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05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甲醛检测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其可以通过在检测器工作的过程中将箱盖固定,来降低箱盖对检测器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为携带箱增设携带装置使检测器的搬运过程更加便利;包括检测器和携带箱,携带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还包括前挂杆、后挂杆、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前卡头和后卡头,前挂杆前端左侧和后挂杆的后端左侧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轴和左后连接轴,箱盖设置有扩容槽;还包括前拉手、后拉手、两组前缠绕轴、两组后缠绕轴、两组前拉绳、两组后拉绳、两组左卷簧和两组右卷簧,携带箱的顶端中部区域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前拉伸槽和后拉伸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醛检测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甲醛浓度大于0.08mg/m3时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不良症状,并且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由此可见甲醛检测和治理的必要性,其中甲醛测试装置是一种检测甲醛的仪器,可广泛用于居室、室内、居住区、公共场所、生活场所和厂矿车间空气中甲醛的现场定量定性的检测,其在甲醛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甲醛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器和携带箱,所述携带箱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携带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所述检测器的底端自携带箱的上侧穿过放置口并且伸入至盛放腔的内部,所述检测器与盛饭腔固定卡装;现有的甲醛测试装置使用时,首先在市场上购买的到检测器,然后将检测器安装在携带箱捏,然后通过携带箱将检测器运送至指定的地点,之后打开箱盖并按照检测器购买时所带的使用说明书将检测器接线完毕并且接入电源,然后按照使用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器(1)和携带箱(2),所述携带箱(2)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携带箱(2)的顶端设置有箱盖(3),所述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所述检测器(1)的底端自携带箱(2)的上侧穿过放置口并且伸入至盛放腔的内部,所述检测器(1)与盛饭腔固定卡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挂杆(4)、后挂杆、前连接杆(5)、后连接杆、前限位杆(6)、后限位杆、前卡头(7)和后卡头,所述前挂杆(4)前端左侧和后挂杆的后端左侧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轴和左后连接轴,所述箱盖(3)设置有扩容槽,所述左前连接轴的前端和左后连接轴的后端分别与箱盖(3)的扩容槽的前端中部区域和后端中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前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甲醛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器(1)和携带箱(2),所述携带箱(2)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携带箱(2)的顶端设置有箱盖(3),所述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所述检测器(1)的底端自携带箱(2)的上侧穿过放置口并且伸入至盛放腔的内部,所述检测器(1)与盛饭腔固定卡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挂杆(4)、后挂杆、前连接杆(5)、后连接杆、前限位杆(6)、后限位杆、前卡头(7)和后卡头,所述前挂杆(4)前端左侧和后挂杆的后端左侧分别设置有左前连接轴和左后连接轴,所述箱盖(3)设置有扩容槽,所述左前连接轴的前端和左后连接轴的后端分别与箱盖(3)的扩容槽的前端中部区域和后端中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前连接杆(5)的前端右侧和后连接杆的后端右侧分别设置有右前连接轴和右后连接轴,所述右前连接轴的前端和右后连接轴的后端分别与盛放腔的前端中上部区域和后端中上部区域连接,所述前挂杆(4)右端和后挂杆的右端分别与前连接杆(5)的左端和后连接杆的左端铰接,所述前卡头(7)的后端与前挂杆(4)的前端右上部区域连接,所述后卡头的前端与后挂杆的后端右上部区域连接,所述前连接杆(5)的前端的下部区域设置有前放置槽,所述后连接杆的后端的下部区域设置后放置槽,所述前限位杆(6)的右端和后限位杆的右端分别与前放置槽的左部区域和后放置槽的左部区域铰接,所述前限位杆(6)的后端左侧和后限位杆的前端左侧分别设置有前固定头和后固定头,所述前挂杆(4)的底端中部靠右的区域设置有前限位槽,所述后挂杆的底端中部靠右的区域设置有后限位槽,所述前固定头和后固定头分别与前限位槽和后固定槽活动卡装;还包括前拉手(8)、后拉手、两组前缠绕轴(9)、两组后缠绕轴、两组前拉绳(10)、两组后拉绳、两组左卷簧(23)和两组右卷簧,所述携带箱(2)的顶端中部区域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前拉伸槽和后拉伸槽,所述前拉伸槽的下部区域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前工作腔,所述两组前工作腔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前伸缩孔,所述两组前工作腔分别通过两组前伸缩孔与前拉伸槽的底端左侧和右侧连通,每组所述前缠绕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每组所述前工作腔的左端中部区域和右端中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两组左卷簧(23)分别和左侧所述两组缠绕轴活动套装,所述两组左卷簧(23)的右端与左侧所述两组工作腔的右端连接,两组左卷簧(23)的左端与左侧所述两组缠绕轴的右下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右卷簧分别和右侧所述两组缠绕轴活动套装,所述两组右卷簧的左端与右侧所述两组工作腔的左端连接,两组右卷簧的右端与右侧所述两组缠绕轴的左下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前拉绳(10)的同一端分别与两组前缠绕轴(9)的中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前拉绳(10)分别与两组前缠绕轴(9)缠绕套装,所述两组前拉绳(10)的另一端分别自两组前工作腔的内部穿过两组前伸缩孔并且均伸入至前拉伸槽内,所述两组前拉绳(10)的另一端分别与前拉手(8)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前拉手(8)与前拉伸槽活动卡装,所述后拉伸槽的下部区域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后工作腔,所述两组后工作腔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后伸缩孔,所述两组后工作腔分别通过两组后伸缩孔与后拉伸槽的底端左侧和右侧连通,每组所述后缠绕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每组所述后工作腔的左端中部区域和右端中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两组后拉绳的同一端分别与两组后缠绕轴的中部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明刘汝群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