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04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其结构包括显示器、控制板、电线、热导盘、旋转导向器、电机箱、检测器主体、卡槽、传感器、阀门、散热风口、冷却管、冷却器,所述电机箱为四块不锈钢板构成的正方体,所述传感器由连接口、红外发射管、垫圈、电路板、电池、后座、接线电子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传感器,通过接线电子连接检测器主体,由传感器上的电池供电,通过电力激活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会发射出一道红外线扫描检测器主体内的冷却流体,当冷却器给设备去除热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通过传感器上连接口连接冷却器进行停止,避免冷却流体用量过高而导致设备冻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属于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热导检测器是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一种检测器。基于不同组分与载气有不同的热导率的原理而工作的热传导检测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410046348.0的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涉及分析仪器
,是一种气体热导率传感器,用于气相色谱及气体组成变化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在线仪表中。该专利技术的检测器,包括基底和上盖两部分,其基底由基板,微晶玻璃层、薄膜热敏电极、抗氧化保护层和引出线组成,其中,在基板上表面固接微晶玻璃层,在微晶玻璃层上表面固接有薄膜热敏电极,薄膜热敏电极连有引出线,薄膜热敏电极上表面固接抗氧化保护层;基底与上盖嵌接,构成流通池,引出线由一侧伸出,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该专利技术检测器的耐温稳定性增加到200℃以上,不仅提高了器件的耐温,而且简化了制造工艺和要求,拓宽了应用领域。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冷却器去除设备内部热量时,容易导致冷却流体用量过高致设备冻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以解决使用冷却器去除设备内部热量时,容易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其结构包括显示器(1)、控制板(2)、电线(3)、热导盘(4)、旋转导向器(5)、电机箱(6)、检测器主体(7)、卡槽(8)、阀门(10)、散热风口(11)、冷却管(12)、冷却器(13),所述控制板(2)设在显示器(1)下方且长度与控制板(2)相等,所述电线(3)两端分别连接控制板(2)与热导盘(4),所述热导盘(4)表面为圆弧形状且位于电机箱(6)顶部中央,所述旋转导向器(5)设于热导盘(4)圆心位置上,所述散热风口(11)位于电机箱(6)正前面的底部,所述冷却器(13)设于电机箱(6)正前方右侧,所述冷却器(13)通过冷却管(12)连接阀门(10),所述阀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热导检测器,其结构包括显示器(1)、控制板(2)、电线(3)、热导盘(4)、旋转导向器(5)、电机箱(6)、检测器主体(7)、卡槽(8)、阀门(10)、散热风口(11)、冷却管(12)、冷却器(13),所述控制板(2)设在显示器(1)下方且长度与控制板(2)相等,所述电线(3)两端分别连接控制板(2)与热导盘(4),所述热导盘(4)表面为圆弧形状且位于电机箱(6)顶部中央,所述旋转导向器(5)设于热导盘(4)圆心位置上,所述散热风口(11)位于电机箱(6)正前面的底部,所述冷却器(13)设于电机箱(6)正前方右侧,所述冷却器(13)通过冷却管(12)连接阀门(10),所述阀门(10)设在检测器主体(7)下方,所述卡槽(8)为凹陷结构呈矩形设在检测器主体(7)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主体(7)中间设有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由连接口(901)、红外发射管(902)、垫圈(903)、电路板(904)、电池(905)、后座(906)、接线电子(907)组成,所述连接口(901)为凹陷结构呈圆形设在电路板(904)上,所述电路板(904)上共设有两个连接口(901)且大小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铁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先权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