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锁掣功能的锁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87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芯,其是于锁芯末端设置具弹性而可下压的挡片,锁芯后端一体成型出闭锁杆,闭锁杆上设置嵌槽,壳体中形成容置空间,壳体侧设置夹槽,壳体上设置定位槽,而当钥匙插入锁芯时,可使锁片先进入锁芯中,并且,在钥匙根缘预留一间隙,待挡片下压后,再插入钥匙而使挡片可进入锁芯中受钥匙抵掣,待锁芯插入壳体后可抽出钥匙,使钥匙抵掣的挡片跳脱,使挡片可插入壳体的定位槽中,而完成锁芯结构的组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心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精简、易于制造组装,且能提供与之配合的锁具,更为稳定而确实闭锁定位效果的锁心结构设计。按,锁心装设于锁具当中,而可以利用锁心作为闭锁效果的设计,如申请案号第86202321号“自行车马蹄锁结构改良”,即是把特殊设计的锁心结构设置于马蹄锁加以应用,而此一锁心结构,可配合参看附图说明图10所示,其是具有壳体40、锁心42、弹簧43与闩体所构成,壳体40是一体成型,其后端底侧容设有一弹簧43抵设一呈片状的闩体44,闩体44上设有一穿孔440,而于壳体40前端是套设一锁心42,锁心42后端设置偏心凸柱410,偏心凸柱410恰对应嵌设于闩体44的穿孔440中。而此一锁心42结构的后端所设置的偏心凸柱410,是具有一分离的旋掣体41,旋掣体41前端设置弹簧411,并于旋掣体41与锁心42之间设置推抵片412,推抵片412嵌设于锁心42内,其后端受弹簧411推抵,并可嵌置于旋掣体41上,而旋掣体41后端即设置偏心凸柱410,恰对应嵌设于闩体44穿孔440中,由钥匙前端抵住推抵片得以压缩弹簧411,使推抵片411嵌入旋掣体41的嵌合槽内,而得以令闩体44呈上、下滑动的开、锁状态。上述锁心结构,虽可将锁心42后端所设置的偏心凸柱410插设于闩体44穿孔440中,使锁心42的旋转可带动闩体44启闭锁具,惟,其结构复杂且各自分离,而并不利于制造组装,例如,要逐一的将弹簧43、闩体44置放于壳体40中,并且要以一手按压闩体44,使旋掣体41穿入壳体40时,偏心凸柱41可插入闩体44的穿孔440中,以及,在置放弹簧411及推抵片412后,要用手指完全压下锁心42上所设置的锁片,才能使锁片完全进入壳体40中,再者,由于其结构散松,即使完成组装,在装入其他锁具的闭锁使用上,更容易产生松动,以及闭锁不确实的缺点,而难称具有实用效益。有监于此,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心”,其具有结构精简及易于组装的优点,并且,锁心结构组装于其他锁具的应用,可以一体的闭锁杆及锁心,而能达到稳固及确实闭锁的实用功效。本技术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心,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心,其是由锁心及壳体所组成,于锁心中设置数锁片,其特征在于锁心末端设置具弹性而可下压的挡片,锁心后端一体成型出闭锁杆,闭锁杆上设置嵌槽,壳体中形成容置空间,使锁心可插入其中,壳体侧设置夹槽,壳体上设置定位槽,钥匙插设锁心可令锁片及挡片进入锁心,使锁心可插入壳体并抽出钥匙使挡片能插入壳体的定位槽中。其中,锁心前端形成凸环边,凸环边上设置卡块。其中,闭锁杆后端形成凸部,凸部上套设扭力弹簧,其是于凸部上设置一缺槽,使扭力弹簧一端能卡掣于凸缺槽中,而另端则可卡掣于壳体底面所设置的内凸部上。其中,壳体上所设置的定位槽,是呈九十度弧长的缺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组合方式及其他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锁心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横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纵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锁心挡片位于壳体定位槽中受其限位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装设于马蹄锁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装设于马蹄锁的实施例图一。图9是本技术装设于马蹄锁的实施例图二。图10是现有锁心结构的立体分解图。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其是由锁心10及壳体20所组成,于锁心10中设置数锁片11,锁心10前端形成凸环边101,凸环边101上设置卡块102,一盖板23周缘设置卡槽231,盖板23可盖设于锁心10的凸环边101,使卡块102能插入卡槽231中。锁心10末端设置具弹性可下压的挡片12,以及,在锁心10后端一体成型出闭锁杆13,闭锁杆13上设置嵌槽14,闭锁杆13后端形成凸部15,而在凸部15上设置一缺槽16。壳体20中形成容置空间,使锁心10可插入其中,而在壳体20侧设置夹槽21,并于壳体20上设置定位槽22。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其中,图3是本技术的组装流程图,图4则为组装完成的横剖视图,其组装流程,是以钥匙40插入锁心10的锁孔,使所有的锁片11能进入锁心10当中,而仅留下挡片12外露,此时,钥匙40根缘与锁心10的盖板23尚留有一段间隙,之后,可用手指压下挡片12,使挡片12进入锁心10当中,并且,再推动钥匙40,使钥匙40根缘抵靠于锁心10的盖板23,而使挡片12能受到钥匙40抵掣而隐入锁心10当中,此时,可在锁心10前端的凸部15套设扭力弹簧17,使扭力弹簧17一端可卡掣于凸部15的缺槽16,并将锁心10连同扭力弹簧17插入壳体10中,使扭力弹簧17另端可卡掣于壳体20底面所设置的内凸部202,之后,当锁心10完全插入壳体20且卡块102卡掣于壳体20开口处的内槽201而定位时,即可向外抽出钥匙40,而松开钥匙40对于挡片12的抵压,而可依挡片12下侧的弹簧回复力上顶挡片12,使挡片12进入壳体20的定位槽22中,完成锁心10与壳体20的组装。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壳体20中设置数道透料孔203,而能减轻整个锁心结构的重量,再如图6所示,其是本技术的锁心10的挡片12插入壳体20的定位槽22中,该定位槽22是呈九十度弧长的缺口,而可于锁心10旋转时,对于挡片12形成限位。如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锁心结构装设于马蹄锁30的立体分解图,配合参看图7、图8所示,其中,马蹄锁30可由相对的壳体31对合,且于其中设置弯弧锁杆34,弯弧锁杆34一端侧向延伸成钩片35,钩片35可穿枢于壳体31的滑道32中,并且一拨杆36穿设于另一相对壳体31的滑道32中,以及,在弯弧锁杆34上设置凹槽37,且于弯弧锁杆34末端设置一弹簧38,又,相对合的壳体31中形成一扩大端的容置部33,而本技术设计的锁心结构,则可以装设于容置部33中。如图8所示,是本技术的锁心结构装设于马蹄锁30中,马蹄锁30呈开启状态未锁合,此时,弯弧锁杆34位于闭锁杆13的嵌槽14中,而当使用者用手拉动拨杆36,使弯弧锁杆34朝向马蹄锁30的开口侧闭合,而如图9所示,则弯弧锁杆34于拉动的过程中可同时拉伸弹簧38,并于弯弧锁杆34的凹槽37进入闭锁杆13的嵌槽14时,由于钥匙40插入锁心10的旋转如图9所示,是转动扭力弹簧17一角度,所以,当弯弧锁杆34的凹槽37经过闭锁杆13的嵌槽14时,扭力弹簧17的回复力可让闭锁杆13旋回一角度,使得嵌槽14与凹槽37能形成相互嵌卡的闭锁状态,而若要解除马蹄锁30的闭锁状态,则可以钥匙40插入锁心10并转动一角度,使闭锁杆13的嵌槽14能脱离弯弧锁杆34的凹槽37,此时,因卡掣力量消除,而可以弹簧38受拉的回复力,将弯弧锁杆34拉回,使马蹄锁30呈开启状态。因此,经由上述结构特征及装设使用上的详细说明,可清楚看出本技术设计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易于组装的“具锁掣功能的锁心”,其是于锁心末端设置具弹性而可下压的挡片,锁心后端一体成型出闭锁杆,闭锁杆上设置嵌槽,壳体中形成容置空间,使锁心可插入其中,壳体侧设置夹槽,壳体上设置定位槽,而当钥匙插入锁心时,可使锁片进入锁心中,并且,钥匙根缘预留一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锁掣功能的锁心,其是由锁心及壳体所组成,于锁心中设置数锁片,其特征在于:锁心末端设置具弹性而可下压的挡片,锁心后端一体成型出闭锁杆,闭锁杆上设置嵌槽,壳体中形成容置空间,使锁心可插入其中,壳体侧设置夹槽,壳体上设置定位槽,钥匙插设锁心可令锁片及挡片进入锁心,使锁心可插入壳体并抽出钥匙使挡片能插入壳体的定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胜
申请(专利权)人:铭泰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