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34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从上至下依次为无纺布层、粘合层、多层共挤膜层,所述多层共挤膜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制成的无纺布复合袋,在周转肉制品过程中,可以替代原来使用的周转纸箱,可有效减轻运输成本,增加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或冷冻效果,带有阻隔层PA、EVOH的袋子可有效阻止氧气进入包装内部,可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用材料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肉类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周转,传统采用周转筐,但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血水,血水流动会污染环境;周转距离若较远一般会采用纸箱,纸箱内加塑料膜或者塑料袋,单用塑料袋强度不足,因为周转的肉制品一般较大,且含有骨架,比较容易破袋,纸箱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但是纸箱一般较重,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所述无纺布复合薄膜制成的无纺布复合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从上至下依次为无纺布层、粘合层、多层共挤膜层;所述多层共挤膜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所述高阻隔层为EVOH层、PA层、PA层/EVOH层/PA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纺布层采用的是厚度是100μm的无纺布,无纺布可以印刷或者不印刷。所述粘合层采用的原料为聚氨酯类胶粘剂。所述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采用的原料为厚度是60μm的PE。所述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采用的原料为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所述高阻隔层采用的原料为PA、EVOH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层共挤膜层的生产:将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的原料称重,自动上料至料斗,多层模头熔融塑化共挤出,冷却、电晕、牵引、收卷,需要时分切至指定的宽度。所述无纺布的印刷;无纺布采用柔版印刷机进行印刷,首先无纺布通过给料单元使无纺布卷平整地进入柔版印刷机印刷单元,柔版印刷机印刷单元墨斗中的油墨利用浸在墨斗中的墨斗胶辊的转动传送到网纹辊上,再由刮墨刀对网纹辊的传墨量进行控制,通过网纹辊与刮墨刀的配合,使得柔版印刷机在高速运转条件下获得优良的传墨质量;接着油墨从网纹辊转移到有图文的感光树脂印版上,连续运行的无纺布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当印版滚筒处于合压状态时,在极轻的压力下将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给承印材料无纺布表面,完成印刷工序,之后进行干燥工序,充分干燥之后进行收卷。所述无纺布与多层共挤膜的复合:印刷好的无纺布经过48小时以上的熟化,按照顺序依次将熟化无纺布、聚氨酯类胶粘剂与多层共挤膜放入复合机中进行复合,复合之后进行收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所述无纺布复合薄膜制成的无纺布复合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复合薄膜采用无纺布与塑料膜的复合结构,在周转肉制品过程中,塑料薄膜能够阻止血水,调节气体,具有良好的封口与封边性能,无纺布提供机械强度,保障肉制品周转过程的安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制成的无纺布复合袋,在周转肉制品过程中,可以替代原来使用的周转纸箱,可有效减轻运输成本,增加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或冷冻效果,带有阻隔层PA、EVOH的袋子可有效阻止氧气进入包装内部,可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制成的无纺布复合袋,无纺布与塑料膜的复合袋的强度高,可有效防止带骨架、大块肉制品在中转过程中破袋的风险;无纺布相比于纸箱质量轻很多,可有效减少运输成本;与无纺布复合的塑料薄膜可以为无阻隔、中阻隔、高阻隔,适合不同的肉制品的需求,有效保障肉制品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还可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无纺布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无纺布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无纺布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比较例1制备的无纺布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为无纺布层,200为粘合层,300为多层共挤膜层,301为第一阻隔层,302为第一粘合层,303为高阻隔层,304为第二粘合层,305为第二阻隔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缩写如下:PA:聚酰胺,俗称“尼龙”,包括了HOPA(PA6)、COPA(PA66);PE:聚乙烯,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优选29mol%及以上;Tie:粘合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聚氨酯类胶粘剂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为复合用双组分食品包装专用粘合剂,一种成分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另一种成分则是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具有初粘力高,可有效防止隧道现象;通用性强,广泛应用于塑/塑、塑/铝、镀铝等结构的复合薄膜;适用于中、低速机的复合加工;不含苯类溶剂等特点。PE的密度为0.91-0.95g/cm3,熔点为110-130℃。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密度为0.89-0.92g/cm3,熔点为120-150℃。PA包括HOPA(PA6)、COPA(PA66),密度为1.12-1.19g/cm3,熔点为190-220℃。EVOH选用32mol%或者29mol%,可以获得好的阻隔性能。实施例1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从上至下依次为无纺布层100、粘合层200、多层共挤膜层300(包括第一阻隔层301、第一粘合层(Tie)302、高阻隔层303、第二粘合层(Tie)304、第二阻隔层305),其结构具体为无纺布层/粘合层/第一阻隔层/Tie/高阻隔层/Tie/第二阻隔层,Tie:粘合层,如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无纺布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无纺布层100采用的原料为厚度是100μm的无纺布,无纺布可以印刷或者不印刷(本实施例采用印刷的无纺布),所述粘合层200采用的原料为聚氨酯类胶粘剂,所述第一阻隔层301、所述第二阻隔层305采用的原料为厚度是60μm的PE,PE可以为透明或者白色PE,复合强度3-4N/15mm;所述第一粘合层302、所述第二粘合层304采用的原料为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所述高阻隔层303采用的原料为EVOH,复合强度3-4N/15mm,氧气透过率:1-4cc/m2·d。根据所用原料,本实施例产品结构如下:无纺布层/粘合层/PE层/Tie/EVOH层/Tie/PE层。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层共挤膜的生产:PE原料树脂(若为白色PE膜还需要加入白色母,白色母含量根据最终PE薄膜达到的白度确定)称重,按照PE:Tie:EVOH:Tie:PE=40:5:10:5:40的质量比称重,自动上料至料斗,多层模头熔融塑化共挤出,冷却、电晕、牵引、收卷,需要时分切至指定的宽度。无纺布的印刷;无纺布采用柔版印刷机进行印刷,首先无纺布通过给料单元使无纺布卷平整地进入柔版印刷机印刷单元,柔版印刷机印刷单元墨斗中的油墨利用浸在墨斗中的墨斗胶辊的转动传送到网纹辊上,再由刮墨刀对网纹辊的传墨量进行控制,通过网纹辊与刮墨刀的配合,使得柔版印刷机在高速运转条件下获得优良的传墨质量;接着油墨从网纹辊转移到有图文的感光树脂印版上,连续运行的无纺布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印版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为无纺布层、粘合层、多层共挤膜层;所述多层共挤膜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所述高阻隔层为EVOH层、PA层、PA层/EVOH层/PA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阻隔层采用的原料为PA、EVOH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为无纺布层、粘合层、多层共挤膜层;所述多层共挤膜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所述高阻隔层为EVOH层、PA层、PA层/EVOH层/PA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阻隔层采用的原料为PA、EVOH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采用的是厚度是100μm的无纺布,无纺布可以印刷或者不印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的原料为聚氨酯类胶粘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采用的原料为厚度是60μm的PE。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采用的原料为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共挤膜层的生产:将第一阻隔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的原料称重,自动上料至料斗,多层模头熔融塑化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焦逸清顾静许君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