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96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包括底座,前后横梁表面设有多个扣环;车架,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可活动地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多个液压缸,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铰接,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挂钩,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液压缸的连接部,可与所述底座上的扣环固连;车头,其上下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车头内为空心结构;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车头内部;车把手,可360度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车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感单车车把手可以360调节,且可以模拟上下坡骑行,使骑行更加灵活、真实,加强体验感。

A Kinematic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ynamic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plurality of buck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front and rear crossbeams; a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fixing frame and a rear fixing frame, which can be movably fixed on the bas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fix the center of the front fixing frame and the rear fixing frame and the base; a plurality of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base through a spring at one end, and one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ase. On the fixing frame, the hook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pring an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can be fixed with the buckle ring on the base; the headstock is adjustably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and the headstock is hollow structur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headstock; and the handlebar can be rotated 360 degrees to cover the headstock. The dynamic bicycle hand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djusted 360, and can simulate the uphill and downhill riding, making the riding more flexible, realistic and enhancing the sense of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单车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肥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各种肥胖病也多了起来。健康生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锻炼也越来越流行,这就促进了体育器材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室内体育器材的发展更是迅猛,其中,动感单车就是其一。感单车由于绚丽灯光和分贝较高的音乐,激情四射的动感音乐以及动感单车运动后会消耗很多的能量,同时还增强你的腿部的力量,美化下肢形体,提高身体摄氧量,从而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实践证明,有效的进行40分钟的动感单车训练,可以消耗500卡左右的热量。现有的动感单车,往往只能坐在车座上踩脚踏,车架本身固定,仅仅车座和车头的高度可调,健身过程单调乏味,不能更切实地模仿真实的骑车感受,无法感受到骑行不同的车、经历不同的路况时的感受,少了些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动感单车,车把手可以360度调节,且可以模拟上下坡骑行,使骑行更加灵活、真实,加强体验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感单车,包括:底座,前后横梁表面设有多个扣环;车架,底部前后垂直于车身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可活动地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连接杆,可伸缩地连接固定所述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多个液压缸,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铰接,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挂钩,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液压缸的连接部,可与所述底座上的扣环固连;车头,其上下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车头内为空心结构;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车头内部;车把手,可360度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车头上;圆柱件,固连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定位管,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圆柱件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管位于所述车把手内。优选的是,所述车把手上设有螺纹。优选的是,还包括:螺帽,套设在所述车头外,与所述螺纹匹配。优选的是,还包括:压簧,套设在所述液压缸外部。优选的是,还包括:水壶架,固设在所述车头正前方。优选的是,还包括:飞轮,固设在所述车架的车头下方。优选的是,还包括:车座,高度和前后位置可调节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优选的是,还包括: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外杆和可滑动配置在所述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外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底部,所述内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是,还包括:螺孔,设置在所述内杆的上下部。优选的是,还包括:螺母,穿过所述外杆,与所述螺孔匹配设置在所述外杆上。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1)车把手可360度地旋转,适应不同的骑行者的骑行习惯;2)车身可以左右摇晃活动,适用于快速骑行时的状态;3)可以模拟下坡与上坡,更加增强了骑行的真实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动感单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感单车的车架与底座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动感单车的车把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动感单车包括底座2,其固定在地面,起到固定作用。整体车架1通过连接结构3固定在底座2上。车架1的前端车头11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车头160的上下调整通过其下端的固定螺栓161固定在车架1上,满足不同身高的运动者。车座120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带孔的支撑杆122连接在车架上,支撑杆122可以调节高度。车座120与支撑杆122的连接中设置有一支撑梁121,支撑梁121可以前后活动,调节车座120的前后位置。车架1的中部设有传动机构140,传动机构140的两侧配置设有踏板130。在传动机构140的前端设置有飞盘150,主要作用是配重,也就是增加运动的负荷以起到一个加大训练强度的作用。车架1和底座2的连接结构3如图2所示。车架1底部前后垂直于车身设置有前固定架110和后固定架170,可活动地固设在所述底座2上。其连接结构3包括两端分别铰接在前固定架110中部与对应底座1的中部的第一连接杆340。第一连接杆340包括外杆341和滑动套设在其内部的内杆342。外杆341上端与前固定架110铰接,内杆342下端与底座2铰接。在内杆342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螺孔343,在外杆341的下部对应螺孔343处穿过外杆341设有与之匹配的螺母345。因而可以通过调节固定内外杆的相对位置来调节车架1相对底座2的前后高度,从而模拟不同的上下坡路况。在前固定架110的两侧与底座2的两侧分别通过弹簧320铰接有液压缸310,该液压缸310和弹簧320均呈现下端靠外、上端靠内的倾斜状。在液压缸310的外部套有压簧311,依次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在液压缸310与弹簧320的连接处是可活动拆除的挂钩330,其在中间的第一连接杆340调节高度减小时,可以将挂钩固定在底座2表面的扣环210上,在不同高度时起到减震效果。在后固定架170与底座2之间也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该动感单车在使用时,锻炼者施力后,该减震装置一侧的减震部件受到压缩、另一侧的减震部件舒张,继而车身能够随着锻炼者身体的摆动而摆动,使锻炼者感受如同骑行真实的单车;同时也能够调整前后的高度,模拟上下坡的不同骑行感受。如图3所示,车把手4的外管440套设在车头160外,第二连接杆162设置在车头160的内部,可旋转活动。圆柱件420固连在第二连接杆的两端部,定位管450通过定位销451固定在所述圆柱件420的外壁上,定位销451与圆柱件420表面的圆柱孔421相匹配。定位管450位于所述车把手4内。所述车把手4远离把手一端处设有两根止挡销432,所述止挡销43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圆柱件420的直径且小于定位管450的外径,所述止挡销432位于圆柱件420的两侧阻止定位管450脱离把手4,所述圆柱件420可在车把手4内自由转动。车把手4的固定结构分为两部分,套设在车头连接外管440的螺帽410和两端的外筒430,外筒430的外壁上设有螺纹结构,其与螺帽410相匹配,可以在调节车把手4的方向后固定其位置。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在踏板130上设有转速传感器,车座上120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车架1上安装有数据采集器,其连接压力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收集车座120上的压力变化和踏板130的转速数据,分析运动者的体重或者对车座的压力与转速之间的关系,收集更多动感单车运动数据。同时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配制出合适的飞盘150的重量。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前后横梁表面设有多个扣环;车架,底部前后垂直于车身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可活动地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连接杆,可伸缩地连接固定所述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多个液压缸,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铰接,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挂钩,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液压缸的连接部,可与所述底座上的扣环固连;车头,其上下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车头内为空心结构;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车头内部;车把手,可360度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车头上;圆柱件,固连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定位管,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圆柱件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管位于所述车把手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前后横梁表面设有多个扣环;车架,底部前后垂直于车身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可活动地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连接杆,可伸缩地连接固定所述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多个液压缸,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铰接,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挂钩,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液压缸的连接部,可与所述底座上的扣环固连;车头,其上下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车头内为空心结构;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车头内部;车把手,可360度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车头上;圆柱件,固连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定位管,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圆柱件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管位于所述车把手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上设有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套设在所述车头外,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萍李万杰李帅刘昌李光玲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