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10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罐、上分离腔、下分离腔和过滤筒,上分离腔下部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活塞,过滤筒上端与活塞底部固接,底端设有圆柱台,圆柱台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进液口相通,离心罐底部设有凹槽,凹槽与圆柱台匹配且二者活动连接,上分离腔和下分离腔通过出液管分别连接储液袋,出液管上均设有抽真空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进行血液分离时,将活塞上移,经离心后的重液从进液孔进入上分离腔流出,轻液从下分离腔流出,进行血液澄清时,将活塞下移,推动过滤筒往下移动卡入凹槽,残渣被留在了过滤筒内部,而轻液则经过滤筒过滤后从下分离腔流出,能有效实现轻液与残渣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不同的血液检验需要对血液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离,分离型血液分离机能将血液中的重液与轻液分离出来,澄清型血液分离机能将血液中的轻液与残渣分离出来。专利号为CN2064889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验科室用血液分离装置”,包括上分离腔、下分离腔和离心罐,所述下分离腔固定于上分离腔下侧,上分离腔与下分离腔外侧均向下倾斜,所述上分离腔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下分离腔下侧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管穿过下分离腔与进液孔连接有进液挡板,进液挡板位于离心罐内部,所述离心罐灌口穿过进液孔位于下分离腔内,所述上分离腔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推杆,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进液管中部固定连接有冲孔板,控制板和冲孔板相配合,离心罐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架,离心罐底部外侧连接有从动齿轮,右侧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该专利虽然兼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罐(1)、上分离腔(2)和下分离腔(3),所述上分离腔(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5),上分离腔(2)下部设置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内设置有活塞(11),所述下分离腔(3)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设置于离心罐(1)内的过滤筒(6),所述过滤筒(6)高度为离心罐高度的1/2~1/3,过滤筒(6)上端与活塞(11)底部固定连接,过滤筒(6)底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台(18),所述圆柱台(18)中部设置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与离心罐(1)底部的进液口(20)相通,所述离心罐(1)底部设有圆环状凹槽(21),所述圆环状凹槽(2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罐(1)、上分离腔(2)和下分离腔(3),所述上分离腔(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5),上分离腔(2)下部设置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内设置有活塞(11),所述下分离腔(3)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设置于离心罐(1)内的过滤筒(6),所述过滤筒(6)高度为离心罐高度的1/2~1/3,过滤筒(6)上端与活塞(11)底部固定连接,过滤筒(6)底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台(18),所述圆柱台(18)中部设置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佰俊宋永平李宁林全德向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