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059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包括蓄冷系统、放冷系统和防倒灌系统,所述蓄冷系统由蓄冷槽、电动阀Ⅰ、电动阀Ⅲ、蓄放冷泵Ⅰ、电动阀Ⅴ、电动阀Ⅵ和冷冻机组组成;放冷系统由电动阀Ⅱ、电动阀Ⅳ、电动阀Ⅶ和冷末端组成,防倒灌系统由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水量控制阀Ⅰ、水量控制阀Ⅱ、防倒灌装置、手动蝶阀Ⅰ、手动蝶阀Ⅱ和UPS电源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夜晚冷冻机组储存在蓄冷水槽的冷冻水,在白天可不经板式热交换器,直接进入冷末端进行热交换,可大大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
本实用属于制冷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冻水供水系统一般将蓄冷槽内的冷冻水冷量经板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再输送至末端用冷设备,整个供水系统被分成两个环路,以完成冷热水之间的热交换;但使用板式热交换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大型的供水系统,必然需要对应的大型板式热交换器,而板式热交换器价格昂贵,无形之中增加了供水系统初期的投资成本;(2)大型板式热交换器安装完成后占用空间较大,由此带来土地成本投入的增加;(3)利用板式热交换器转换热能时,冷热交换有温差,蓄冷水池冷量释放不完整;(4)蓄冷系统采用板式热交换器后,由于放冷时回蓄水池的水温无法精确控制,必须增加斜温层厚度。因此,研制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冷冻水供水系统成本、能量损失率高、设备占用面积大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使得夜晚冷冻机组储存在蓄冷水槽的冷冻水,在白天可不经板式热交换器,直接进入冷末端进行热交换,可大大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包括蓄冷系统、放冷系统和防倒灌系统,所述蓄冷系统由蓄冷槽、电动阀Ⅰ、电动阀Ⅲ、蓄放冷泵Ⅰ、电动阀Ⅴ、电动阀Ⅵ和冷冻机组组成,电动阀Ⅰ设置于蓄冷槽的上侧出水处,并通过水管依次将蓄放冷泵Ⅰ和电动阀Ⅴ连接至冷冻机组的进水处,冷冻机组的出水处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电动阀Ⅵ和电动阀Ⅲ至蓄冷槽的下侧入水处;放冷系统由电动阀Ⅱ、电动阀Ⅳ、电动阀Ⅶ和冷末端组成,电动阀Ⅳ设置于蓄冷槽的下层入水处,并与电动阀Ⅲ并联连接,电动阀Ⅶ与电动阀Ⅳ串联连接,通过水管连接于冷末端的入水处;防倒灌系统由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水量控制阀Ⅰ、水量控制阀Ⅱ和防倒灌装置组成,并依次通过水管连接在冷末端的回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水直供系统,包括蓄冷系统、放冷系统和防倒灌系统,所述蓄冷系统由蓄冷槽、电动阀Ⅰ、电动阀Ⅲ、蓄放冷泵Ⅰ、电动阀Ⅴ、电动阀Ⅵ和冷冻机组组成,电动阀Ⅰ设置于蓄冷槽的上侧出水处,并通过水管依次将蓄放冷泵Ⅰ和电动阀Ⅴ连接至冷冻机组的进水处,冷冻机组的出水处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电动阀Ⅵ和电动阀Ⅲ至蓄冷槽的下侧入水处;放冷系统由电动阀Ⅱ、电动阀Ⅳ、电动阀Ⅶ和冷末端组成,电动阀Ⅳ设置于蓄冷槽的下层入水处,并与电动阀Ⅲ并联连接,电动阀Ⅶ与电动阀Ⅳ串联连接,通过水管连接于冷末端的入水处;防倒灌系统由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水量控制阀Ⅰ、水量控制阀Ⅱ和防倒灌装置组成,并依次通过水管连接在冷末端的回水管道上,防倒灌装置设置于电动阀Ⅱ和电动阀Ⅲ连接处的前端;冷冻机组出水处与冷末端进水处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电动阀Ⅷ,冷冻机组进水处与冷末端回水管道的连接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有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源蓄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