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及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079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及雷达,包括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均压腔和,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包含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机将热源处产生的热空气带入内循环风道,外循环风机将外部冷空气带入外循环风道,冷空气和热空气在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实现热量交换,内循环风道的空气由内循环风道的出风口经均压腔流入雷达热源设备内部,外循环风道的空气由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流至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风冷散热结构散热不均与防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及雷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及雷达。
技术介绍
雷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电子系统,内部集成了大量电子设备。雷达工作时,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出,元器件的寿命将受到不利影响,恶劣情况下甚至会引起元器件失效。为了让这些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发热元器件、单机或其组合稳定工作,需在热源与最终散热环境间建立一条通道把热量传递出去。强迫风冷是雷达设备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此种方式一般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雷达设备量大,结构尺寸紧凑,风道设计非常困难,风量分配不均易造成散热死区;二是风冷散热的防护问题,通常需要在空气进入通道加装过滤装置,以满足雷达设备防尘、防潮、防盐雾等需求,但加装过滤装置会大大增加通道风阻,且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使用起来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及雷达,解决风冷散热结构散热不均与防护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包括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均压腔和安装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均压腔和安装框架,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包含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机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相连通;所述外循环风机与所述外循环风道相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均压腔,以实现所述内循环风道出风的降速均压;散热结构工作时,所述内循环风机将热源处产生的热空气带入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外循环风机将外部冷空气带入所述外循环风道,冷空气和热空气在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实现热量交换,所述内循环风道的空气由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出风口经所述均压腔流入雷达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内外循环强迫风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均压腔和安装框架,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包含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机与所述内循环风道相连通;所述外循环风机与所述外循环风道相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均压腔,以实现所述内循环风道出风的降速均压;散热结构工作时,所述内循环风机将热源处产生的热空气带入所述内循环风道,所述外循环风机将外部冷空气带入所述外循环风道,冷空气和热空气在所述内外循环翅片换热器内实现热量交换,所述内循环风道的空气由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出风口经所述均压腔流入雷达热源设备内部,所述外循环风道的空气由所述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流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垂直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龙飞王洪林鑫王业文贺奎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