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85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包括导轨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配合的移动苗床和培养室,所述导轨模块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导轨和支撑所述转向导轨的四根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均连接有可控制所述螺杆上下移动的内螺纹齿轮;所述内螺纹齿轮均与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杆之间的直齿条啮合,所述直齿条两侧分别平行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齿轮啮合的左齿条和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和所述右齿条靠近所述出口导轨一端分别固定有高于所述转向导轨运输平面的左推杆和右推杆,所述直齿条靠近所述出口导轨一端固定有高于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直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拼接式导轨和与导轨配合的苗床,结构简单,可实现双向自动高效的动作。

An Automatic Cultiv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Perception Agricul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ultiv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perceptual agriculture,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rail module, a moving seedbed and a culture chamber matched with the guide rail module. The guide rail module comprises a steer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teering guide rail and four screw rods supporting the steering guide rail. The bottom of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internal screw gears that can control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screw. The internal screw gears are meshed with straight racks sliding between the screw, and the left racks and the right racks meshing with the internal screw gears are parallel on both sides. The left racks and the right rack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 left push rod and a right push rod higher than the transport plane of the steering guide rail at one end of the outlet guide rail, and the straight rack is close to the said straight rack. One end of the outlet guide rail is fixed with a straight push rod higher than the left push rod and the right push rod. The invention adopts a splicing guide rail and a seedbed matched with the guide rail,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two-way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栽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属于温室自动化物流系统领域范畴。
技术介绍
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材料投入,这其中包括人工灌溉、施肥、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等,这些人力的投入产生的效益远远比不上信息化控制产生的效益高,感知农业系统会帮助你怎样灌溉才最高效,怎样施肥才最适合,怎样提前识别作物已被病虫侵害等等。该系统还集成了一些自动化感知控制系统,比如自动灌溉系统、自动补光系统等等,所以运用农业感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人工效率,增产增收。在大型温室或者是植物工厂栽培装置领域,多个环节由人工操作完成,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当低。为适应设施栽培的需要,机械自动化栽培装置的迫切性已日渐凸显,其成套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成了整个链条中的核心环节。目前,在温室内部自动化物流系统领域,国内生产情况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国内现有栽培物流系统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人员在栽培单元操作多,管理粗放,劳动力耗费多,容易带来病虫害,单株能耗高。研发温室内部苗床自动化搬运的物流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生产率,加速生产进程,减少劳动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采用拼接式导轨和与导轨配合的苗床,结构简单,可实现双向自动、高效、精确的动作。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包括导轨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配合的移动苗床和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模块包括入口导轨、过渡导轨、左转导轨、右转导轨、出口导轨和设在所述过渡导轨之间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入口导轨前进方向垂直的转向导轨和支撑所述转向导轨的四根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均连接有可控制所述螺杆上下移动的内螺纹齿轮,所述内螺纹齿轮上方固定有定位板;四个所述内螺纹齿轮均与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杆之间的直齿条啮合,所述直齿条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向导轨垂直,所述直齿条两侧分别平行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齿轮啮合的左齿条和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和所述右齿条靠近所述出口导轨一端分别固定有高于所述转向导轨运输平面的左推杆和右推杆,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顶端分别设有相对的斜面,所述直齿条靠近所述出口导轨一端固定有高于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直推杆;所述移动苗床包括外侧壁上均固定有直推块的左转苗床和右转苗床,所述直推块与所述直推杆配合推动所述直齿条,所述移动苗床在所述转向导轨上移动时,所述直推块高于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的顶面,所述左转苗床在所述直推块右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左推杆的右斜块,所述右转苗床在所述直推块左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右推杆的左斜块;所述左转导轨和所述右转导轨出口分别设有配合的培养室,所述培养室还分别通过左侧收集导轨和右侧收集导轨与所述入口导轨连接,所述培养室入口处滑动连接有运动方向与所述左转导轨垂直的入口推板,所述培养室出口处滑动连接有运动方向与所述左侧收集导轨平行的出口推板,所述入口推板和所述出口推板分别通过气压杆控制。作为改进,所述转向导轨通过传动轴连接两侧的传送齿轮,所述转向导轨靠近所述直推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轴垂直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在电机的控制下单向旋转,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可与所述传送齿轮啮合的选向齿轮,所述主动轴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上分别卡接有控制所述主动轴左右移动的转向控制杆。作为改进,所述转向控制杆一侧固定有与所述限位挡环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贯穿设在所述转向导轨侧壁上的限位槽,所述转向控制杆顶端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移动苗床上的斜块配合运动,所述接触块顶部设有控制所述转向控制杆左右移动的侧移斜面和控制所述接触块上下移动的下压斜面。作为改进,所述移动苗床还包括底部开有连通凹槽的第二左转苗床,所述第二左转苗床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直推块和第二左斜块,所述第二左转苗床经过所述过渡导轨时不与所述转向机构接触,移动至所述出口导轨。作为改进,所述移动苗床底部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移动苗床中心对称。作为改进,所述左转导轨和所述右转导轨的运输平面高于所述过渡导轨的运输平面。作为改进,所述出口导轨还可连接多个所述转向机构,通过左推杆、右推杆和直推杆的高度与所述移动苗床的配合,控制所述移动苗床移动的路径,连接多个培养室。本专利技术中的导轨传送均为现有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多加描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拼接式导轨搭建物流运输平台,自由化程度高,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大小的温室,各个导轨部件便于替换,容易维修;2.将需要相同生长环境的植物种在同一类移动苗床中,通过移动苗床与转向机构的配合,使移动苗床根据自身的形状选择移动路径,将同一类的移动苗床运输到同一个培养室,培养室内可以营造不同的成长环境,便于规模化栽培养殖;3.移动苗床外侧壁上的直推块推动直推杆时,通过内螺纹齿轮带动螺杆上升,使移动苗床与过渡导轨脱离,同时移动苗床外侧壁上的斜块推动转向控制杆,使选向齿轮与对应的传送齿轮啮合,控制移动苗床的移动方向,当移动苗床即将脱离转向导轨时,外侧壁上的斜块推动左推杆或右推杆,带动内螺纹齿轮使螺杆复位,使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完成多个运动,减少了电机的使用,节能减排;4.通过入口推板和出口推板将已完成养殖的移动苗床推到入口导轨上,入口导轨反向旋转将移动苗床收集起来,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转向机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转向导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转向控制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转苗床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右转苗床示意图;图7~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左转苗床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培养室分布示意图;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转向机构;11.螺杆;12.内螺纹齿轮;13.直齿条;131.直推杆;14.左齿条;141.左推杆;15.右齿条;151.右推杆;16.定位板;2.转向导轨;21.传送齿轮;22.选向齿轮;23.限位挡环;24.传动轴;25.主动轴;26.限位槽;3.移动苗床;31.直推块;32.左转苗床;321.右斜块;33.右转苗床;331.左斜块;34.第二左转苗床;341.第二左斜块;342.第二直推块;4.转向控制杆;41.连接环;42.接触块;43.侧移斜面;44.下压斜面;5.入口导轨;51.入口推板;52.出口推板;53.气压杆;54.培养室;6.过渡导轨;7.左转导轨;71.左侧收集导轨;8.右转导轨;81.右侧收集导轨;9.出口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导轨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配合的移动苗床3和培养室5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模块包括入口导轨5、过渡导轨6、左转导轨7、右转导轨8、出口导轨9和设在所述过渡导轨6之间的转向机构1,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与所述入口导轨5前进方向垂直的转向导轨2和支撑所述转向导轨2的四根螺杆1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包括导轨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配合的移动苗床(3)和培养室(5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模块包括入口导轨(5)、过渡导轨(6)、左转导轨(7)、左侧收集导轨(71)、右转导轨(8)、右侧收集导轨(81)、出口导轨(9)和设在所述过渡导轨(6)之间的转向机构(1),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与所述入口导轨(5)前进方向垂直的转向导轨(2)和支撑所述转向导轨(2)的四根螺杆(11),所述螺杆(11)底部均连接有可控制所述螺杆(11)上下移动的内螺纹齿轮(12),所述内螺纹齿轮(12)上方固定有定位板(16);四个所述内螺纹齿轮(12)均与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杆(11)之间的直齿条(13)啮合,所述直齿条(13)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向导轨(2)垂直,所述直齿条(13)两侧分别平行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齿轮(12)啮合的左齿条(14)和右齿条(15),所述左齿条(14)和所述右齿条(15)靠近所述出口导轨(9)一端分别固定有高于所述转向导轨(2)运输平面的左推杆(141)和右推杆(151),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顶端分别设有相对的斜面,所述直齿条(13)靠近所述出口导轨(9)一端固定有高于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的直推杆(131);所述移动苗床(3)包括外侧壁上均固定有直推块(31)的左转苗床(32)和右转苗床(33),所述直推块(31)与所述直推杆(131)配合推动所述直齿条(13),所述移动苗床(3)在所述转向导轨(2)上移动时,所述直推块(31)高于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的顶面,所述左转苗床(32)在所述直推块(31)右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左推杆(141)的右斜块(321),所述右转苗床(33)在所述直推块(31)左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右推杆(151)的左斜块(331);所述左转导轨(7)和所述右转导轨(8)出口分别设有配合的培养室(54),所述培养室(54)还分别通过左侧收集导轨(71)和右侧收集导轨(81)与所述入口导轨(5)连接,所述培养室(54)入口处滑动连接有运动方向与所述左转导轨(7)垂直的入口推板(51),所述培养室(54)出口处滑动连接有运动方向与所述左侧收集导轨(71)平行的出口推板(52),所述入口推板(51)和所述出口推板(52)分别通过气压杆(53)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感知农业的自动化栽培设备,包括导轨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配合的移动苗床(3)和培养室(5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模块包括入口导轨(5)、过渡导轨(6)、左转导轨(7)、左侧收集导轨(71)、右转导轨(8)、右侧收集导轨(81)、出口导轨(9)和设在所述过渡导轨(6)之间的转向机构(1),所述转向机构(1)包括与所述入口导轨(5)前进方向垂直的转向导轨(2)和支撑所述转向导轨(2)的四根螺杆(11),所述螺杆(11)底部均连接有可控制所述螺杆(11)上下移动的内螺纹齿轮(12),所述内螺纹齿轮(12)上方固定有定位板(16);四个所述内螺纹齿轮(12)均与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杆(11)之间的直齿条(13)啮合,所述直齿条(13)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向导轨(2)垂直,所述直齿条(13)两侧分别平行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齿轮(12)啮合的左齿条(14)和右齿条(15),所述左齿条(14)和所述右齿条(15)靠近所述出口导轨(9)一端分别固定有高于所述转向导轨(2)运输平面的左推杆(141)和右推杆(151),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顶端分别设有相对的斜面,所述直齿条(13)靠近所述出口导轨(9)一端固定有高于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的直推杆(131);所述移动苗床(3)包括外侧壁上均固定有直推块(31)的左转苗床(32)和右转苗床(33),所述直推块(31)与所述直推杆(131)配合推动所述直齿条(13),所述移动苗床(3)在所述转向导轨(2)上移动时,所述直推块(31)高于所述左推杆(141)和所述右推杆(151)的顶面,所述左转苗床(32)在所述直推块(31)右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左推杆(141)的右斜块(321),所述右转苗床(33)在所述直推块(31)左下侧固定有可推动所述右推杆(151)的左斜块(331);所述左转导轨(7)和所述右转导轨(8)出口分别设有配合的培养室(54),所述培养室(54)还分别通过左侧收集导轨(71)和右侧收集导轨(81)与所述入口导轨(5)连接,所述培养室(54)入口处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