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49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包括第一支撑盘、第一活动杆、第一液压缸、千斤顶外罩、第一螺旋杆、螺旋杆底座、左承重臂、加厚外壳和第一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液压缸来支撑大大的提高了千斤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防滑垫减少因为金属与金属之间接触较滑的问题,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设置散热抽气装置,通过释放冷气降温在抽取废气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润滑油箱,对螺旋杆进行喷油润滑,起到了因为摩擦对零部件的损害,让零部件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分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现有汽车维修用千斤顶结构复杂,整体稳定性差,使用时费事费力,不便于移动,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解决现有汽车维修用千斤顶结构复杂,整体稳定性差,使用时费事费力,不便于移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包括第一支撑盘、第一活动杆、第一液压缸、千斤顶外罩、第一螺旋杆、螺旋杆底座、左承重臂、加厚外壳、第一导轨、活动顶柱、防滑垫、第二螺旋杆、第二导轨、活动室、第一管道、右承重臂、散热抽气装置、第二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盘(1)、第一活动杆(2)、第一液压缸(3)、千斤顶外罩(4)、第一螺旋杆(5)、螺旋杆底座(6)、左承重臂(7)、加厚外壳(8)、第一导轨(9)、活动顶柱(10)、防滑垫(11)、第二螺旋杆(12)、第二导轨(13)、活动室(14)、第一管道(15)、右承重臂(16)、散热抽气装置(17)、第二管道(18)、第一电机(19)、第二液压缸(20)、第二活动杆(21)、第二支撑盘(22)、第三液压缸(23)、第三活动杆(24)、第一防偏移支撑盘(25)、润滑室(26)、第四液压缸(27)、第四活动杆(28)、第二防偏移支撑盘(29)、万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维修用高稳定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盘(1)、第一活动杆(2)、第一液压缸(3)、千斤顶外罩(4)、第一螺旋杆(5)、螺旋杆底座(6)、左承重臂(7)、加厚外壳(8)、第一导轨(9)、活动顶柱(10)、防滑垫(11)、第二螺旋杆(12)、第二导轨(13)、活动室(14)、第一管道(15)、右承重臂(16)、散热抽气装置(17)、第二管道(18)、第一电机(19)、第二液压缸(20)、第二活动杆(21)、第二支撑盘(22)、第三液压缸(23)、第三活动杆(24)、第一防偏移支撑盘(25)、润滑室(26)、第四液压缸(27)、第四活动杆(28)、第二防偏移支撑盘(29)、万向轮支撑杆(30)和万向轮(31);所述千斤顶外罩(4)上方设有加厚外壳(8),所述加厚外壳(8)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承重臂(7),所述左承重臂(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所述第一活动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盘(1);所述加厚外壳(8)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右承重臂(16),所述右承重臂(1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20),所述第二液压缸(20)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21),所述第二活动杆(2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盘(22);所述千斤顶外罩(4)下方外表面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杆(30),所述万向轮支撑杆(30)上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1);所述加厚外壳(8)内设有活动室(14),所述活动室(14)左侧设有第一导轨(9),所述活动室(14)右侧设有第二导轨(13);所述活动室(14)中间活动连接有一根第二螺旋杆(12),所述第二螺旋杆(12)下端设有润滑室(26),所述第二螺旋杆(12)沿伸至润滑室(26)内;所述润滑室(26)右侧设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杆(5),所述第一螺旋杆(5)左端设有螺旋杆底座(6),所述螺旋杆底座(6)固定连接在千斤顶外罩(4)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19)上端固定连通有第二管道(18),所述第二管道(18)上方设有散热抽气装置(17);所述散热抽气装置(17)上方固定连通有第一管道(15)且沿伸至加厚外壳(8)外侧;所述第二螺旋杆(12)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顶柱(10),所述活动顶柱(10)两侧沿伸至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3)内;所述活动顶柱(10)上端设有防滑垫(11);所述千斤顶外罩(4)下表面左侧设有第四液压缸(27),所述第四液压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平林姜于亮陆兆纳裴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