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927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制得生物纳米银,工艺过程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Fabrication Method of Biological Nano-sil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io-nano silv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dding corn leaf spot pathogen to culture medium; 2) cleaning the cultured corn leaf spot pathogen with distilled water for 2-4 times to remove interference substances in culture medium; 3) then adding distilled water to the cleaned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corn leaf spot pathogen, soaking for 60-80 hours, and soaking after soaking. The liquid was centrifuged in a centrifuge at 3500-5000r/min for 10-20 minutes to separate the immersion solution; 4) The immersion solution separated from the centrifuge was taken in step 3. The silver nitrate solution was added to the immersion solution.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silver ion in the mixed solution was 1.5-2.5mmol/L, and the room temperature was kept for 20-30 hours. The biological nanosilver was prepared. The process was simpl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mild and easy to control, and it had a good response. Use the fu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银纳米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已在陶瓷和环保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银纳米材料仍是研究的热点,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目前,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制备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法、光化学还原法、辐射法、激光烧蚀法、溶胶-凝胶法、真空蒸镀法、化学电镀法、晶种法等。而制备的银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光学、催化剂、抗菌材料等领域。抑菌材料包括天然、有机、无机抑菌材料三大类型,与天然和有机抗菌材料相比,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明显的毒性低、耐热性好,持续时间长,抗菌谱广,是一种具有良好商业前景的抗菌剂品种。银离子作为一种抑菌性最强的金属离子,应用最早,且最广泛。微量的Ag+对人体是有益的,却对微生物有破坏作用。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抑菌剂,人们在古代就开始使用银器具保存食品,到20世纪初,硝酸银溶液就被外科创始人之一Halstead用于处理伤口和烫伤。无机抑菌材料的制备目前有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由于化学和物理方法制备涉及到有毒或放射性试剂,而生物方法因其具有可靠、绿色特点,成为近年来银纳米技术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3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浸泡72h。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2mmol/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室温静置24h。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玉米大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斑凸脐蠕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纳米银,该生物纳米银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制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专利技术优点:工艺过程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且采用生物方法制备银纳米材料,避免了化学、物理方法中的有毒或放射性试剂,具有可靠、绿色的优点;分散性好,粒度分布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步骤2)中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3次。所述步骤3)中浸泡72h。所述步骤3)中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所述步骤4)中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2mmol/L。所述步骤4)中室温静置24h。所述玉米大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斑凸脐蠕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纳米银,该生物纳米银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制得。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r/min下离心1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mmol/L,室温静置2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玉米大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斑凸脐蠕孢。实施例二: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5000r/min下离心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2.5mmol/L,室温静置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玉米大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斑凸脐蠕孢。实施例三: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3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72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2mmol/L,室温静置24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玉米大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斑凸脐蠕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纳米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取玉米大斑病菌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取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菌用蒸馏水清洗2~4次,去除培养基中的干扰物质;3)而后往去清洗好的含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浸泡60~80h,浸泡后的液体放入离心机在3500~5000r/min下离心10~20min,分离出浸泡液;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浸泡液,往浸泡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混合的溶液中银离子终浓度为1.5~2.5mmol/L,室温静置20~30h,通过两者反应合成生物纳米银,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由无色渐变为深棕色,制得生物纳米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PDA培养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银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璐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