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及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79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及除雾器,属于除雾技术领域。所述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包括:柱体纤维栅框架、导流锥及若干纤维栅组;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柱体纤维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导流锥的锥底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导流锥的锥顶穿过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导流锥、柱体纤维栅框架与纤维栅组同轴;若干纤维栅组同轴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内,若干纤维栅组的排列密度沿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除雾器件及除雾器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占地空间小,多级除雾,提高了除雾效率,尤其是细雾滴的去除。

A Variable Velocity Circumferential Fiber Gate Mist Removal Device and Mist Remo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riable flow rate circumferential fiber grating defogging device and a defogge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efogging. The variable flow rate circumferential fiber grating defogging device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fiber grating frame, a diversion cone and several fiber grating groups; a first inner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ylindrical fiber grating frame, and a second inner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rical fiber grating frame; a con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con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ylindrical fiber grating frame, and the cone top of the diversion cone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inner hole to the second inner hole, and the diversion cone faces the second inner hole. A number of fiber grating groups are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frame of the column fiber grating, and the arrangement density of some fiber grating groups increases in turn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column fiber grating frame to the edge of the column fiber grating frame. The fog removal device and the fog remova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ve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use, small space occupation, multi-stage fog removal, and improve the fog removal efficiency, especially the removal of fine fog drop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及除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雾
,特别涉及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及除雾器。
技术介绍
除雾器广泛应用于除雾和水回收利用场所,减少雾滴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机械除雾和过滤除雾是被广泛应用两种形式。机械除雾发展到现在有丝网除雾器、折流板除雾器、百叶窗除雾器及传统沙漏文氏管除尘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除雾器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未减小出口带水而不得不降低流速的难题,而且存在气流流经除雾器件过程中流速恒定、除尘效率不够高,设备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及除雾器,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雾器均存在未减小出口带水而不得不降低流速,气流流经除雾器件过程中流速恒定、除尘效率不够高,设备复杂,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包括:柱体纤维栅框架、导流锥及若干纤维栅组;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的锥底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所述导流锥的锥顶穿过所述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与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若干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内,若干所述纤维栅组的排列密度沿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及若干第一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圆周面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圆周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所述第二内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二内孔同轴。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还包括:若干第二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圆周面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内孔的圆周面连接。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内突起3-5mm,距第二固定盘边缘5-1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数目均为4-6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纤维孔组,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上开设有若干第二纤维孔组,若干所述第一纤维孔组与若干所述第二纤维孔组相对应;纤维由所述第一纤维孔组进入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纤维孔组形成若干纤维层,若干所述纤维层形成若干所述纤维栅组;2-4层所述纤维层为一组所述纤维栅组,同组所述纤维栅组的2-4层所述纤维层排列密度相同;若干所述纤维栅组中每组的所述纤维直径不同,若干所述纤维栅组的所述纤维的直径沿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纤维孔组及若干所述第二纤维孔组的纤维孔的孔径由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圆心向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圆周面依次降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纤维孔组中的纤维孔及所述第二纤维孔中的纤维孔孔径大于所述纤维直径的10%。进一步地,所述纤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纤维孔组中的纤维孔及所述第二纤维孔中的纤维孔绕制形成所述纤维栅组。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可使用不锈钢纤维、尼龙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纤维。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栅组的若干所述纤维层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纤维直径1.2倍,任意两相邻所述纤维层中的三个相邻的纤维形成等腰三角形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锥包括:圆板及锥体;所述锥体的锥底与所述圆板连接,所述锥体的锥顶穿过所述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所述圆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顶部,所述圆盘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及第二固定盘的直径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锥体的锥底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内孔及第二内孔的直径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所述除雾器件,所述除雾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套接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出气口、进气口及柱体纤维栅框架同轴;所述导流锥的锥顶朝向所述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处设置有排水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柱体纤维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导流锥的锥底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导流锥的锥顶穿过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导流锥、柱体纤维栅框架与纤维栅组同轴,所以,含雾气流由第二内孔进入柱体纤维栅框架内,导流锥将含雾气流的流动方向由轴向改为径向,由于若干纤维栅组同轴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内,若干纤维栅组的排列密度沿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所以,当含雾气流进入若干纤维栅组的时,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在半径方向随半径增大而减小,实现了变速除雾,且在出流纤维栅组最外层,速度最小,减小了出流带水,通过纤维栅组实现了去除大液滴的碰撞、拦截、弦振向去除小液滴的扩散的变化,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占地空间小,多级除雾,提高了除雾效率,尤其是细雾滴的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I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除雾器件的导流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柱体纤维栅框架1、导流锥2、若干纤维栅组3、第一固定盘1-1、第二固定盘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限位块1-5、圆盘2-2、锥体2-1、壳体4、集水槽5、排水阀6、出气口7及进气口8。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包括:柱体纤维栅框架1、导流锥2及若干纤维栅组3。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导流锥2的锥底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顶部,导流锥2的锥顶穿过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导流锥2、柱体纤维栅框架1与纤维栅组3同轴。若干纤维栅组3同轴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1内,若干纤维栅组3的排列密度沿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中心向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边沿依次增加。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导流锥2的锥底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顶部,导流锥2的锥顶穿过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导流锥2、柱体纤维栅框架1与纤维栅组3同轴,所以,含雾气流由第二内孔进入柱体纤维栅框架1内,导流锥2将含雾气流的流动方向由轴向改为径向,由于若干纤维栅组3同轴设置在柱体纤维栅框架1内,若干纤维栅组3的排列密度沿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中心向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边沿依次增加,所以,当含雾气流进入若干纤维栅组3的时,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在半径方向随半径增大而减小,实现了变速除雾,且在出流纤维栅组3最外层,速度最小,减小了出流带水,通过纤维栅组3实现了去除大液滴的碰撞、拦截、弦振向去除小液滴的扩散的变化,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占地空间小,多级除雾,提高了除雾效率,尤其是细雾滴的去除。详细介绍柱体纤维栅框架1的结构。柱体纤维栅框架1包括:第一固定盘1-1、第二固定盘1-2及若干第一支撑杆1-3。若干第一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盘1-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第一支撑杆1-3的第一端可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盘1-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纤维栅框架、导流锥及若干纤维栅组;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的锥底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所述导流锥的锥顶穿过所述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与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若干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内,若干所述纤维栅组的排列密度沿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纤维栅框架、导流锥及若干纤维栅组;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孔,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的锥底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顶部,所述导流锥的锥顶穿过所述第一内孔朝向所述第二内孔,所述导流锥、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与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若干所述纤维栅组同轴设置在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内,若干所述纤维栅组的排列密度沿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中心向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的边沿依次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及若干第一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圆周面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圆周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所述第二内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二内孔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纤维栅框架还包括:若干第二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圆周面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内孔的圆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内突起3-5mm,距第二固定盘边缘5-1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数目均为4-6个。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速圆周纤维栅除雾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纤维孔组,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上开设有若干第二纤维孔组,若干所述第一纤维孔组与若干所述第二纤维孔组相对应;纤维由所述第一纤维孔组进入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纤维孔组形成若干纤维层,若干所述纤维层形成若干所述纤维栅组;2-4层所述纤维层为一组所述纤维栅组,同组所述纤维栅组的2-4层所述纤维层排列密度相同;若干所述纤维栅组中每组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零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