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40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架空线路的灭弧防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球形电极、绝缘伞盘、内绝缘层、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和螺栓电极;球形电极、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和螺栓电极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式整体;在棒式整体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在内绝缘层外设置有绝缘伞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避免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架空线路的灭弧防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雷击会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架空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目前架空线路上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有:氧化锌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氧化锌型避雷器易受潮、易老化、故障率高且检修维护困难;保护间隙避雷器在雷击保护动作后不能灭弧,不能有效解决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断线事故;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多采用单一金属球形电极,金属球形电极经工频电弧多次烧蚀易融化变化造成间隙间的短接,并且结构复杂、生产困难,产品一致性差,工频放电、冲击放电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线路避雷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装置包括球形电极、绝缘伞盘、内绝缘层、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和螺栓电极;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球形电极、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和螺栓电极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形整体;在棒式整体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在内绝缘层外设置有绝缘伞盘。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避免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②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③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球形电极;20—绝缘伞盘;30—内绝缘层;4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1—T型陶瓷管,411—两个半球形空腔,412—空心圆筒,42—石墨半球电极,43—金属半球电极;50—螺栓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一、装置的结构1、总体如图1,本装置包括球形电极10、绝缘伞盘20、内绝缘层3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球形电极10、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形整体;在棒式整体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30,在内绝缘层30外设置有绝缘伞盘20。2、功能部件1)球形电极10球形电极10是一种不锈钢标准件,球形直径在20-30mm。2)绝缘伞盘20绝缘伞盘20是一种硅橡胶包裹层,呈伞盘状,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耐候性和绝缘水平。3)内绝缘层30内绝缘层30是一种耐电弧和高温的增强尼龙包裹层,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强度和刚性。4)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如图2,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是本装置的核心部件,包括T型陶瓷管41、石墨半球电极42和金属半球电极43;在T型陶瓷管41的上下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石墨半球电极42和金属半球电极43。(1)T型陶瓷管41T型陶瓷管41包括左右连通的空心圆筒412和两个半球形空腔411。半球形空腔411的直径15-19mm,厚度9-13mm;空心圆筒412的内外直径分别是2.4-5mm,5.6-9mm。(2)石墨半球电极42石墨半球电极42的半径为4~6mmm。(3)金属半球电极43金属半球电极43的半径为4~6mmm。5)螺栓电极50螺栓电极50是一种标准件,是一种耐腐蚀、载流能力强和耐候性强的外六角螺栓;螺纹直径14-18mm。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理:当高压架空线路遭受雷击时,过电压由球形电极10引入,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被逐个击穿,形成放电通道;雷电流通过本装置泄放入地,同时工频电压会沿着这个放电通道产生工频续流;当电弧通过第1个石墨半球电极42到达第2个石墨半球电极42时会通过T型陶瓷管41的主体,此时高温电弧遇到冷却的T型陶瓷管41内壁会产生自膨胀气流,气流通过T型陶瓷管41的空心圆筒412喷出,强大的自膨胀气流作用于电弧将电弧的长度拉伸,同时温度降低有利于电弧熄灭,电弧随着气流从空心圆筒412的管口喷出形成淬弧,每一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的空心圆筒412都会形成一个断电,因此多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形成多个断电,将电弧粉碎熄灭,避免其重燃,从而完成一次雷击放电动作。石墨半球电极42的热容量大、耐高温和强度好,能够承受住电弧高温不被汽化;采用石墨半球电极42不会因雷电电流和工频电流的多次烧蚀而融化且发生短路、影响产品性能引发安全事故;本装置会大大提高产品承受雷击的次数,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电极(10)、绝缘伞盘(20)、内绝缘层(3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球形电极(10)、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形整体;在棒式整体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30),在内绝缘层(30)外设置有绝缘伞盘(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电极(10)、绝缘伞盘(20)、内绝缘层(3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球形电极(10)、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40)和螺栓电极(50)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形整体;在棒式整体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30),在内绝缘层(30)外设置有绝缘伞盘(2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草常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