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技术介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但是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涉及成柜式结构,整个治疗仪的体积比较大,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便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根据需求转换成柜式和台式两种使用状态。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它包括:机壳、气泵、空气波控制装置、治疗气囊连接插口、治疗气囊;所述的机壳包括底板和上壳体;所述的气泵与底座经减震连接柱连接支撑;底座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气泵的出气口经导气管与空气波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相互串联设置的阀组;所述的阀组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组支撑架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第一控制阀的、第二控制阀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壳(1)、气泵(2)、空气波控制装置(3)、治疗气囊连接插口(5);所述的机壳(1)包括底板(11)和上壳体(12);所述的气泵(2)与底座(21)经减震连接柱(211)连接支撑;底座(21)的固定在底座(21)上;所述的气泵(2)的出气口(201)经导气管(23)与空气波控制装置(3)相连;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3)包括多个相互串联设置的阀组(31);所述的阀组(31)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组支撑架(39)上的第一控制阀(311)、第二控制阀(312);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11)的、第二控制阀(312)的第一出气口(3113)与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壳(1)、气泵(2)、空气波控制装置(3)、治疗气囊连接插口(5);所述的机壳(1)包括底板(11)和上壳体(12);所述的气泵(2)与底座(21)经减震连接柱(211)连接支撑;底座(21)的固定在底座(21)上;所述的气泵(2)的出气口(201)经导气管(23)与空气波控制装置(3)相连;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3)包括多个相互串联设置的阀组(31);所述的阀组(31)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组支撑架(39)上的第一控制阀(311)、第二控制阀(312);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11)的、第二控制阀(312)的第一出气口(3113)与第二进气口(3121)之间由T型连接管(32)进行连接;所述的T型连接管(32)的另外一个接口与治疗气囊连接插口(5)相连;所述的治疗气囊经连接气管与治疗气囊连接插口(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连接柱(211)为橡胶材质,上下两端设有固定安装部(2110),中间设有连接柱(2111);所述的固定安装部(2110)与连接柱(2111)一体设计,且与连接柱(2111)之间设有圆角过度;所述的固定安装部(2110)分别安装在气泵(2)与底座(21)的安装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2)的外侧还设有外壳(22);所述的外壳(22)的上面设有散热孔,侧面设有导气管道出口(221);所述的导气管(23)由导气管道出口(221)伸出到外壳(22)的外部;所述的导气管(23)内设有弹簧(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3)包括至少(4)个阀组(31),所述的阀组(31)相互串联设置;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11)上设有进气口(3111)、出气口(3112)、第一出气口(3113);所述的进气口(3111)、出气口(3112)、第一出气口(3113)相互连通,阀芯设置在第一出气口(3113)处,用于控制第一出气口(3113)的关闭和连通;所述的第二控制阀(31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3121)、第二出气口(3122);阀芯用于控制第二进气口(3121)、第二出气口(3122)之间的关闭和连通;所述的T型连接管(32)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阀(311)的、第二控制阀(312)的第一出气口(3113)与第二进气口(3121)连接;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3)的相邻的两个阀组(31)的出气口(3112)与进气口(3111)相互串联;所述的空气波控制装置(3)的第一个阀组(31)的进气口(3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卫华,李文勇,严航,陈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