,混合冷却腔右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混合冷却腔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混合冷却腔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混合罩的顶端贯穿连接有输水管,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分液器连接,分液器顶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回收罐连接,分液器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槽连接,分液器与蓄水槽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调速阀。

A Water-Gas Mixing Device for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gas mixing device for a reaction kett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mall water-gas contact area, slow heat dissipation, high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ter after long-term use and reduced the subsequent water-gas mixing effect of the present water-gas mixing device for a reaction kettle.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cover through an exhaust pipe, and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unidirectional way.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hood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cooling chamber,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mixing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end of the mixing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the middle end of the mixing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utlet, the top of the mixing hood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conveyance pipe, the second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distributor, and the outlet of the top of the liquid distributor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conveyance pipe. Th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covery tank, the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sepa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a speed regulating valve is installed on the water pipe between the separator and the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造纸助剂生产中常用的反应容器,一般具有混合、加热、蒸发等功能。在一些热反应中,随着反应进行会有大量沸点较低的溶剂或反应物挥发而成为废气,因此需要排出反应釜以免压力升高造成釜体炸裂。废气在排出反应釜首先要进行降温液化,这样才能避免废气直接排入大气污染环境,现在的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存在水气接触面积小,散热速度慢,长时使用后冷却水温度会升高,降低了后续的水气混合效果。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存在水气接触面积小,散热速度慢,长时使用后冷却水温度会升高,降低了后续的水气混合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端通过排气管与混合罩连接,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混合罩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冷却腔,混合冷却腔右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混合冷却腔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混合冷却腔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混合罩的顶端贯穿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一端与冷却液冷却腔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分液器连接,分液器顶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回收罐连接,分液器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槽连接,分液器与蓄水槽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调速阀,蓄水槽的左端通过水管与第一进水口,蓄水槽与第一进水口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混合冷却腔内部的顶端贯穿安装有喷头,混合冷却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蛇形管,冷却液冷却腔内侧的中部安装有第二蛇形管,冷却液冷却腔内部左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均匀安装有散热扇。本技术可较好的增大水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可提高降温效果,可保证冷却水在长时使用过后仍处于低温状态,保证装置的降温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混合冷却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冷却液冷却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3给出,本技术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顶端通过排气管2与混合罩4连接,排气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3,混合罩4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冷却腔5,混合冷却腔5右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6,混合冷却腔5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混合冷却腔5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8,混合罩4的顶端贯穿连接有输水管9,输水管9的一端与冷却液冷却腔10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水口8通过水管与分液器11连接,分液器11顶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回收罐12连接,分液器11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槽14连接,分液器11与蓄水槽14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调速阀13,蓄水槽14的左端通过水管与第一进水口7,蓄水槽14与第一进水口7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水泵15;混合冷却腔5内部的顶端贯穿安装有喷头16,混合冷却腔5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蛇形管17,冷却液冷却腔10内侧的中部安装有第二蛇形管18,冷却液冷却腔10内部左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上均匀安装有散热扇20。为了便于水泵15和散热扇20的控制,水泵15和散热扇20分别电性连接外部控制开关。为了提高排气管2的使用寿命和对排气管2进行保护,排气管2为一种耐高温高压材质的构件,且排气管2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为了便于热量的传出,冷却液冷却腔10的左端开设有散热窗,且散热窗内安装有防护网。为了保证散热效果,散热扇20安装的数量为十个,且为对称安装。为了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反应釜1的顶端设置有法兰,且排气管2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法兰,且法兰之间放置有密封圈。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外部开关打开水泵15,再打开单向阀3,反应釜1内的气体由排气管2传递到混合罩4,而蓄水槽14内的冷却水经水泵15输送到混合罩4内部先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经喷头16喷出,喷出的没有混合的气体在与第一蛇形管17内低温的冷却水接触会液化并与喷头16喷出的水混合,混合更彻底,降温效果更好,混合后的液体传送到分液器11,进行油水分离,水会传递到蓄水槽14内回收利用,油液会输送到回收罐12进行处理,混合彻底,降温速度快;使用时,冷却水经第一蛇形管17流过时会对喷头16喷出的液体和高温气体进行冷却,这时第一蛇形管17流出的冷却水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二这些冷却水会输送到第二蛇形管18的内部,这时打开散热扇20,即可对第一蛇形管17流出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保证流到混合罩4内的为低温冷却水,保证冷却效果,使用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可较好的增大水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可提高降温效果;2)可保证冷却水在长时使用过后仍处于低温状态,保证装置的降温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通过排气管(2)与混合罩(4)连接,排气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3),混合罩(4)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冷却腔(5),混合冷却腔(5)右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6),混合冷却腔(5)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混合冷却腔(5)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8),混合罩(4)的顶端贯穿连接有输水管(9),输水管(9)的一端与冷却液冷却腔(10)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水口(8)通过水管与分液器(11)连接,分液器(11)顶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回收罐(12)连接,分液器(11)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槽(14)连接,分液器(11)与蓄水槽(14)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调速阀(13),蓄水槽(14)的左端通过水管与第一进水口(7),蓄水槽(14)与第一进水口(7)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水泵(15);所述混合冷却腔(5)内部的顶端贯穿安装有喷头(16),混合冷却腔(5)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蛇形管(17),冷却液冷却腔(10)内侧的中部安装有第二蛇形管(18),冷却液冷却腔(10)内部左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上均匀安装有散热扇(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水气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通过排气管(2)与混合罩(4)连接,排气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3),混合罩(4)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冷却腔(5),混合冷却腔(5)右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6),混合冷却腔(5)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混合冷却腔(5)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8),混合罩(4)的顶端贯穿连接有输水管(9),输水管(9)的一端与冷却液冷却腔(10)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水口(8)通过水管与分液器(11)连接,分液器(11)顶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回收罐(12)连接,分液器(11)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槽(14)连接,分液器(11)与蓄水槽(14)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调速阀(13),蓄水槽(14)的左端通过水管与第一进水口(7),蓄水槽(14)与第一进水口(7)之间的水管上安装有水泵(15);所述混合冷却腔(5)内部的顶端贯穿安装有喷头(16),混合冷却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恩周游钟庆辉陈兴理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富田造纸精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