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907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和支撑板,支撑架体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架体的上端以形成支撑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从而在站立实验时使用者站立在支撑架体形成的站立空间内,当发生晕倒的情况时,支撑板能够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减小患者摔伤的风险。解决了目前在临床卧立位实验过程中,患者在站立实验时容易晕倒摔伤的问题。

Supporting Device for Horizontal Position Experi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experimental suppor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surrounded by a standing space for users to st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s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to form a support position for the upper limbs of users, so that the users can stand in the standing space formed by the support frame during the standing experiment, when it occurs, the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to form a support position for the upper limbs of users. In the case of fainting, the support plate can play a supporting role to reduce the risk of falls.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patients are prone to faint and fall in the standing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一般对患者进行卧立位实验时,患者需要平躺6个小时,然后再站立4个小时。而在站立过程中,病人由于比较虚弱,很容易晕倒,而导致摔伤或者骨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在临床卧立位实验过程中,患者在站立实验时容易晕倒摔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架体的上端以形成支撑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进一步地,支撑架体的架体结构围合成“C”字形的站立空间。进一步地,支撑架体包括:升降架体,升降架体的底端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水平架体,设置在升降架体的顶端;其中,升降架体能够沿其高度方向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水平架体的高度,支撑板设置在水平架体上。进一步地,升降架体包括:多根液压升降柱,多根液压升降柱相互间隔并平行设置;其中,每根液压升降柱的筒体部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每根液压升降柱的杆体部可伸缩地设置在筒体部内;各根杆体部的顶端与水平架体连接以调节水平架体的高度。进一步地,水平架体“C”字形且多根液压升降柱沿预设矩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以围合成“C”字形的站立空间。进一步地,每根液压升降柱的下端部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地,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踏板。进一步地,支撑板上设置有升降控制开关,升降控制开关与液压升降柱连接,用于控制液压升降柱上升和下降。进一步地,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还包括: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支撑板上;报警器,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与压力感应器连接;其中,压力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外部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向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以控制报警器报警。进一步地,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体的上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和支撑板,支撑架体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架体的上端以形成支撑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从而在站立实验时使用者站立在支撑架体形成的站立空间内,当发生晕倒的情况时,支撑板能够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减小患者摔伤的风险。解决了目前在临床卧立位实验过程中,患者在站立实验时容易晕倒摔伤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支撑架体;11、升降架体;12、水平架体;13、升降柱;14、万向轮;15、制动踏板;20、支撑板;30、升降控制开关;40、压力感应器;50、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体10和支撑板20,支撑架体10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20设置在支撑架体10的上端以形成支撑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体10和支撑板20,支撑架体10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20设置在支撑架体10的上端以形成支撑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从而在站立实验时使用者站立在支撑架体10形成的站立空间内,当发生晕倒的情况时,支撑板20能够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减小患者摔伤的风险。解决了目前在临床卧立位实验过程中,患者在站立实验时容易晕倒摔伤的问题。具体实施时,支撑板20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体10的上端。支撑架体10包括:升降架体11和水平架体12,升降架体11的底端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水平架体12设置在升降架体11的顶端,支撑板20设置在水平架体12上;具体地,升降架体11包括多根液压升降柱13,多根液压升降柱13相互间隔并平行设置,多根液压升降柱13沿预设矩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每根液压升降柱13的筒体部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每根液压升降柱13的杆体部可伸缩地设置在筒体部内;各根杆体部的顶端与水平架体12连接以调节水平架体12的高度,水平架体12为“C”字形结构从而与各根液压升降柱13共同围合成“C”字形的站立空间,“C”字形的站立空间具有一个供使用者进出的开口。使用者进入站立空间后可以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柱13的升降从而调整水平架体12的高度,进而使支撑板20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从而在发生晕倒状况时能够被支撑板20有效支撑,防止摔伤。为了便于整个支撑装置移动位置,从而方便患者在不同的区域使用,进一步地,每根液压升降柱13的下端部设置有万向轮14。每个万向轮14上均设置有制动踏板1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踩下制动踏板15将支撑装置固定住防止支撑装置滑动影响患者使用。为了方便患者自行调节支撑板20的高度,进一步地,支撑板20上设置有升降控制开关30,升降控制开关30与液压升降柱13连接,升降控制开关30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通过按压上升按钮可以驱动支撑板20上升,通过按压下降按钮可以驱动支撑板20下降。当患者发生晕倒后,为了能够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进一步地,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力感应器40和报警器50,压力感应器40和报警器50均设置在支撑板20上;压力感应器40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0上的一定面积大小的压力感应区域,当患者发生晕倒时,其头部或上肢会压在该压力感应区域上,压力感应区域感应到压力变化后即确认患者发生晕倒,通过向报警器50发送报警信号以控制报警器50报警从而能够提醒医护人员快速处置。为了防止误报警,压力感应区域的感应到压力需要大于一定阈值才会向报警器50发送报警信号,从而避免患者在使用中手部无意按压在压力感应区域而出现误报警。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0),所述支撑架体(10)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2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0)的上端以形成支撑所述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0),所述支撑架体(10)的架体结构围合成供使用者站立的站立空间;支撑板(2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0)的上端以形成支撑所述使用者的上部肢体的支撑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10)的架体结构围合成“C”字形的站立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10)包括:升降架体(11),所述升降架体(11)的底端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水平架体(12),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11)的顶端;其中,所述升降架体(11)能够沿其高度方向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水平架体(12)的高度,所述支撑板(20)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体(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立位实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体(11)包括:多根液压升降柱(13),多根所述液压升降柱(13)相互间隔并平行设置;其中,每根所述液压升降柱(13)的筒体部作为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每根所述液压升降柱(13)的杆体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筒体部内;各根所述杆体部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架体(12)连接以调节所述水平架体(12)的高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蒙李婷马洁姚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