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74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在输送空气流(13)中供应的纤维束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入口(3)和出口(4),具有单个清洁辊(1),该清洁辊具有纵向轴线(5)并配备有搅拌器元件(12),并且包括布置在清洁辊(1)下方的格栅(6)并且还包括壳体(2)。在清洁辊(1)上方,壳体(2)设置有导向元件(9),该导向元件(9)形成用于使输送空气流(13)以螺旋布置围绕清洁辊(1)偏转的过渡室(8)。如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看时,入口(3)相对于清洁辊(1)居中布置,并且第一出口开口(15)设置在清洁辊(1)的第一端(14)的区域中,并且第二出口开口(17)设置在清洁辊(1)的第二端(16)的区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和一种用于清洁供应给该装置的纤维束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纤维材料的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该纤维材料通过单个清洁辊的入口供应,该单个清洁辊具有纵向轴线并且配备有搅拌器元件,并且具有壳体,其中,在该清洁辊上方,该壳体设置有导向元件,该导向元件形成用于围绕清洁辊螺旋地偏转输送空气流的过渡室,并且该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被安装在该壳体上。
技术介绍
这种清洁机是已知的,并且用于在输送空气流中破碎供应到该清洁机中的纤维束并从中去除杂质。在这种情况下,在配备有搅拌器元件的旋转式清洁辊的作用下,纤维束被拖过杆状格栅,并由此通过在与过渡室邻接的壁上的碰撞被拍打到一定程度,从而使杂质从纤维束中释放并借助于格栅分离。例如,以挡板形式安装在螺旋布置中的导向元件设置在过渡室中,由此以使得纤维束轴向平行于清洁辊的纵向轴线的方式将纤维束以螺旋形图案从清洁装置的入口输送到出口。例如,在出版物EP0379726A1、EP0381860A2和EP0477966A1中公开了这样的实施例。此外,还提出了一个接一个布置的两个清洁辊被提供成执行纤维束的清洁的清洁装置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例如从出版物DE69704462T2和EP2557208B1已知。利用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实现清洁装置的更大生产率,特别是可以增加用于分离杂质的分离表面。在DE'462中提出了两个彼此平行偏移的清洁辊,其中,在第一清洁级中以第一清洁辊预清洁的纤维束在转移点处以螺旋形式排出到第二清洁级。被引导到第二清洁级中的纤维束被进一步清洁并被供应到出口,从该处它们被排出到下游机器。该清洁装置的驱动装置非常复杂,特别是因为清洁级的每个清洁辊配备有单独的驱动装置。而且,这种布置在纺纱厂中需要大量空间。同样,在两个清洁级之间的转移部位区域存在堵塞的风险。已经引用的EP2557208B1具有清洁装置,在该清洁装置中,可选地提供两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清洁辊。与根据DE'462的实施例相比,两个清洁辊直接以平行距离并排布置。在EP'208的示例中,以不同于根据DE'462的实施例中的方式实现纤维束输送。在将纤维束供应到第一清洁辊的中心之前,借助于适当提供的元件(分隔装置)将供应到清洁装置(EP'208)的纤维束在一个入口区域中分成两个纤维束子流。然后,在相应地安装在上部壳体区域中的挡板的影响下,两个纤维束流从相应的转移开口沿相反方向从第一清洁辊的中心被转移到具有另一个清洁辊的下游清洁级。换句话说,在第一清洁辊的两个端中的每个端的区域中,提供了至下游清洁级的转移开口。在随后的清洁级中,在第二清洁辊的两个端的区域中供应的纤维束在合适的挡板布置的影响下以螺旋的形式被输送到清洁辊的中心并被供应给共同的出口。同样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两个清洁辊的偏移驱动辊,驱动装置是复杂的并且因此是昂贵的,特别是因为必须考虑两个清洁辊的共旋转运动。在这里此外,在从第一清洁级到第二清洁级的过渡区域中也存在堵塞的风险。即使在设有用于分隔纤维束的分隔元件的入口中供应纤维束,也可能出现问题,即不希望的纤维聚集,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堵塞。另外,这里所示的实施例在纺纱厂中也占据了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现在基于提出一种用于清洁纤维束的装置,该装置将避免上述已知实施例的缺点,并且将允许无故障地处理纤维束,同时在纺纱厂中仅需要少量空间并同时实现高生产率。该目的通过具有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提出了一种用于清洁在输送空气流中供应的纤维束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入口和出口,具有单个清洁辊,该清洁辊具有纵向轴线并且配备有搅拌器元件,并且包括布置在清洁辊下方的格栅并且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导向元件,该导向元件在清洁辊上方形成过渡室以用于围绕清洁辊的输送空气流的螺旋偏转。如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看,所述入口相对于清洁辊居中布置,并且在壳体中在所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区域中设置第一出口开口,并且在所述清洁辊的第二端的区域中设置第二出口开口。第一出口开口和第二出口开口与输送管线组合以形成一个出口。所述导向元件被设计或布置成使得引导纤维束的输送空气流可以被分成第一和第二部分量,并且所述部分量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通过过渡室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被引导到相应的出口。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所述驱动装置一方面被简化,特别是因为仅驱动单个清洁辊的一个轴,并且另一方面,由于将纤维束的整个质量直接馈送给清洁鼓和/或布置在其下面的格栅,也排除了在该区域中堵塞的可能风险。只有在已供应的纤维束已经通过所述格栅之后,输送空气流并因此纤维束才被分成两个部分量。然后在适当布置的导向元件的影响下并借助于设置在清洁鼓上的搅拌器元件将所述纤维束分成两个部分量。然后将这些部分量沿着围绕清洁辊的螺旋路径发送到相应的出口开口。两个出口开口借助于输送管线组合成一个出口。因此,不需要至第二清洁级下游的转移部位。所述清洁辊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有利地具有2.5米至5米的长度,特别优选地3米的长度。因此,这产生了不占用太多空间的清洁装置的高生产率。可以在不将纺纱厂所需的空间量增加到不希望的大小的情况下实现分离面积的增加。导向元件优选地包括彼此距一距离安装的挡板,其相对于纵向轴线以5至20度的角度延伸。用于将第一部分量移动到所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挡板的角度为与用于将第二部分量移动到清洁辊的第二端的挡板的角度相反的方向。因此,提出了已证明成功的挡板形式的导向元件的已知实施例。为了便于在离开所述格栅之后以有针对性和迅速的方式将供应的纤维材料分离成第一部分量和第二部分量,另外提出了在入口区域中的挡板,如在所述清洁辊的旋转方向上看时,应直接连接到所述格栅的端。因此,输送空气流并因此纤维束的分离在离开格栅之后直接完成。为了允许令人满意且无故障地馈送和去除纤维材料,另外建议中心入口和相应的出口开口应布置在清洁辊的与所述清洁辊的表面相切的端处。此外,建议清洁辊应具有500mm至1000mm的直径,优选地具有650mm的直径。通过该实施例,还可以在需要很小空间的同时增加生产率。用于分离的格栅可以在清洁辊的长度上设计成若干子段,优选地两个子段。由多个杆状格栅组成的格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杆状格栅来改变。所述杆状格栅有利地在纵向轴线上在其路线上的多个点处获得支撑。也可以设想,所述杆状格栅可以在其与所述清洁辊相对的位置上进行调节。已知的是,杆状格栅可彼此连接,并在清洁辊的一端处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以被实施为手动或驱动装置。分级杆的间距和它们相对于清洁鼓的表面的角度位置通过杆状格栅绕其自身轴线的旋转而变化。也可以设想允许在清洁辊的径向方向上进行调节的装置。为了实现进一步改进,杆状格栅分为两个或更多个区段。纤维束在它们在所述格栅上的路径中一个接一个地被引导越过所述杆状格栅的各个区段。例如,所述杆状格栅的第一半部分沿着所述清洁辊的表面组合成一个第一区段,而所述杆状格栅的第二半部分沿着所述清洁辊的表面组合在第二区段中。因此,由所述清洁辊在所述格栅上引导的纤维束一个接一个地在所述格栅的第一和第二区段上输送。这产生了与第二区段中的杆状格栅不同地调节第一区段的杆状格栅的可能性。所述差异可以包括角度位置,例如,所述杆状格栅彼此间距或所述杆状格栅与所述清洁辊表面的距离。特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洁在输送空气流(13)中供应的纤维束的装置,包括入口(3)和出口(4)、单个清洁辊(1),所述单个清洁辊具有纵向轴线(5)并且配备有搅拌器元件(12),并且包括布置在所述清洁辊(1)下方的格栅(6),并且包括壳体(2),其中,所述壳体(2在所述清洁辊(1)上方设置有导向元件(9),形成用于使所述输送空气流(13)围绕所述清洁辊(1)以螺旋布置偏转的过渡室(8),其特征在于,如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看,所述入口(3)相对于所述清洁辊(1)居中布置,并且在所述清洁辊(1)的第一端(14)的区域中的第一出口开口(15)和在所述清洁辊(1)的第二端(16)的区域中的第二出口开口(17)被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开口(15)和所述第二出口开口(17)与输送管线(18)组合以形成出口(4),并且在于,所述导向元件(9)被设计或布置成使得引导所述纤维束的所述输送空气流(13)能被分成第一和第二部分量(19、20),并且所述部分量(19、20)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通过过渡室(8)沿彼此相反的方向(21、22)被引导到相应的出口(15、17)。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7 CH 00928/171.一种用于清洁在输送空气流(13)中供应的纤维束的装置,包括入口(3)和出口(4)、单个清洁辊(1),所述单个清洁辊具有纵向轴线(5)并且配备有搅拌器元件(12),并且包括布置在所述清洁辊(1)下方的格栅(6),并且包括壳体(2),其中,所述壳体(2在所述清洁辊(1)上方设置有导向元件(9),形成用于使所述输送空气流(13)围绕所述清洁辊(1)以螺旋布置偏转的过渡室(8),其特征在于,如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看,所述入口(3)相对于所述清洁辊(1)居中布置,并且在所述清洁辊(1)的第一端(14)的区域中的第一出口开口(15)和在所述清洁辊(1)的第二端(16)的区域中的第二出口开口(17)被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开口(15)和所述第二出口开口(17)与输送管线(18)组合以形成出口(4),并且在于,所述导向元件(9)被设计或布置成使得引导所述纤维束的所述输送空气流(13)能被分成第一和第二部分量(19、20),并且所述部分量(19、20)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通过过渡室(8)沿彼此相反的方向(21、22)被引导到相应的出口(15、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1)在纵向轴线(5)的方向上具有2.5米至5米的长度(c),优选地3米的长度(c)。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9)包括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彼此距一距离地安装并且与所述纵轴(5)成5至20度的角度(α)延伸,其中,用于使所述第一部分量(19)移动到所述清洁辊(1)的第一端(14)的所述挡板的角度(α)与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量(20)移动到所述清洁辊(1)的第二端(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舒密德T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