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69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包括8位增强型的单片机,均与单片机连接的晶振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设置在封口台上、且型号均为E18‑P50NK的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和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连接在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与单片机之间、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与单片机之间、且型号为ADC0809CCN的模数转换芯片U4,设置在切分台上、输出与单片机的串行口P1.2连接、且型号为TCS230的色彩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色彩传感器U3之间的第二直流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服装原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装原材料加工
,尤其是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品包装机,打包好的纺织品布匹,经过上料传送带的传送到达包装机的入口前端,纺织品就位之后,被推入包装机的封口台上,在封口台上设有PE膜筒塑封、且与纺织品布匹的形状相匹配的封口板,对布匹两端的PE膜筒进行热封,热封完毕之后,布匹打包完成,通过输送装置将布匹输出并切分。目前,传统的纺织品包装机需要借助于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其结构较为复杂。为此,申请人特提出了一种纺织品布料包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前端的进料口,设置在箱体后端的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上、用于传输待包装的纺织品布匹的进料传输机,设置在箱体内、且与进料传输机配合的封口台,设置在封口台与出料口之间的过渡传输机,设置在箱体后端、且与出料口位置对应的切分台,设置在切分台上部的切分电机,与切分电机连接、且与切分台位置对应的刀片,设置在箱体上的电控仪,设置在封口台上部的封口装置,与箱体连接、用于提供待包装的纺织品布匹热封的PE膜的上PE膜筒,设置在封口台下部、提供热封的PE膜、且该PE膜在封口装置的作用下热封贴合在所述上PE膜筒的PE膜上的下PE膜筒。其中,所述封口装置上设置用于向上PE膜筒的PE膜印制识别色条的标色条。另外,进料传输机内设有驱动传输的第一三相交流电机,且过渡传输机内设有驱动传输的第二三相交流电机。所述封口装置内设有一封口热封压合的第三三相交流电机。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涉及用于纺织品包装过程中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包括8位增强型的单片机,均与单片机连接的晶振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设置在封口台上、且型号均为E18-P50NK的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和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连接在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与单片机之间、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与单片机之间、且型号为ADC0809CCN的模数转换芯片U4,设置在切分台上、输出与单片机的串行口P1.2连接、且型号为TCS230的色彩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色彩传感器U3之间的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具体地,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包括具有VIN引脚、GND引脚、EPAD引脚、BOOT引脚、VSEN引脚和PH引脚的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且两输出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和GND引脚一一对应连接的桥式整流器D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两输入与市电连接、且两输出与桥式整流器D1的两输入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T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BOOT引脚与PH引脚之间的电容C2,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PH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源指示二极管D2,串联后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PH引脚与VSEN引脚之间的电感L1和电阻R1,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SE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以及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所述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的VCC引脚、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的VCC引脚和模数转换芯片U4的Vcc引脚均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包括具有IN引脚、OUT引脚和GND引脚、IN引脚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且OUT引脚与色彩传感器U3的VCC引脚连接的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以及连接在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4。其中,所述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型号为STOT23-5,且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优选地,所述纺织品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OUT引脚与色彩传感器U3的S3引脚之间的电阻R4,以及连接在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OUT引脚与色彩传感器U3的S2引脚之间的电阻R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巧妙地设置红外避障传感器,当且仅当,两红外避障传感器均未被遮挡时,才驱动封口装置进行包装热封。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保证了纺织品一一对应封装。另外,本技术设置色彩传感器识别标色条印制的色条。如此一来,便能实现全自动的包装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服装原材料加工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纺织品布料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封口装置的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基座,2-箱体,3-进料口,4-出料口,5-进料传输机,6-过渡传输机,7-封口台,8-封口装置,9-电控仪,10-上PE膜筒,11-下PE膜筒,12-切分台,13-切分电机,14-刀片,15-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16-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17-色彩传感器,81-标色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一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部”、“顶部”、“前部”、“后部”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的。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首选,简要介绍纺织品布料包装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该纺织品布料包装装置主要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箱体2,设置在箱体2前端的进料口3,设置在箱体2后端的出料口4,设置在进料口3上、用于传输待包装的纺织品布匹的进料传输机5,设置在箱体2内、且与进料传输机5配合的封口台7,设置在封口台7与出料口4之间的过渡传输机6,设置在箱体2后端、且与出料口4位置对应的切分台12,设置在切分台12上部的切分电机13,与切分电机13连接、且与切分台12位置对应的刀片14,设置在箱体2上的电控仪9,设置在封口台7上部的封口装置8,与箱体2连接、用于提供待包装的纺织品布匹热封的PE膜的上PE膜筒10,以及设置在封口台7下部、提供热封的PE膜、且该PE膜在封口装置8的作用下热封贴合在所述上PE膜筒10的PE膜上的下PE膜筒11。另外,在封口装置8上设置用于向上PE膜筒10的PE膜印制识别色条的标色条81,通过定期向标色条81添加表色的墨即可。其中,在进料传输机5内设有驱动传输的第一三相交流电机,在过渡传输机6内设有驱动传输的第二三相交流电机。且在封口装置8内设有一封口热封压合的第三三相交流电机。如图3所示,该纺织品检测装置,包括8位增强型的单片机,均与单片机连接的晶振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设置在封口台上、且型号均为E18-P50NK的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和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连接在第一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8位增强型的单片机,均与单片机连接的晶振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设置在封口台上、且型号均为E18‑P50NK的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和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连接在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与单片机之间、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与单片机之间、且型号为ADC0809CCN的模数转换芯片U4,设置在切分台上、输出与单片机的串行口P1.2连接、且型号为TCS230的色彩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色彩传感器U3之间的第二直流供电电路;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包括具有VIN引脚、GND引脚、EPAD引脚、BOOT引脚、VSEN引脚和PH引脚的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且两输出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和GND引脚一一对应连接的桥式整流器D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两输入与市电连接、且两输出与桥式整流器D1的两输入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T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BOOT引脚与PH引脚之间的电容C2,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PH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源指示二极管D2,串联后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PH引脚与VSEN引脚之间的电感L1和电阻R1,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SE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以及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所述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的VCC引脚、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的VCC引脚和模数转换芯片U4的Vcc引脚均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包括具有IN引脚、OUT引脚和GND引脚、IN引脚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且OUT引脚与色彩传感器U3的VCC引脚连接的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以及连接在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4;所述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型号为STOT23‑5,且第二直流转换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8位增强型的单片机,均与单片机连接的晶振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设置在封口台上、且型号均为E18-P50NK的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和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连接在第一红外避障传感器U5与单片机之间、第二红外避障传感器U6与单片机之间、且型号为ADC0809CCN的模数转换芯片U4,设置在切分台上、输出与单片机的串行口P1.2连接、且型号为TCS230的色彩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色彩传感器U3之间的第二直流供电电路;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包括具有VIN引脚、GND引脚、EPAD引脚、BOOT引脚、VSEN引脚和PH引脚的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且两输出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和GND引脚一一对应连接的桥式整流器D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两输入与市电连接、且两输出与桥式整流器D1的两输入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T1,连接在第一直流转换芯片U1的BOOT引脚与PH引脚之间的电容C2,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澧信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