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养护工程的环保型涂膜去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63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养护工程中环保型的涂膜去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苯甲醇、N‑甲基吡络烷酮、乳酸、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黄原胶、石蜡和自来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快速软化混凝土表面的涂膜,并具有挥发性点、无异味、对混凝土无损伤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养护工程的环保型涂膜去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膜去除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市政养护工程中混凝土表面涂膜的快速去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涂料涂刷到物品表面,成膜以后可以保护和装饰物品,但在使用过程中,涂膜会出现破损、老化、褪色、局部脱落等问题,需要返修更新。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机械打磨或人工铲除等方法,效率较低,有时候还会损伤基层材料。涂膜去除材料,也称脱漆剂、去漆剂等,是一种代替机械打磨或人工铲除来去除物品表面涂层的材料,中国专利CN201510198457.2“一种环保无毒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材料。脱漆剂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酸性脱漆剂、碱性脱漆剂和溶剂型脱漆剂三种,目前关于脱漆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木材、塑料等表面的涂层去除方面,而关于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研究较少。在城市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通常都会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涂层,一般以灰色为主,用来阻挡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浸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和以及内部的钢筋造成破坏。混凝土表面的涂层,一般在使用三四年后,会出现局部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需要进行维护,一般采取的办法是将旧的涂层去除,再重新涂刷一遍新的涂层。旧涂层去除时,市政养护行业以往采用的办法是机械或人工打磨,施工起来效率较低,且打磨过程中的噪音和粉尘污染严重。也曾经尝试过采用普通的脱漆剂产品,大多存在软化速度慢、有刺激性气味、对混凝土基层有腐蚀等问题,无法大量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混凝土表面旧涂层去除时效率低下、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研制出一种环保型的涂层去除材料,涂刷到混凝土表面以后,可以快速软化混凝土表面的涂层,随后工人可以采用铲刀很省力的将涂层整块剥离下来,整个过程中没有噪音和粉尘污染。并且,这种涂层去除材料,对基层的混凝土没有任何不利影响,也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溶剂,是一种环保型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保型涂层去除材料,是由主溶剂、辅助溶剂、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挥发抑制剂和水组成,其中主溶剂为苯甲醇,辅助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促进剂为乳酸,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为黄原胶,挥发抑制剂为石蜡,水为市政自来水。在市政养护工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涂层一般分两次涂刷,第一遍采用环氧树脂涂料进行涂刷,用以增加面涂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第二遍面层一般采用聚氨酯或丙烯酸涂料,具有更好的抗老化及变色性能。因此,在涂层去除时采用的材料,需要同时对面层涂料和底层涂料都有软化溶解效果才行。本专利技术中,苯甲醇是一种高沸点的非极性有机溶剂,挥发性低,没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很小,是取代二氯甲烷等低沸点溶剂的环保型溶剂。辅助溶剂N-甲基吡络烷酮是一种高沸点的极性有机溶剂,挥发性很小,与非极性溶剂苯甲醇配合使用,可以同时软化环氧树脂底涂以及聚氨酯和丙烯酸面层涂料。乳酸作为促进剂,少量使用即可加快主溶剂对涂膜的软化和溶解作用;表面活性剂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可以使各种组份更好的溶解和分散到一起,也可以增强涂层去除材料对涂层的浸润性,其中1030和1040两个型号的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黏度较低,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化工产品手册.表面活性剂》第六版,化学工业出版社,P109);增稠剂黄原胶的作用是增加材料的黏度,涂刷时可以使更多的涂层去除材料附着在涂层表面,增强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材料的整体挥发性,相对于常用的纤维素类增稠材料,黄原胶还具有触变性,静置时黏度高,搅拌后黏度降低,这样更利于涂刷施工;挥发抑制剂石蜡的作用,是涂层去除材料在涂刷到涂层表面以后,形成一个石蜡膜,阻止涂层去除材料中的其它组份向空气中挥发,而更多的浸入涂层内部,发挥软化和溶解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涂层去除材料,各组分的比例如下(重量比):苯甲醇50~70份N-甲基吡络烷酮30~50份乳酸3~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1~3份黄原胶0.01~0.05份石蜡1~2份自来水10~20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苯甲醇60份N-甲基吡络烷酮30份乳酸3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1份黄原胶0.01份石蜡1份自来水10份涂层去除的材料的制备分为三步,第一步:将上述比例的黄原胶溶解于水中,注意溶解时应该一边搅拌水,一边少量加入黄原胶,不能加入太快,防止黄原胶结团。搅拌时所采用的高速搅拌机,搅拌叶片的速度不能低于1200转/分钟,加入黄原胶的的速度不能超过10克/分钟。待黄原胶完全溶解于水中后,继续将乳酸和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加入黄原胶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第二步:将石蜡加热融化,并将融化的石蜡缓慢加入到苯甲醇中,搅拌均匀后再将N-甲基吡络烷酮加入其中,制备出苯甲醇-石蜡-N-甲基吡络烷酮完全分散溶解的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制备的溶液与第二步制备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并搅拌均匀,装入铁质容器中,即可制备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保型涂层去除材料。按照此实施例所制备的涂层去除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混凝土本身的影响,见表1。实施例2:苯甲醇70份N-甲基吡络烷酮30份乳酸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3份黄原胶0.03份石蜡2份自来水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按照此实施例所制备的涂层去除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混凝土本身的影响,见表1。实施例3:苯甲醇50份N-甲基吡络烷酮50份乳酸3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2份黄原胶0.01份石蜡1份自来水1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按照此实施例所制备的涂层去除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混凝土本身的影响,见表1。实施例4:苯甲醇60份N-甲基吡络烷酮40份乳酸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3份黄原胶0.05份石蜡1份自来水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按照此实施例所制备的涂层去除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混凝土本身的影响,见表1。实施例5:苯甲醇70份N-甲基吡络烷酮50份乳酸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3份黄原胶05份石蜡2份自来水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按照此实施例所制备的涂层去除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混凝土本身的影响,见表1。对比实施例1:二氯甲烷72份、甲基纤维素2份、表面活性剂5份、乙醇胺3份、乙醇6份、乙二醇乙醚4份、蒸馏水3份(质量比)。此对比实施例来源于期刊《广东化工》2008年第9期,《脱漆剂的配方和发展趋势》一文中的表2:常用溶剂型脱漆剂配方。对比实施例2:己二酸二甲酯31.38%、CTMAB5.88%、1,2-丙二醇碳酸酯27.45、乳酸23.53%、无水乙醇11.76%(质量比)。此对比实施例来源于期刊《涂料工业》2014年4月第44卷第4期,《二元酸酯及其混合物脱漆剂的制备及其脱漆效率研究》一文中的表1:脱漆剂的配方。表1实施例1-5与对比实施例1-2使用效果的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市政养护工程的环保型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苯甲醇 50~70份N‑甲基吡络烷酮 30~50份乳酸 3~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 1~3份黄原胶 0.01~0.05份石蜡 1~2份自来水 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养护工程的环保型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苯甲醇50~70份N-甲基吡络烷酮30~50份乳酸3~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1~3份黄原胶0.01~0.05份石蜡1~2份自来水10~20份。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的型号为1030和1040。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石蜡为52-58号固体石蜡。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苯甲醇60~70份N-甲基吡络烷酮30~40份乳酸3~5份异构十碳醇聚氧乙烯醚1~3份黄原胶0.01~0.02份石蜡1~2份自来水10~15份。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去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苯甲醇50~60份N-甲基吡络烷酮40~50份乳酸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宇仲朝明于占永曹辽远赵玉华李树青刘海军宗建雨张印贵杨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固瑞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