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惠民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68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外边框,外边框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气垫层、强化层和缓冲层,气垫层内固定有若干气泡球,该若干气泡球两两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分成A链和B链,A链和B链呈螺旋状相互间隔缠绕在气垫层内,A链和B链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垫层一端分别与输气管连通,外边框外部设置有充气泵,充气泵的充气端与总充气管连通,总充气管两端分别与A链和B链的输气管连通,输气管上各安装一个电磁气阀,输气管上一侧连接一根支路输气管,支路输气管外端连接抽气泵;强化层内均匀填充满陶瓷球,缓冲层内设置有若干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一端与强化层底部的硬板连接,另一端与外边框底部内壁连接,充气泵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尤指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医疗单位,有许多的危重病人受各种病情的影响,活动能力有限或者受限,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以利于尽快的康复,但在日常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被压迫的部位因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损伤,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愈合困难,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额外痛苦。气垫床是空气悬浮床,气垫床的专利技术是烧伤专业的进展之一。气垫床的床褥子内装满大量的陶瓷小球,从空气压缩机压进的空气在小球之间循环,通过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流速使患者感到舒适,患者似乎飘浮在空气流中,很容易转动体位,防止背部创面受压、变潮湿、溶痂感染,并可防止褥疮的发生。用此床后由于恒定的高温条件,可以减少患者的消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大面积烧伤并发心肺功能不全、不宜用转床翻身的患者尤其适用,用此床的患者需要增加补水量,以防高钠血症或高渗综合征。现有的气垫床大都是整体使用,整体充气,功能单一,预防褥疮的作用有限,而且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肌肉得不到良好的按摩和放松,仍会造成褥疮的产生,不能及时的减轻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气垫床大都是整体使用,整体充气,功能单一,预防褥疮的作用有限,而且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肌肉得不到良好的按摩和放松,仍会造成褥疮的产生,不能及时的减轻病人的痛苦,现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外边框,外边框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气垫层、强化层和缓冲层,气垫层内固定有若干气泡球,该若干气泡球两两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分成两条链,分别为A链和B链,A链和B链呈螺旋状相互间隔缠绕在气垫层内,A链和B链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垫层一端分别与输气管连通,外边框外部设置有充气泵,充气泵的充气端与“T”型结构的总充气管连通,总充气管两端分别与A链和B链的输气管连通,输气管上各安装一个电磁气阀,输气管上一侧连接一根支路输气管,支路输气管外端连接抽气泵;强化层内均匀填充满陶瓷球,陶瓷球的直径与强化层的厚度相等,强化层与气垫层接触面设置为纺布层结构,与缓冲层接触面设置为硬板结构,缓冲层内设置有若干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一端与强化层底部的硬板连接,另一端与外边框底部内壁连接,充气泵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充气泵、抽气泵、电磁气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气泡球内均填充有若干弹性橡胶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磁气阀设置在输气管上于支路输气管与总充气管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循环计时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气垫层上表面设置双层结构的耐磨透气布层,耐磨透气层之间填充有1cm厚的海绵层。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气垫床上设置有气泡球连接而成的两条相互缠绕的链,通过两条链控制充气和放气,使得气泡球组成的面板与人体接触时具有随气体的释放和补充而保持波动的状态,在弹性橡胶球和陶瓷球的相互挤压施力下,对人体进行按摩,放松背部肌肉,防止褥疮的产生,同时气泡球组成的面板透气性好,增设弹簧组件缓冲性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边框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总输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边框;2、气垫层;3、气泡球;4、弹性橡胶球;5、导气管;6、A链;7、B链;8、输气管;9、充气泵;10、总充气管;11、支路输气管;12、抽气泵;13、电磁气阀;14、强化层;15、陶瓷球;16、缓冲层;17、弹簧组件;18、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包括外边框1,外边框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气垫层2、强化层14和缓冲层16,气垫层2内固定有若干气泡球3,该若干气泡球3两两之间通过导气管5连接分成两条链,分别为A链6和B链8,A链6和B链7呈螺旋状相互间隔缠绕在气垫层2内,A链6和B链7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垫层2一端分别与输气管8连通,外边框1外部设置有充气泵9,充气泵9的充气端与“T”型结构的总充气管10连通,总充气管10两端分别与A链6和B链7的输气管8连通,输气管8上各安装一个电磁气阀13,输气管8上一侧连接一根支路输气管11,支路输气管11外端连接抽气泵12;强化层14内均匀填充满陶瓷球15,陶瓷球15的直径与强化层14的厚度相等,强化层14与气垫层2接触面设置为纺布层结构,与缓冲层16接触面设置为硬板结构,缓冲层16内设置有若干组弹簧组件17,弹簧组件17一端与强化层14底部的硬板连接,另一端与外边框1底部内壁连接,充气泵9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分别与充气泵9、抽气泵12、电磁气阀13连接。优选的,每个气泡球3内均填充有若干弹性橡胶球4,弹性橡胶球4在放气时对病人接触部位进行按压,放松肌肉,增强按摩效果。优选的,电磁气阀13设置在输气管8上于支路输气管11与总充气管10之间,对输气管8的气体流通进行控制,并且不影响支路输气管11的气体流通。优选的,控制面板18内设置有循环计时模块,通过循环计时模块使得控制面板18对各电器设备的电路进行控制,实现对A链6和B链8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控制,保持气泡球组成的面板的波动状态。优选的,气垫层2上表面设置双层结构的耐磨透气布层,耐磨透气层之间填充有1cm厚的海绵层,透气性强,舒适度高。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气垫层2上设置有若干气泡球3连接而成的两条相互缠绕的链,通过对两条链控制充气和放气,使得气泡球3组成的面板与人体接触时具有随气体的释放和补充而保持波动的状态。具体为,充气泵9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分别与充气泵9、抽气泵12、电磁气阀13连接,控制面板18内设置有循环计时模块,通过循环计时模块使得控制面板18对各电器设备的电路进行控制,实现A链6和B链8自动循环交替充气和放气,A链6充气时,与A链6连通的输气管8的电磁气阀13打开,与B链8连通的输气管8的电磁气阀13关闭,一定时间后,A链6上各气泡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边框(1),外边框(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气垫层(2)、强化层(14)和缓冲层(16),气垫层(2)内固定有若干气泡球(3),该若干气泡球(3)两两之间通过导气管(5)连接分成两条链,分别为A链(6)和B链(7),A链(6)和B链(7)呈螺旋状相互间隔缠绕在气垫层(2)内,A链(6)和B链(7)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垫层(2)一端分别与输气管(8)连通,外边框(1)外部设置有充气泵(9),充气泵(9)的充气端与“T”型结构的总充气管(10)连通,总充气管(10)两端分别与A链(6)和B链(7)的输气管(8)连通,输气管(8)上各安装一个电磁气阀(13),输气管(8)上一侧连接一根支路输气管(11),支路输气管(11)外端连接抽气泵(12);强化层(14)内均匀填充满陶瓷球(15),陶瓷球(15)的直径与强化层(14)的厚度相等,强化层(14)与气垫层(2)接触面设置为纺布层结构,与缓冲层(16)接触面设置为硬板结构,缓冲层(16)内设置有若干组弹簧组件(17),弹簧组件(17)一端与强化层(14)底部的硬板连接,另一端与外边框(1)底部内壁连接,充气泵(9)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分别与充气泵(9)、抽气泵(12)、电磁气阀(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边框(1),外边框(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气垫层(2)、强化层(14)和缓冲层(16),气垫层(2)内固定有若干气泡球(3),该若干气泡球(3)两两之间通过导气管(5)连接分成两条链,分别为A链(6)和B链(7),A链(6)和B链(7)呈螺旋状相互间隔缠绕在气垫层(2)内,A链(6)和B链(7)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垫层(2)一端分别与输气管(8)连通,外边框(1)外部设置有充气泵(9),充气泵(9)的充气端与“T”型结构的总充气管(10)连通,总充气管(10)两端分别与A链(6)和B链(7)的输气管(8)连通,输气管(8)上各安装一个电磁气阀(13),输气管(8)上一侧连接一根支路输气管(11),支路输气管(11)外端连接抽气泵(12);强化层(14)内均匀填充满陶瓷球(15),陶瓷球(15)的直径与强化层(14)的厚度相等,强化层(14)与气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丁惠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