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08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属于天气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多台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其中,体扫数据包括天气雷达的多个探测点分别探测的探测数据;并获取每个探测点的位置,且根据探测点的位置将与探测点对应的探测数据放入到预设的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步骤2,分别对放入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的每个探测数据进行数据平滑整理,得到与每个探测数据对应的平滑数据;步骤3,选取需要对比的多台天气雷达,并对比多台天气雷达的在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同一位置的平滑数据。该方法不仅避免了不同雷达间数据不匹配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天气雷达位置不同导致对比的参考点无法统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对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气雷达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
技术介绍
天气雷达为现代气象探测仪器中最为普遍的雷达探测设备,是监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工具,天气雷达常用的工作模式为体扫,即通过调整俯仰角,对不同高度的天空进行圆周扫描,多次俯仰角扫描组合后即可获取空间的气象信息。在天气雷达调试阶段,通过多部天气雷达数据对比可有效提升雷达调试效率。但由于雷达间干扰或场地限制等原因,每部雷达间无法坐落于同一位置,不同雷达坐落位置不同,探测出的数据会以雷达坐落位置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所有的探测数据位置均以雷达为参考点。在多部雷达数据进行对比时,数据参考点不同就无法确认哪些数据探测的其实是空间上的同一个位置,故不同探测地点会导致雷达间体扫数据对应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多台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其中,所述体扫数据包括所述天气雷达的多个探测点分别探测的探测数据;并获取每个所述探测点的位置,且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多台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其中,所述体扫数据包括所述天气雷达的多个探测点分别探测的探测数据;并获取每个所述探测点的位置,且根据所述探测点的位置将与所述探测点对应的所述探测数据放入到预设的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步骤2,分别对放入到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的每个所述探测数据进行数据平滑整理,得到与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对应的平滑数据;步骤3,选取需要对比的多台所述天气雷达,并对比多台所述天气雷达的在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同一位置的所述平滑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多台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其中,所述体扫数据包括所述天气雷达的多个探测点分别探测的探测数据;并获取每个所述探测点的位置,且根据所述探测点的位置将与所述探测点对应的所述探测数据放入到预设的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步骤2,分别对放入到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的每个所述探测数据进行数据平滑整理,得到与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对应的平滑数据;步骤3,选取需要对比的多台所述天气雷达,并对比多台所述天气雷达的在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同一位置的所述平滑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获取所述天气雷达的经度Lo、纬度La、海拔高度A、探测范围以及所述天气雷达的多个探测点的方位角φ、俯仰角θ、探测径向距离L;步骤1.2,根据所述经度Lo、所述纬度La、所述海拔高度A、所述探测范围、所述方位角φ、所述俯仰角θ以及所述探测径向距离L,确定所述探测点的经度Lo1、纬度La1和海拔高度A1;步骤1.3,建立三维空间位置表格,并将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的三维分别确定为经度值、纬度值和海拔高度值,且根据所述天气雷达的所述经度Lo、所述纬度La以及所述探测范围确定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的所述经度值的范围和所述维度值的范围。步骤1.4,获取每个所述探测点的探测数据,并将所述探测数据按照与所述探测数据对应的所述探测点的所述经度Lo1、所述纬度La1和所述海拔高度A1放入到所述三维空间位置表格中相应的所述经度值、所述纬度值和所述海拔高度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气雷达的体扫数据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包括:步骤1.2.1,通过公式h=L*sinθ计算得到所述探测点相对于所述天气雷达的高度h,再通过公式A1=A+h计算得到所述探测点的海拔高度A1;步骤1.2.2,通过公式L1=L*cosθ计算得到所述探测径向距离L相对于地面的投影距离L1;通过公式L2=L1*sinφ计算得到所述探测点地面投影相对于所述天气雷达东西方向的距离L2;通过公式L3=L1*cosφ计算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松孔龙时周亭亭魏艳强王志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