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江涛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0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采用不锈钢制作,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下端面的4个顶角设有4根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多个可移沥水组件,所述可移沥水组件主要由上端的直线支撑条和下端的圆弧支撑条组成,所述直线支撑条的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所述圆弧支撑条的两侧均匀对称设有多根支撑柱,彼此相邻的所述多根支撑柱相互交错分布,相互交错分布的所述多根支撑柱与所述直线支撑条、圆弧支撑条共同构成一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即为用于碗碟的沥水空间,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碗碟的实际大小调整沥水空间,达到充分利用沥水空间,更好地沥干碗碟残留水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
技术介绍
碗碟是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需生活用品,日常生活中,洗完碗碟后,一般都用沥水架将碗碟进行存放,目的是要将碗碟上的残留水分尽快沥干,防止细菌滋生,使碗碟保持干净与卫生。目前市场上的晾碗、碟用沥水架五花八门,功能齐全,但大都是固定式结构,针对市场上的碗碟大小各异,形状各异,使用时要么沥水空间过小碗碟放不进去,要么沥水空间过大造成浪费,同时可能造成碗碟放置不到位,沥水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存在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碗碟的实际大小调整沥水空间,达到充分利用沥水空间,更好地沥干碗碟残留水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采用不锈钢制作,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下端面的4个顶角设有4根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多个可移沥水组件,所述可移沥水组件主要由上端的直线支撑条和下端的圆弧支撑条组成,所述直线支撑条的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所述可移沥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挂钩可活动式安装于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所述圆弧支撑条的两侧均匀对称设有多根支撑柱,彼此相邻的所述多根支撑柱相互交错分布,相互交错分布的所述多根支撑柱与所述直线支撑条、圆弧支撑条共同构成一容置空腔,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种不同的高度但位于同一个所述圆弧支撑条上时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长边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挂钩用于悬挂的部位有着与所述矩形框长边的横截面相一致的形状。优选的,所述挂钩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能够将所述挂钩限位于所述矩形框的长边上。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下方设有抽屉式接水盒。优选的,所述圆弧支撑条的圆心角为120º~180º。优选的,所述直线支撑条与所述圆弧支撑条之间设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防滑支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挂钩连接,使得可移沥水组件与支撑框架之间可分开可组合,同时两个可移沥水组件之间也可分开可组合,通过移动可移沥水组件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沥水空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沥水空间,并更好地沥干碗碟残留水分的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沥水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沥水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沥水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框架101、矩形框102、支撑杆103、防滑支腿20、可移沥水组件201、直线支撑条202、圆弧支撑条203、挂钩204、支撑柱205、加强筋30、限位螺栓40、抽屉式接水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包括支撑框架10,支撑框架10采用不锈钢制作,支撑框架10包括矩形框101,矩形框101下端面的4个顶角设有4根一体成型的支撑杆102,支撑杆102将矩形框101设置于一定高度处,以方便形成沥水空间的位置高度。矩形框101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多个可移沥水组件20,可移沥水组件20主要由上端的直线支撑条201和下端的圆弧支撑条202组成,直线支撑条201的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挂钩203,可移沥水组件20能够通过挂钩203可活动式安装于矩形框101的两条长边之间,并通过挂钩203实现可移沥水组件20与矩形框101之间的可分开可组合,实现两个可移沥水组件20彼此之间的可分开可组合。圆弧支撑条202的两侧均匀对称设有多根支撑柱204,具体而言,支撑柱204垂直于圆弧支撑条202设置,用于形成沥水空间的形状,沿圆弧支撑条202的圆弧形侧面垂直设置的支撑柱204形成圆弧状沥水空间,方便与市场上大部分碗碟的圆弧状结构进行匹配使用。彼此相邻的多根支撑柱204相互交错分布,形成下部相对封闭的沥水空间,防止碗碟掉落。相互交错分布的多根支撑柱204与直线支撑条201、圆弧支撑条202共同构成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即为沥水空间。支撑柱204设有多种不同的高度但位于同一个圆弧支撑条202上时高度相同,具体而言,位于同一圆弧支撑条202上的支撑柱204高度相同,以便有效形成沥水空间,不同高度的支撑柱204彼此配合以便形成宽度不同的沥水空间,方便规格不同的碗碟进行沥水。具体地,矩形框101的长边的横截面为方形,挂钩203用于悬挂的部位有着与矩形框101长边的横截面相一致的形状,以便挂钩203更为稳定和可靠地悬挂于矩形框101的两条长边上,同时方形的横截面相比于圆形的横截面不容易发生侧移从而悬挂稳固。更为具体地,挂钩203上设有限位螺栓30,限位螺栓30能够将挂钩203限位于矩形框101的长边上,通过旋紧限位螺栓30将挂钩203限位于矩形框101的长边上,防止可移沥水组件20发生侧移,防止碗碟掉落,为碗碟沥水提供更为稳定和可靠的支撑。进一步地,矩形框101的下方设有抽屉式接水盒40,用于碗碟沥水时滴落水分的收集,防止水分到处乱流,影响环境。更进一步地,圆弧支撑条202的圆心角为120º或者180º,具体而言,圆心角越大,依靠圆弧支撑条202形成的沥水空间越深,适用于规格较大的碗碟进行沥水。更进一步地,直线支撑条201与圆弧支撑条202之间设有加强筋205,用于提高可移沥水组件20的自身强度,延迟使用寿命,同时防止碗碟规格小于沥水深度时发生掉落。更进一步地,支撑杆102的下端设有防滑支腿103,用于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本专利技术进行上下堆叠或者前后平行设置,以实现更多碗碟可以同时晾干的目的。使用方法:根据碗碟实际规格,调整好可移沥水组件20之间的间距,再旋紧限位螺栓30,即可将洗干净后的碗碟分别放置于各个沥水空间进行晾干。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示支撑框架采用不锈钢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下端面的4个顶角设有4根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多个可移沥水组件,所述可移沥水组件主要由上端的直线支撑条和下端的圆弧支撑条组成,所述直线支撑条的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所述可移沥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挂钩可活动式安装于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所述圆弧支撑条的两侧均匀对称设有多根支撑柱,彼此相邻的所述多根支撑柱相互交错分布,相互交错分布的所述多根支撑柱与所述直线支撑条、圆弧支撑条共同构成一容置空腔,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种不同的高度但位于同一个所述圆弧支撑条上时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晾碗碟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示支撑框架采用不锈钢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下端面的4个顶角设有4根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多个可移沥水组件,所述可移沥水组件主要由上端的直线支撑条和下端的圆弧支撑条组成,所述直线支撑条的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所述可移沥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挂钩可活动式安装于所述矩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所述圆弧支撑条的两侧均匀对称设有多根支撑柱,彼此相邻的所述多根支撑柱相互交错分布,相互交错分布的所述多根支撑柱与所述直线支撑条、圆弧支撑条共同构成一容置空腔,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种不同的高度但位于同一个所述圆弧支撑条上时高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晾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庞江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