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及模拟冲击载荷的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65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及模拟冲击载荷的试验系统,属于破岩试验装置领域。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凸轮机构和动力钻具。凸轮机构包括圆柱凸轮和能够驱动圆柱凸轮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圆柱凸轮的转轴传动连接,圆柱凸轮开设有曲线凹槽。动力钻具包括钻具本体、凸轮从动件及弹性件,弹性件套设于钻具本体,凸轮从动件套设于钻具本体且凸轮从动件设置传导部,传导部和钻具本体能够限制弹性件运动,传导部能够与曲线凹槽配合,以使得传导部在圆柱凸轮转动时能够往复直线运动。当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转动时,传导部在圆柱凸轮转动时能够往复直线运动,由此对钻具本体产生稳定的周期性冲击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及模拟冲击载荷的试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破岩试验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及模拟冲击载荷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高效的破岩技术是油气井钻井
的核心,也是钻井工程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石油行业,冲击破岩一直是岩石破碎的主要形式。冲击破岩是在传统的旋转破岩基础上,利用岩石在冲击作用下易于破碎的特点,在钻头上连接冲击装置,钻头在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破岩,从而达到破岩的目的。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增加,尤其在一些复杂地层,旋转钻井的钻进效果并不理想,机械钻速低下,钻井事故频发,钻井成本高。同时,已有研究表明,谐振冲击钻井,谐振激励能够大大提高岩石的振动幅度,促进岩石破碎,进而提高钻进速度。为了深入了解钻头破岩的内在机理,提高人为对钻头破岩速度的控制能力,亟需对此进行试验及理论研究。谐振冲击钻井技术作为新兴的一种高效破岩技术,目前谐振冲击载荷下破岩的机理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试验验证,难以取得统一认识。试验装置的关键在于如何提供稳定的冲击载荷。而目前缺少一种适用于模拟谐振冲击钻井的冲击载荷的加载装置,且在冲击载荷的加载过程中保持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圆柱凸轮和能够驱动所述圆柱凸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圆柱凸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开设有曲线凹槽;以及动力钻具,所述动力钻具包括钻具本体、凸轮从动件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钻具本体,所述凸轮从动件套设于所述钻具本体且所述凸轮从动件设置有传导部,所述传导部和所述钻具本体能够限制所述弹性件在预设区域,所述传导部能够与所述曲线凹槽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导部在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能够往复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圆柱凸轮和能够驱动所述圆柱凸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圆柱凸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开设有曲线凹槽;以及动力钻具,所述动力钻具包括钻具本体、凸轮从动件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钻具本体,所述凸轮从动件套设于所述钻具本体且所述凸轮从动件设置有传导部,所述传导部和所述钻具本体能够限制所述弹性件在预设区域,所述传导部能够与所述曲线凹槽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导部在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能够往复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传导部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缘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导部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具本体固定连接。4.一种模拟冲击载荷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冲击载荷加载装置;钻压加载装置,所述钻压加载装置与所述钻具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钻压加载装置能够为所述钻具本体提供旋转力;以及钻具支架,所述钻具支架被配置成用于限制所述钻具本体的径向运动,所述钻具本体能够相对所述钻具支架转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萍崔怀丰孙林平蒲国林郝加波陈光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