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技术

技术编号:202098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烹饪程序中,确定水箱组件水量的基准值M0;记录从确认基准值M0至烹饪结束水泵工作时长t0,并计算出烹饪结束时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计算排尽水箱余水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开启排水程序,使得水箱组件中的余水经过蒸汽发生组件流入腔体组件;当实际排水时长为t大于或等于t1,结束排水程序并关机。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电蒸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烹饪程序中确定水量基准值,并在烹饪结束时计算余水量和排尽余水所需理论时长,再增加排水时间,以确保水箱组件中残留的余水完全排尽,防止蒸汽发生组件干烧,消除细菌滋生及异味产生的根源,保证烹饪过程中食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电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电蒸箱烹饪结束后将水箱和蒸发装置内的残留余水同时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厨电产品电蒸箱中,蒸发装置是蒸汽输出组件。市场上的蒸发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置式,即蒸发装置设置在电蒸箱的腔体内;一种是外置式,即蒸发装置设置在腔体外部。另外,水箱组件主要用于储存蒸制产生蒸汽所需用水,市场上水箱主要为内置式。当用户每次使用电蒸箱烹饪食物结束后,蒸发装置内温度仍然很高,通常采用预留一定水量,即水箱组件的装水容量一般较单次蒸制烹饪产生蒸汽量所需的水量多,以防止蒸发装置出现干烧及延长蒸发装置使用寿命。若水箱内的残留余水未能及时处理,会存在细菌滋生及产生异味等食物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了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防止蒸汽发生组件出现干烧,并消除了水箱因残留余水而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等等食物安全隐患。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电蒸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电蒸箱的烹饪程序,确定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电蒸箱的烹饪程序,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进入S2;S2:开始记录水泵工作时间t0,并继续烹饪;S3:判断烹饪程序是否结束,若是则计算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排尽余水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并进入S4,否则返回S2步骤;S4:开启排水程序,并记录实际排水时长t;S5:当实际排水时长t=t1时,排水程序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电蒸箱的烹饪程序,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进入S2;S2:开始记录水泵工作时间t0,并继续烹饪;S3:判断烹饪程序是否结束,若是则计算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排尽余水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并进入S4,否则返回S2步骤;S4:开启排水程序,并记录实际排水时长t;S5:当实际排水时长t=t1时,排水程序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步骤:S101:烹饪开启,控制水泵工作以满足烹饪所需水量,持续判断磁体浮子与干簧管形成回路的通道情况,此时回路为“断”状态;S102:维持烹饪,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减少,带动磁体浮子向下运动;S103:当磁体浮子向下运动至所述干簧管的设置高度位置时,通过切割磁感线使所述回路处于“通”状态,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S104;继续烹饪,磁体浮子随水量减少而继续向下运动,使所述回路处于“断”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由所述干簧管的设置高度决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包括步骤:S301:烹饪程序结束;S302:根据所述水泵每秒抽水量m,通过公式M=M0-m*t0计算得出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S303:根据公式t1=M/m计算得出排水程序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排水程序开启时,通过控制水泵继续运转和排水阀处于连通状态,使得水箱组件中的余水经过蒸汽发生组件流入腔体组件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包括步骤:S501:当排水时间达到预计排水时长t1时,维持排水程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伟添陈权明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