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74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包括上盖、基座、接线柱和触点簧片,所述上盖位于基座的上方,且上盖活动套接在基座的表面,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触点簧片位于接线柱的上方,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位于触点簧片的两侧,所述基座内壁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上盖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基座的内部,导向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盖内壁的顶部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触点簧片、调节螺杆、压簧和内螺纹管,解决了目前常见的冲击开关大多难以判断冲击力大小,一旦受到冲击力便开始工作,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
技术介绍
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和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一般为受到外力作用使得电路导通,受到冲击之前电路为断路状态,常用于接电控制和报警。冲击开关在工作时,由于受到的冲击力不同,目前常见的冲击开关大多难以判断冲击力大小,一旦受到冲击力便开始工作,而现实中往往需要预先判断,受到较小冲击力时不需要接通电路,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解决了目前常见的冲击开关大多难以判断冲击力大小,一旦受到冲击力便开始工作,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包括上盖、基座、接线柱和触点簧片,所述上盖位于基座的上方,且上盖活动套接在基座的表面,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触点簧片位于接线柱的上方,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位于触点簧片的两侧,所述基座内壁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上盖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包括上盖(1)、基座(2)、接线柱(3)和触点簧片(4),所述上盖(1)位于基座(2)的上方,且上盖(1)活动套接在基座(2)的表面,所述接线柱(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触点簧片(4)位于接线柱(3)的上方,两个所述接线柱(3)分别位于触点簧片(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壁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上盖(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底部贯穿固定块(5)并延伸至基座(2)的内部,所述导向杆(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盖(1)内壁的顶部和固定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包括上盖(1)、基座(2)、接线柱(3)和触点簧片(4),所述上盖(1)位于基座(2)的上方,且上盖(1)活动套接在基座(2)的表面,所述接线柱(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触点簧片(4)位于接线柱(3)的上方,两个所述接线柱(3)分别位于触点簧片(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壁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上盖(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底部贯穿固定块(5)并延伸至基座(2)的内部,所述导向杆(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盖(1)内壁的顶部和固定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内壁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8),所述上盖(1)内壁的顶部活动镶嵌有圆杆(9),所述圆杆(9)位于第一连接座(8)的背面,所述触点簧片(4)固定套接在圆杆(9)的表面,所述圆杆(9)的顶部贯穿上盖(1)并与旋钮(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钮(10)活动镶嵌在上盖(1)的上表面;所述基座(2)内壁底部对应第一连接座(8)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一侧开设通孔的内壁与调节螺杆(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2)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套管(13)和压簧(14),所述套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5),所述第一连接座(8)通过连接杆(16)与第二连接座(15)活动连接,所述压簧(14)靠近固定座(11)的一端与套管(13)远离固定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