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32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23
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用电设备用元器件技术领域,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包括毛细铜管以及毛细铜管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涂层、中涂层和外涂层,底涂层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中涂层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外涂层设置为润滑材料层,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制造方法包括拉丝、表面清洁、涂漆、烘焙、冷却处理、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制造工艺简单、避免了与其他金属接触产生原电池反应,避免了潮湿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可替换高频电路中的电磁线,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节省了材料,使其应用领域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电设备元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冰箱、空调的制冷系统中,都采用毛细铜管进行节流限流,由于节流毛细铜管在运行中会与其他铝管、金属部件等接触,在潮湿环境情况下,铜、铝或铜与其他金属之间会产生原电池反应,从而引起铜管表面腐蚀,严重的会出现腐蚀孔,导致制冷系统的冷媒泄露,从而会导致制冷系统失效,使冰箱、空调不能工作。而且这种毛细铜管一般适用在制冷系统中,应用比较单一,而在其他的领域则未得到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制冷系统用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与其他金属部件产生原电池反应,而使冷媒泄露、使制冷系统失效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用途单一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可以避免与其他金属接触产生原电池反应,避免潮湿环境的影响,而且此涂漆空心铜电磁线还可替换高频电路中的电磁线,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节省了材料,使其应用领域更广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包括毛细铜管以及毛细铜管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涂层、中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底涂层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所述中涂层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所述外涂层设置为润滑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铜管的壁厚设置为0.55~0.65m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设置为0.060~0.070mm,所述中涂层的厚度设置为0.010~0.020mm。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材料层由石蜡润滑剂涂覆而成。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拉丝设备将铜管拉丝成所需规格的毛细铜管;2)毛细铜管经放线、清洁处理后,被引入热处理炉中进行烘干、退火处理;3)将退火后的毛细铜管表面进行涂漆、烘焙和冷却处理,直到涂覆厚度和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4)在经过涂漆、烘焙和冷却处理后的毛细铜管外涂覆润滑材料形成所述空芯金属管,然后将所述空芯金属管平整有序地卷绕在塑料收线盘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拉丝过程中采用的拉丝设备为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细拉机和微拉机,并且将铜管在拉丝过程中经过多次退火处理,使铜管变成软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采用涂漆设备在退火后的毛细铜管表面涂多道聚酯亚胺绝缘漆形成底涂层,并涂多道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形成中涂层,每涂一道漆烘焙一次然后冷却处理一次,直到涂覆厚度和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毛细铜管被引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90℃~2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进行冷却处理的温度设置为0℃~60℃,此时涂覆有底涂层(2)和中涂层(3)的毛细铜管(1)的硬态为半硬态,伸长率为3%~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毛细铜管(1)被引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处理的温度为560~6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进行冷却处理的温度设置为0~60℃,此时涂覆有底涂层(2)和中涂层(3)的毛细铜管(1)的为软态,伸长率为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是一种新型的外部绝缘的毛细管,毛细铜管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底涂层、中涂层和外涂层,底涂层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中涂层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外涂层设置为润滑材料层,不仅实现了有效隔绝内部的铜材料与其他金属材料的接触,避免了由于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使制冷系统中的冷媒泄漏的情况,而且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由于采用聚酯亚胺绝缘漆层作为底涂层,采用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为中涂层,实现了耐高压、耐热性的性能,而且为空心结构,可在高频电路中采用该毛细管代替实心导线,可应用在高频电机的电机绕组中,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2、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改变退火处理和冷却处理的温度,就使该毛细管满足制冷行业中或高频电机行业中电磁线的性能要求,使其应用更广泛,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在对毛细铜管进行涂漆操作时,采用涂漆设备在退火后的毛细铜管表面涂多道聚酯亚胺绝缘漆形成底涂层,并涂多道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形成中涂层,每涂一道漆烘焙一次然后冷却处理一次,涂漆烘焙可以同炉同温作业,具有设备空间小、工艺简单、节能降耗的优势,而且这种涂漆操作使毛细铜管表面绝缘层的附着性更好,表面质量更好。综上,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制造工艺简单、避免了与其他金属接触产生原电池反应,避免了潮湿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可替换高频电路中的电磁线,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节省了材料,使其应用领域更广泛。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毛细铜管,2.底涂层,3.中涂层,4.外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包括毛细铜管1以及毛细铜管1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涂层2、中涂层3和外涂层4,底涂层2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中涂层3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外涂层4设置为润滑材料层,不仅实现了有效隔绝内部的铜材料与其他金属材料的接触,避免了由于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使制冷系统中的冷媒泄漏的情况,而且该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由于采用聚酯亚胺绝缘漆层作为底涂层2,采用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为中涂层3,实现了耐高压、耐热性的性能,而且为空心结构,可在高频电路中采用该毛细管代替实心导线,可应用在高频电机的电机绕组中,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优化地,毛细铜管1设置为TP2磷脱氧铜毛细管。TP2磷脱氧铜焊接性能和冷弯性能好,一般无“氢病”倾向,可在还原性气氛中加工、使用,避免了铜的破裂。具体地,所述毛细铜管1的壁厚设置为0.55~0.65mm,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设置为0.060~0.070mm,所述中涂层3的厚度设置为0.010~0.020mm。因为涂漆生产过程属于连续性、大长度作业方式,要求毛细铜管的外形尺寸一致,批次间尺寸波动不得超过0.005mm。底涂层2的厚度大于中涂层3的厚度,主要是底漆保证良好的附着力(指漆膜与铜材表面紧密结合力强);中涂层3主要是为了改善产品的表面光滑。具体地,润滑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铜管(1)以及毛细铜管(1)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涂层(2)、中涂层(3)和外涂层(4),所述底涂层(2)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所述中涂层(3)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所述外涂层(4)设置为润滑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铜管(1)以及毛细铜管(1)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涂层(2)、中涂层(3)和外涂层(4),所述底涂层(2)设置为聚酯亚胺绝缘漆层,所述中涂层(3)设置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层,所述外涂层(4)设置为润滑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铜管(1)的壁厚设置为0.55~0.65mm,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设置为0.060~0.070mm,所述中涂层(3)的厚度设置为0.010~0.0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材料层由石蜡润滑剂涂覆而成。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拉丝设备将铜管拉丝成所需规格的毛细铜管(1);2)毛细铜管(1)经放线、清洁处理后,被引入热处理炉中进行烘干、退火处理;3)将退火后的毛细铜管(1)表面进行涂漆、烘焙和冷却处理,直到涂覆厚度和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4)在经过涂漆、烘焙和冷却处理后的毛细铜管(1)外涂覆润滑材料形成所述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然后将所述涂漆空心铜电磁线平整有序地卷绕在塑料收线盘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漆空心铜电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秦兵张正红常平苏保信张坤汪佳瑶徐俊李学正吴克平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