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舱的舱顶及预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89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舱的舱顶,该预制舱还包括舱体,舱顶设置在舱体上,该舱顶包括:顶盖和对应顶盖的集水侧设置的第一挡水件,顶盖设置在舱体的顶部,顶盖的至少一侧为集水侧,顶盖的集水侧的高度低于顶盖的其他位置的高度;第一挡水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在顶盖上,第一底板连接于舱体的外侧壁且顶盖的集水侧延伸至第一底板的上方,第一底板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用于排出由顶盖的下表面流至集水侧的水。本申请还公开了预制舱。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防止预制舱外部的水流入预制舱内部和排出预制舱内部的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舱的舱顶及预制舱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
,特别是涉及预制舱的舱顶及预制舱。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预制舱由于便于运输、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免维护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中,成为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原来二次设备室的更新换代品。一般情况下,由于需要考虑预置舱整体强度,因此将预制舱的顶盖、挡水件以及舱体焊接到一起,但是焊接后舱体尺寸较大,给运输造成了困难,也经常会遇到预制舱超高而无法通过的情况。在一些山区,因道路比较陡峭,超过了一些运输条件限制的舱体尺寸就使得运输变得不安全,严重影响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使预制舱便于运输,可拆卸型预制舱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可拆卸型预制舱的防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舱的舱顶及预制舱,能够防止预制舱外部的水流入预制舱内部和排出预制舱内部的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舱的舱顶,该预制舱还包括舱体,舱顶设置在舱体上,该舱顶包括:顶盖和对应顶盖的集水侧设置的第一挡水件,顶盖设置在舱体的顶部,顶盖的至少一侧为集水侧,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舱的舱顶,所述预制舱还包括舱体,所述舱顶设置在所述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舱体的顶部,所述顶盖的至少一侧为集水侧,所述顶盖的集水侧的高度低于所述顶盖的其它侧的高度;对应所述顶盖的集水侧设置有第一挡水件,所述第一挡水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底板连接于所述舱体的外侧壁且所述顶盖的集水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集水槽,且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排出由所述顶盖的下表面流至所述集水侧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舱的舱顶,所述预制舱还包括舱体,所述舱顶设置在所述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舱体的顶部,所述顶盖的至少一侧为集水侧,所述顶盖的集水侧的高度低于所述顶盖的其它侧的高度;对应所述顶盖的集水侧设置有第一挡水件,所述第一挡水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底板连接于所述舱体的外侧壁且所述顶盖的集水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集水槽,且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排出由所述顶盖的下表面流至所述集水侧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的舱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包括从所述第一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舱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一侧板顶部弯折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的舱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集水侧延伸至所述集水槽的上方;所述集水槽的出水孔的高度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其他位置的高度;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的舱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由外到内层叠设置的第一防水板和隔热板,且所述第一防水板和隔热板之间设置多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板支撑在所述隔热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舱的舱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基罗存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怡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