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东清专利>正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68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24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和下肢束缚带,在充压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定时控制旋钮,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接管连接盒,接管连接盒右侧设有气压表,气压表右侧设有装置开关,装置开关下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设有电源线,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右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前侧设有泄压阀,接管连接盒通过气管与接管阀连接,接管阀固定在活动卡扣上,活动卡扣后侧设有限位块,下肢束缚带上设有充气气压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操作治疗时,可以调节束缚压力大小,具备定时功能,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稳定,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地讲是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
技术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患者的日常护理恢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肢体进行束缚作用,来进行日常治疗恢复,而以往的束缚带多采用绷带式设计,无法调节束缚压力大小,且不具备定时功能,在护理人员忘记解除时,容易造成副作用,长此以往,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操作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安全稳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和下肢束缚带,在充压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定时控制旋钮,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接管连接盒,接管连接盒右侧设有气压表,气压表右侧设有装置开关,装置开关下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设有电源线,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右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前侧设有泄压阀,接管连接盒通过气管与接管阀连接,接管阀固定在活动卡扣上,活动卡扣后侧设有限位块,下肢束缚带上设有充气气压带,充气气压带上设有充气孔,充气孔内设有连接管,连接管通过内接口与接管阀连接,活动卡扣上设有穿过口,活动卡扣右侧设有限位槽,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内部设有加压缸体,加压缸体内设有缸塞,缸塞与活动支臂连接,活动支臂与驱动盘连接,驱动盘通过电机轴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与电路主板连接,电路主板上设有集成芯片和计时器,加压缸体左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加压缸体下侧设有电磁阀,电路主板下侧设有接电端口,电磁阀左侧与内部输送管连接,充气气压带内部设有充气气囊。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束缚带另一端为弧形。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束缚带一端限位块可与活动卡扣上限位槽组合,所述下肢束缚带一端可插入活动卡扣上的穿过口内。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通过套管与加压缸体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穿过口内设有卡条。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操作治疗时,可以调节束缚压力大小,具备定时功能,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稳定,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活动卡扣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充压控制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下肢束缚带和充气气压带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压控制装置主体,2、下肢束缚带,3、定时控制旋钮,4、接管连接盒,5、气压表,6、装置开关,7、导线口,8、电源线,9、进气口,10、泄压阀,11、气管,12、接管阀,13、活动卡扣,14、限位块,15、充气气压带,16、充气孔,17、连接管,18、内接口,19、穿过口,20、限位槽,21、加压缸体,22、缸塞,23、活动支臂,24、驱动盘,25、电机轴,26、驱动电机,27、电路主板,28、集成芯片,29、计时器,30、压力传感器,31、电磁阀,32、接电端口,33、内部输送管,34、充气气囊,35、套管,36、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包括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和下肢束缚带2,在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上设有定时控制旋钮3,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接管连接盒4,接管连接盒4右侧设有气压表5,气压表5右侧设有装置开关6,装置开关6下侧设有导线口7,导线口7内设有电源线8,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前侧设有泄压阀10,接管连接盒4通过气管11与接管阀12连接,接管阀12固定在活动卡扣13上,活动卡扣13后侧设有限位块14,下肢束缚带2上设有充气气压带15,充气气压带15上设有充气孔16,充气孔16内设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通过内接口18与接管阀12连接,活动卡扣13上设有穿过口19,活动卡扣13右侧设有限位槽20,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加压缸体21,加压缸体21内设有缸塞22,缸塞22与活动支臂23连接,活动支臂23与驱动盘24连接,驱动盘24通过电机轴25与驱动电机26连接,驱动电机26与电路主板27连接,电路主板27上设有集成芯片28和计时器29,加压缸体21左侧设有压力传感器30,加压缸体21下侧设有电磁阀31,电路主板27下侧设有接电端口32,电磁阀31左侧与内部输送管33连接,充气气压带15内部设有充气气囊34。在使用本技术时,针对于患者下肢部位,将下肢束缚带2围绕下肢部位,将下肢束缚带2一端插入活动卡扣13上的穿过口19内,另一端限位块14插入限位槽20内,通过抽拉下肢束缚带2一端,使下肢束缚带2包裹在患者下肢位置,此时接通电源线8到电源,通过装置开关6控制装置工作,电路主板27通过控制驱动电机26工作,从而通过驱动盘24带动缸塞22在加压缸体21内活动,通过气管11对下肢束缚带2上的充气气压带15进行加压作用,充气气囊34受力膨胀后对下肢进行压迫作用,观察气压表5的数据,控制到合适压力大小,完成加压后,电磁阀31关闭,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定时控制旋钮3调节作用时间,完成一定周期的压迫作用后,从而控制电磁阀31打开,气体通过泄压阀10排出装置外部,从而完成患者的护理辅助治疗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束缚带2另一端为弧形。这样设置,可以便于下肢束缚带2插入穿过口19内,方便操作使用。作为优选,所述下肢束缚带2一端限位块14可与活动卡扣13上限位槽20组合,所述下肢束缚带2一端可插入活动卡扣13上的穿过口19内。这样设置,可以便于组合使用,以便适用于不同体型患者的下肢部位。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9通过套管35与加压缸体21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外界气体进入加压缸体21,保证装置正常运行。作为优选,所述穿过口19内设有卡条36。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固定下肢束缚带2的位置,防止滑落固定不稳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包括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和下肢束缚带(2),其特征是:在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上设有定时控制旋钮(3),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接管连接盒(4),接管连接盒(4)右侧设有气压表(5),气压表(5)右侧设有装置开关(6),装置开关(6)下侧设有导线口(7),导线口(7)内设有电源线(8),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前侧设有泄压阀(10),接管连接盒(4)通过气管(11)与接管阀(12)连接,接管阀(12)固定在活动卡扣(13)上,活动卡扣(13)后侧设有限位块(14),下肢束缚带(2)上设有充气气压带(15),充气气压带(15)上设有充气孔(16),充气孔(16)内设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通过内接口(18)与接管阀(12)连接,活动卡扣(13)上设有穿过口(19),活动卡扣(13)右侧设有限位槽(20),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加压缸体(21),加压缸体(21)内设有缸塞(22),缸塞(22)与活动支臂(23)连接,活动支臂(23)与驱动盘(24)连接,驱动盘(24)通过电机轴(25)与驱动电机(26)连接,驱动电机(26)与电路主板(27)连接,电路主板(27)上设有集成芯片(28)和计时器(29),加压缸体(21)左侧设有压力传感器(30),加压缸体(21)下侧设有电磁阀(31),电路主板(27)下侧设有接电端口(32),电磁阀(31)左侧与内部输送管(33)连接,充气气压带(15)内部设有充气气囊(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带,包括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和下肢束缚带(2),其特征是:在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上设有定时控制旋钮(3),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接管连接盒(4),接管连接盒(4)右侧设有气压表(5),气压表(5)右侧设有装置开关(6),装置开关(6)下侧设有导线口(7),导线口(7)内设有电源线(8),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前侧设有泄压阀(10),接管连接盒(4)通过气管(11)与接管阀(12)连接,接管阀(12)固定在活动卡扣(13)上,活动卡扣(13)后侧设有限位块(14),下肢束缚带(2)上设有充气气压带(15),充气气压带(15)上设有充气孔(16),充气孔(16)内设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通过内接口(18)与接管阀(12)连接,活动卡扣(13)上设有穿过口(19),活动卡扣(13)右侧设有限位槽(20),充压控制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加压缸体(21),加压缸体(21)内设有缸塞(22),缸塞(22)与活动支臂(23)连接,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清
申请(专利权)人:王东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