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鹏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86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48
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属于医疗器械行业,用于解决颅内病灶的准确定位。本定位尺贴主要由金属空心球及空心圆柱组成,金属球及柱有序排列分布固定于软性尺带上,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可紧密黏附于头皮上。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球体及圆柱组成对称链条状,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以间隔;中间区域于3cm、6cm、12cm置圆柱,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术前将尺贴粘附于患者头部,行颅脑CT检查,可迅速准确判断出颅内病变在颅内的三维位置,有利于精确穿刺颅内病变及设计术前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简易操作、精确度高等特点,适合各级神经外科医生术前定位的需求,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A new scalp positioning ruler sticker for intracranial lesions

A new scalp positioning ruler sticker for intracranial lesions belongs to the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The positioning ruler stick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hollow metal balls and hollow cylinders. The metal balls and columns are arranged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fixed on the soft ruler belt. Under the ruler belt, sticker paper is attached, which can be closely adhered to the scalp. The ruler belt is 15 cm long and 2.5 cm wide. The two sides are symmetrical chains composed of spheres and cylinders. Hollow spheres are the main body. Cylinders are placed at 4 cm, 9 cm and 13 cm separately to be spaced. The middle area is 3 cm, 6 cm and 12 cm. The ruler belt is divided into four areas: I, II, III and IV.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can b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judged by sticking the ruler to the patient's head before operation. It is helpful for accurate puncture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and design of preoperative inci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accuracy,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preoperative positioning of neurosurgeons at all levels. I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行业,适用于临床神经外科中自发性脑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及颅内肿瘤等小脑幕上病变的术前颅表定位,用于确定病变位置和范围,有利于确定最佳手术路径及手术切口,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开颅手术中切口与病变部位的误差,减少医源性损伤。
技术介绍
对于颅内病变进行精准的三维定位,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的手术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尽管目前CT或MRI等已普及各大小医院,常规CT或MRI扫描虽然显示颅内病变,但其提供的为二维图像上的形态大小及解剖位置,尚难于将其轮廓及中心点在颅外体表的上作出精确定位。很多医师在进行颅脑手术时,凭借视觉的主观判断,在患者头皮上画切口线,并根据此线来决定手术路径。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手术时对于颅内病灶的定位较年轻的医师准确,但毕竟缺乏客观的依据,临床中仍存在有明显的定位误差,特别是小病灶常因不能准确定位而影响手术效果。当今精准微创时代,如“锁孔”入路手术方式,要求术前对颅脑病变的精确定位,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损伤。目前对于手术的精准定位,主要通过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系统,但该类仪器设备费用高贵,另外术前定位步骤繁琐,难以适用所有大小医院及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自行研制出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开颅手术前在CT辅助下对颅内病灶进行颅表定位。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采用了以不锈钢为材质的直径为4mm空心球1及4mm空心圆柱2,将不锈钢球及柱有序排列固定于尺带上3,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4,可黏附于头皮上,本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空心球及空心柱有序排列组成对称链条状,球体间间隔1mm,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体以间隔;中间分布3颗空心圆柱,分别位于3cm、6cm、12cm处,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开颅手术前患者剃光头,将定位尺贴黏附于患者头部,考虑头部为类球体形状,本产品选择尺带为柔软性,且球体之间有间隙,可紧密黏附于头皮,该产品由于选择空心体,CT显影下对于颅内的金属尾影干扰不明显。两侧链条因中间有圆柱体间隔,在CT显影后于颅脑CT片上根据金属的不同形状可轻易辨别位置,从而可轻松对应于头皮。根据三点可确认一平面的原理,故本专利技术在尺带两侧及中间均选择3个圆柱。作为简易尺,尺上标注4cm可用于定位颧弓上翼点,13cm可用于标注中线上鼻根后冠状缝。中间3个圆体体分别位于3、6、12cm处,可分别对应于距离正中失状线常见的脑血肿穿刺体表投影点;同时将尺带分隔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开颅手术前患者剃光头后,于患者头部画出正中失状线及眶耳线,利用之前的CT或MRI结果初步判定病变所在的区域和手术需经过的区域,初步确定病灶体表投影,可根据预测颅脑病变位置而黏附定位尺。若病变位于中线位置,可将定位尺平行中线粘附于正中线,以病变假设体表投影点为中心进行粘附;若为基底区血肿,可将定位尺粘附于颧弓上5cm平行于眶耳线,从中线向后贴附(使用状态如图2)。可根据病变大小情况,选择粘附单一尺带或多尺带。进行颅脑CT检查,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要颅脑CT的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图像。同时调整影像层面平行于尺带两侧的链条,筛选出经过两侧两条及中间的3个圆柱的层面,从而可以从三维上判断病变相应尺带的分布区域(即I、II、III、IV),从而可在头皮上画出病变位置,特别对于小病灶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手术提供最优的手术入路及方式。金属球及柱直径均为4mm,尺带两侧链条内球体间间隔为1mm,从而2个球体对应长度为1cm;通过对比病变于链条长度可初步简易估计病变大小,及头皮长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简易操作、精确度高等特点,制作方便,用起来得心应手,对病人没有任何伤害,适合各级神经外科医生开颅手术前定位的需求,实用性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开颅手术前进行头皮定位尺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定位中线病变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基底节区血肿定位方法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结合临床用2例病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由金属空心球及空心圆柱组成,金属质地可为不锈钢、钛合金等,其中空心球1及空心圆柱2直径均为4mm,金属球及圆柱有序排列分布固定于软性尺带3上,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4,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空心球及空心圆柱组成对称链条状,球体间留有1mm间隔,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体以间隔;中间分布3颗空心圆柱,分别位于3cm、6cm、12cm处,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尺带上标有简易刻度,尺带两侧以金属球为主体排列成链条,侧链排列中有3颗圆柱体间隔成4部分,在CT影像上,因为金属形状不同可轻易辨别病变与侧链的对应位置。尺带中间区域有3个圆柱将尺带分隔为4个区域,在CT影像上通过多层面显影分析,可从三维上判断病变分布主要对应区域,即尺带中I、II、III、IV的相应分布区域,尺带为柔软性,且球体之间有间隙,从而可适应头部的曲面,紧密黏附于头皮,金属球及柱直径均为4mm,尺带两侧链条内球体间间隔为1mm,从而2个球体对应长度为1cm,有利于简易估计病变大小,及头皮长度,由于选择空心球体及柱体,且为不锈钢或者钛合金,CT显影下对于颅内的金属尾影干扰不明显,根据不在一直线上三点可确认一平面,本产品在尺带两侧及中间均有3个圆柱,颅脑CT检查后期影像处理,可根据需求调整平面,作为定位尺,尺上标注4cm可用于定位颧弓上翼点,13cm可用于标注中线上鼻根后冠状缝。中间3个圆体体分别位于3、6、12cm处,可分别对应于距离正中失状线常见的脑血肿穿刺体表投影点。其中,图1中有直径为4mm空心球(1)及4mm空心圆柱(2),将不锈钢球及柱固定于尺带上(3),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4),可黏附于头皮上。本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空心球及空心柱组成对称链条状,球体间间隔1mm,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体以间隔;中间分布3颗空心圆柱,分别位于3cm、6cm、12cm处,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尺带上标有简易刻度标线。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开颅手术前进行头皮定位尺的使用状态图,术前根据预测患者颅内病变位置贴附头皮定位尺贴。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定位中线病变的剖面图,图中AOB为病灶在矢状位上的投影,C点为病灶最靠近颅骨处,选择从C点垂直进入可最快达到病灶,并且对头颅损伤最小。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基底节区血肿定位方法的原理图,图中所示为丘脑血肿最大层面,从D或者E点垂体颅骨表面进入可达血肿腔,对于经皮血肿穿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案例一(对于中线结构病变的定位):本例患者为小脑幕上中线后方肿瘤,术前患者剃光头后,将定位尺以矢状位方向黏附于颅脑中线,并进行术前颅脑CT检查。检查后可于颅脑CT上选择矢状位图像,找出CT扫描经过尺链系列,可根据病变与链条几何关系于体表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空心球和空心圆柱,金属质地可为不锈钢、钛合金,其中空心球(1)及空心圆柱(2)直径均为4mm,金属球及圆柱有序排列分布固定于软性尺带(3)上,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4),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空心球及空心圆柱组成对称链条状,球体间留有1mm间隔,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体以间隔;中间分布3颗空心圆柱,分别位于3cm、6cm、12cm处,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尺带上标有简易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空心球和空心圆柱,金属质地可为不锈钢、钛合金,其中空心球(1)及空心圆柱(2)直径均为4mm,金属球及圆柱有序排列分布固定于软性尺带(3)上,尺带下附着有黏附贴纸(4),尺带长15cm宽2.5cm,两侧由空心球及空心圆柱组成对称链条状,球体间留有1mm间隔,以空心球为主体,分别于4cm、9cm、13cm处放置圆柱体以间隔;中间分布3颗空心圆柱,分别位于3cm、6cm、12cm处,将尺带划分为I、II、III、IV共4个区域,尺带上标有简易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颅内病变头皮定位尺贴,其特征在于,尺带两侧以金属球为主体排列成链条,侧链排列中有3颗圆柱体间隔成4部分,在CT影像上,因为金属形状不同可轻易辨别病变与侧链的对应位置,尺带中间区域有3个圆柱将尺带分隔为4个区域,在CT影像上通过多层面显影分析,可从三维上判断病变分布主要对应区域,即尺带中I、II、III、IV的相应分布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鹏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