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02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CD模组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CCD,电连接于所述CCD的镜头,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CCD转动的电机,及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镜头的皮带带轮结构;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位置确定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镜头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其设于安装件的径向一侧,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和所述皮带带轮结构沿所述镜头的轴向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位置确定组件和皮带带轮结构沿镜头的轴向分布,也就是把位置确定组件和皮带轮结构错开分布,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因皮皮带带轮结构转动过程的晃动而与位置确定组件之间发生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用CCD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CCD模组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用CCD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CCD模组对工件进行拍摄,为了提高检测位置的准确性,通常通过电机皮带带轮结构驱动镜头转动并通过感应片使镜头恢复初始位置,但是现有的CCD模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感应片设置在皮带带轮结构的一侧,镜头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晃动,镜头可能会与皮带产生干涉,继而影响镜头正常工作,而且会使感应片的位置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CCD模组,能够解决现有CCD模组中存在的镜头会与皮带产生干涉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CCD,电连接于所述CCD的镜头,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CCD转动的电机,及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镜头的皮带带轮结构;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位置确定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镜头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其设于安装件的径向一侧,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和所述皮带带轮结构沿所述镜头的轴向分布。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包括:检测板,设于所述镜头外壁上;安装块,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其上设有安装槽;及检测器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板是否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镜头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板是否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确认所述镜头组件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镜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所述CCD安装在所述安装件的轴向一端且位于所述镜头的后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和底板的背板;所述安装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和所述背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有弧形槽,第二螺钉能够穿过所述弧形槽并连接于所述调节支架,使得所述背板抵接于所述调节支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安装架体和与所述背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安装架体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进一步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安装架体后伸入所述滑槽内并抵压于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径向最大负载大于等于75N,轴向最大负载大于等于15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位置确定组件和皮带带轮结构沿镜头的轴向分布,也就是把位置确定组件和皮带轮结构错开分布,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因皮皮带带轮结构转动过程的晃动而与位置确定组件之间发生干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检测用CCD模组的视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检测用CCD模组的视图二。图中:11、安装件;12、电机;131、第一带轮;132、第二带轮;133、皮带;141、检测板;142、安装块;1421、安装槽;15、安装座;21、镜头;22、CCD;31、底板;32、侧板;33、背板;331、弧形槽;41、安装架体;411、滑轨;42、连接板;42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包括调节支架,支撑架,及设于支撑架上的两个检测单元。其中支撑架包括底板31,设于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及连接两个侧板32和底板31的背板33;在检测单元处于处于竖直位置时,可以通过两个第一螺钉连接于背板33和调节支架。背板33上设有弧形槽331,能够转动支撑架改变调节支架和支撑架的相对位置,在通过第二螺钉穿过弧形槽331并连接于调节支架,使背板33抵接于调节支架,以满足被摄物对每个检测单元拍摄角度的要求。优选地,上述弧形槽331设有两个,以提高调节支架和支撑架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调节支架包括安装架体41和与背板33连接的连接板42,安装架体41的一侧设有滑轨411,连接板42上设有与滑轨411配合的滑槽421。通过滑轨411和滑槽421的配合实现连接板42和安装架体41之间的相对移动,继而改变检测单元和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而后通过第三螺钉穿过安装架体41后伸入滑槽421内并抵压于连接板42。检测单元包括安装件11,镜头21和与其电连接的CCD22,其中安装件11上设有安装通孔,镜头21转动安装在该安装通孔内,CCD22安装在安装件11的轴向一端且位于镜头21的后端。安装通孔是铣制而成,使安装通孔的直径公差在0mm-0.5mm范围内,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钣金件弯折形成上述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件11,钣金件弯折形成的安装通孔内壁凹凸变化较大,镜头21转动的过程中易于安装通孔内壁产生干涉,而本实施例采用铣刀铣制安装通孔能够有效解决镜头21转动的过程中易于安装通孔内壁产生干涉的问题。检测单元还包括驱动镜头21相对于CCD转动的电机12,连接电机12的输出端和镜头21的皮带带轮结构,上述底板31与背板3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通槽,CCD22和背板33位于底板31的同一侧,底板31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座15,电机12固定在安装座15上,皮带带轮结构包括安装于电机12的输出端的第一带轮131,安装于安装件11的外壁的第二带轮132,以及连接第一带轮131和第二带轮132的皮带133。电机12转动会带动第一带轮131转动,第一带轮131通过皮带133带动第二带轮132转动,安装件11将会随着第二带轮132相对于底板31转动,继而带动镜头21转动。上述电机12的径向最大负载大于等于75N,轴向最大负载大于等于15N,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发现采用上述型号的电机12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镜头21和CCD22,满足镜头21和CCD22重量对电机12负载的要求,不易出现电机12过载情况。优选地,上述电机12为步进电机12,电机12的径向最大负载等于75N,轴向最大负载等于15N。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检测镜头是否位于预设位置的位置确定组件,位置确定组件设于安装件11的径向一侧,位置确定组件和皮带带轮结构沿镜头21的轴向分布。具体地,位置确定组件位于背板33和第二带轮132之间。其中位置确定组件包括设于镜头21外壁的检测板141,设于支撑架上且其上设有安装槽1421的安装块142,及用于检测检测板141是否位于安装槽1421内检测器件。上述检测器件优选为感应片,检测板141通过螺钉固定在镜头21外壁上。上述安装块142是由钣金件折弯制成的,由于折弯幅度大,难以保证加工精度,而且由于皮带133转动的过程中存在轴向晃动,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块142正对皮带133设置,极易与皮带133发生碰撞,且连接安装块142与安装件11的螺钉也易与第二带轮132产生干涉;而本实施例将安装块142设于背板33和第二带轮132之间的镜头21上,有效解决了皮带133易于安装块142发生干涉以及连接安装块142与安装件11的螺钉易与第二带轮132产生干涉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上述位置确定组件设有两个,两个位置确定组件相隔180度设置,镜头21转动的过程中,检测板141会随着镜头21一起转动,而且检测板141会经过安装槽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CCD,电连接于所述CCD的镜头(21),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CCD转动的电机(12),及连接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和所述镜头的皮带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位置确定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镜头(21)是否位于预设位置,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和所述皮带带轮结构沿所述镜头(21)的轴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用CCD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CCD,电连接于所述CCD的镜头(21),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CCD转动的电机(12),及连接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和所述镜头的皮带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位置确定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镜头(21)是否位于预设位置,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和所述皮带带轮结构沿所述镜头(21)的轴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用CCD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位置确定组件包括:检测板(141),设于所述镜头(21)外壁上;安装块(142),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其上设有安装槽(1421);及检测器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板(141)是否位于所述安装槽(1421)内;所述镜头(2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板(141)是否位于所述安装槽(1421)内确认所述镜头(21)组件是否位于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用CCD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件(11),所述安装件(11)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镜头(21)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所述CCD(22)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1)的轴向一端且位于所述镜头(21)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