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31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驱动NMOS管、续流器件、外接电容、电平转换模块。其中,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电平转换模块均通过稳压电路连接到电源上。熔丝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到RC振荡器上,RC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分频器上,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平转换模块上。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驱动N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漏极通过续流器件连接到电源上,外接电容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接电源,输出端连接到驱动NMOS管的漏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R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稳定性得到提升,使电路避免了电源过大波动而烧毁,有利于防止电源线与地线接反时烧毁芯片,电平转换模块电路提高了驱动NMOS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鸣器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的蜂鸣器振荡源一般采用三极管多谐振荡电路,这个电路的起振的原理主要通过电阻与电容的充放电使三极管交替导通,这种传统振荡电路的存在以下缺点:频率随电源波动变化大,因为电路采用的器件是分离器件,所以成本高。而那种采用集成电路制作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如图6所示,存在以下缺点:(1)这种电路的输出频率随电源的波动而变化比较明显;(2)电路中采用八级分频器,限制了前级RC振荡器的设计参数,特别是结合工艺、一致性、成本之间综合的考量;(3)因为与电源直接相连的逻辑电路较多,加之蜂鸣器为感性器件,容易造成电源波动,进而容易造成电路损坏;(4)内部电路在电源与地线接反时,即芯片的电源线被误接到地线,芯片的地线被误接到电源线,芯片易被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源线与地线接反时,即芯片的电源线被误接到地线,芯片的地线被误接到电源线,容易烧毁芯片的问题,以及提高频率稳定性与一致性,和提高驱动NMOS管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驱动NMOS管、续流器件、外接电容、电平转换模块。其中,所述熔丝网络、所述RC振荡器、所述分频器、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供电端均通过所述稳压电路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熔丝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RC振荡器上,所述RC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分频器上,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上,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所述驱动N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漏极通过所述续流器件连接到电源上,所述外接电容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接电源,本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NMOS管的漏极。优选的,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分频器的输出且输出端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供电同时由电源和稳压电路提供。优选的,所述熔丝网络由若干个熔丝和开关阵列组成,不同的熔丝组合,对应相应的开关阵列,以控制RC振荡器的频率。优选的,所述续流器件为二极管。优选的,所述续流器件为NMOS管的二极管接法。优选的,所述续流器件为三极管的二极管接法。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稳压电路给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电平转供电,使R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电路大多数逻辑电路得到了避免了电源过大波动而烧毁,同时有利于防止电源线与地线接反时,即芯片的电源线被误接到地线,芯片的地线被误接到电源线,烧毁芯片。而且,在分频器和驱动NMOS管之间加入电平转换模块,可以提高驱动NMOS管的栅极电压,使驱动NMOS管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驱动NMOS管的效率,即提高驱动NMOS管的电流值。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分频器的级数,来适当调节RC振荡器的设计参数,有利于提高RC振荡器频率的一致性以及节约芯片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的应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的应用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的应用示意图。图6是
技术介绍
中蜂鸣器驱动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驱动NMOS管、续流器件、外接电容、电平转换模块。其中,所述熔丝网络、所述RC振荡器、所述分频器、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供电端均通过所述稳压电路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熔丝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RC振荡器上,所述RC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分频器上,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上。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所述驱动N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漏极通过所述续流器件连接到电源上,所述外接电容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接电源。整个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续流器件和所述驱动NMOS管之间的线路上。进一步来说,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分频器的输出且输出端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供电同时由电源和稳压电路提供。所述熔丝网络由若干个熔丝和开关阵列组成,不同的熔丝组合,对应相应的开关阵列,以控制RC振荡器的频率。所述续流器件可以为二极管,或者NMOS管的二极管接法,或者三极管的二极管接法。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是当电源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或过高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给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电平转换模块供电,使得RC振荡器频率随电源电压波动较小,有稳定RC振荡器频率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电平的兼容性以及保护这些模块不会受到电源的波动而损坏,有利于防止电源线与地线接反时烧毁芯片。熔丝网络:熔丝网络由若干个熔丝和开关阵列组成,不同的熔丝组合,对应相应的开关阵列,以控制RC振荡器的频率。RC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振荡频率受熔丝网络控制。分频器:对RC振荡器进行分频,根据输出的频率和RC振荡器频率来决定分频器的级数,适当设计RC振荡器和分频器的级数,有利于提高RC振荡器频率的一致性以及节约芯片成本,如RC中的电容适当的设计大一些,有利于提高RC振荡器频率的一致性。电平转换模块:是把驱动NMOS管的栅极电压由稳压电路输出电压提高到电源电压,因为分频器的供电由稳压电路提供,这就导致分频器的输出电平受限制,从而导致在电源电压比较高时驱动NMOS管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提高在电源电压比较高时驱动NMOS管的栅极电压,使驱动NMOS管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分频器和驱动NMOS管之间加入电平转换模块。续流器件:此续流器件为感性负载在驱动NMOS管截止时提供续流通路,为了防止蜂鸣器在突然截止时电流变化太大,导致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过大,驱动NMOS管漏端需要加入续流器件提供续流通路,来减小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续流器件可以为二极管,或者NMOS管的二极管接法,或者三极管的二极管接法。外接电容:其作用为在驱动NMOS管截止时储存电荷,在驱动NMOS管导通时提供电荷给电路供电,起到稳压的作用,避免在驱动NMOS管导通时电源电压下降的太多,同时也有在驱动NMOS管截止时,平滑电源线电压的作用,以防止电路被烧毁。在实施例中,续流器件为二级管,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图1所示虚线框内的集成电路部分,即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芯片,可适用于SOT23封装,如图3和图4所示。如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蜂鸣器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且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外接电容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地,驱动电路芯片,即图虚线框内的集成电路,输出端接蜂鸣器电磁线圈一端,驱动电路芯片另两个引脚分别接电源和地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稳压电路给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电平转模块供电,使R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电路大多数逻辑电路得到了避免了电源过大波动而烧毁,有利于防止电源线与地线接反时烧毁芯片。而且,在分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路、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驱动NMOS管、续流器件、外接电容、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熔丝网络、所述RC振荡器、所述分频器、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供电端均通过所述稳压电路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熔丝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RC振荡器上,所述RC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分频器上,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上,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所述驱动N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漏极通过所述续流器件连接到电源上,所述外接电容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接电源,本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NMOS管的漏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路、熔丝网络、RC振荡器、分频器、驱动NMOS管、续流器件、外接电容、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熔丝网络、所述RC振荡器、所述分频器、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供电端均通过所述稳压电路连接到电源上,所述熔丝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RC振荡器上,所述RC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分频器上,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上,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到所述驱动NMOS管的栅极上,所述驱动N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漏极通过所述续流器件连接到电源上,所述外接电容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接电源,本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NMOS管的漏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十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