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059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中,该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与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的同时,回收了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减少了温室效应。且利用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并储存加热后的水,实现了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当空调以制冷模式工作时,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会释放大量的热。一般情况下,家用空调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来进行散热,例如:安装散热风机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不仅散热效率较低,且会将大量的热排放到空气中,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不利于环保。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所述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所述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加热后的水。进一步地,所述充水格栅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所述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所述充水格栅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充水格栅还用于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输送至所述储水箱中。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未工作时,或者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停止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与用户管道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所述储水箱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加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的充水格栅能够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并利用吸收的热量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能够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由此,使用充水格栅进行散热与仅使用散热风机进行散热相比,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冷凝器释放的大部分热量被充水格栅中的水吸收,而不是散发到空气中,减少了温室效应。储水箱中的水可供用户使用,实现了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充水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充水格栅1以及储水箱2,充水格栅1设置在散热风机3的迎风面,充水格栅1用于吸收冷凝器4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2;储水箱2与充水格栅1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其中,图1中示出的出水管7在图3中作具体介绍。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的充水格栅能够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并利用吸收的热量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能够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由此,使用充水格栅进行散热与仅使用散热风机进行散热相比,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冷凝器释放的大部分热量被充水格栅中的水吸收,而不是散发到空气中,减少了温室效应。储水箱中的水可供用户使用,实现了节能减排。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以空调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空调。可以理解的是,风冷散热的原理为当散热风机3工作时,会加速空气流动。流经冷凝器4的空气由于压强的增大,会带走大量的热。此时,在散热风机3的迎风面设置充水格栅1,有利于充水格栅1中的水更大程度的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其中,如图2所示,充水格栅1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这一结构相较于平行设置的一根金属管路来说,有利于增加金属管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金属管路的数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根据空调的适配程度或居住地进行选择。举例来说,设置在炎热地区的空调与设置在较寒冷地区的空调相比,空调的压缩机的功率较大,释放的热量较多,则充水格栅的金属管路数量可以较高,以便于提高散热效率。其中,储水箱2与用户管道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储水箱2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加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水格栅中密集的金属管路使得充水格栅自身内的水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热交换速率。且储水箱中的热水可供用户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储水箱中的水来洗澡或者做饭,间接的节省了水资源与燃气,实现了节能减排。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系统还包括:水泵5、进水管6以及出水管7,水泵5的一端通过进水管6与充水格栅1连接,且水泵5的另一端与储水箱2连接,水泵5用于将储水箱2中的水通过进水管6输送至充水格栅1中;充水格栅1通过出水管7与储水箱2连接,充水格栅1还用于将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7输送至储水箱2中。其中,水泵5为低功耗水泵,可以降低能耗。水泵5把储水箱2和充水格栅1连接起来,可以使储水箱2中的水不断的输送到充水格栅1中,被输送到充水格栅1中的水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变热后,再输送回储水箱2中。由此,通过水泵5构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具体地,水泵5还用于当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检测到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将储水箱2中的水通过进水管6输送至充水格栅1中,还用于当检测到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或者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停止工作。其中,可采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和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代表空调停机,且冷凝器未散热,或者冷凝器散热,但散热风机3损坏且停止运转。上述两种方式下,均无法进行热量回收。因此,当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系统停止工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但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无需再产生热水。此时,如果系统继续工作的话,很可能会由于温度差而导致储水箱2中的热水流经充水格栅1,并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因此,系统可以停止工作,以避免热量流失,避免温室效应的加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的空气温度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保证储水箱中的水处于预设的较高水温。因此,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由此,根据散热风机所处的模式、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所述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所述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加热后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所述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所述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加热后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水格栅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所述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瑜波黄铭罕段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