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耦合型宽带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频率选择表面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FSS研究多集中于现有无源的FSS,并在宽带化、小型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由于其不可调谐性,一旦它设计并加工出来,则传输特性就无法再进行改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基于现有无源FSS的雷达罩虽然可以实现己方工作频段外的隐身,但为了保证内部天线的正常辐射,FSS在内部天线的工作频段上必须呈透射特性,当敌方探测雷达的工作频段与己方频段有所重叠时,就会失去隐身功能。针对FSS性能固定无法调谐的缺点,有源频率选择表面(AFSS)提供了解决方案,AFSS是在传统无源FSS的基础上加载可控的部分,如电控元件、光控元件和温控元件等,通过外部激励的改变来有效控制AFSS的传输特性,即可弥补现有FSS的缺陷性,在诸多复杂应用场景中,尤其是多模复合制导武器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现有AFSS的损耗太大,电磁波的透射率过低,透射状态下S21>-1dB的带宽较窄,无法满足当前的宽带应用需求,极化和斜入射稳定性也并不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AFSS中“屏蔽”与“透射”状态可切换的“开 ...
【技术保护点】
1.耦合型宽带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3层金属层和2层介质层,金属层和介质层由上至下紧密交替排布;每层金属层均包括多个阵列式排布的正方形金属单元;顶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包括4个正方形贴片(1)和8个一半的C形焊盘(2);4个正方形贴片(1)位于金属单元的4个角,相邻2个正方形贴片(1)的相对的两条边上均设置有一半的C形焊盘(2),一半的C形焊盘(2)与相邻金属单元的一半的C形焊盘(2)形成一个完成的C形焊盘(2),相邻的2个C形焊盘(2)之间留有空隙;竖直方向相邻的2个C形焊盘(2)上设有1个二极管(3);中间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为正方形框,与相邻的正方形框接触;底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耦合型宽带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3层金属层和2层介质层,金属层和介质层由上至下紧密交替排布;每层金属层均包括多个阵列式排布的正方形金属单元;顶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包括4个正方形贴片(1)和8个一半的C形焊盘(2);4个正方形贴片(1)位于金属单元的4个角,相邻2个正方形贴片(1)的相对的两条边上均设置有一半的C形焊盘(2),一半的C形焊盘(2)与相邻金属单元的一半的C形焊盘(2)形成一个完成的C形焊盘(2),相邻的2个C形焊盘(2)之间留有空隙;竖直方向相邻的2个C形焊盘(2)上设有1个二极管(3);中间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为正方形框,与相邻的正方形框接触;底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与顶层金属层的金属单元的结构相同;水平方向相邻的2个C形焊盘(2)上设有1个二极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佳辉,张志一,梁智铭,赵宇霖,陈晚,吕博,王哲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