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包括公件和母件,公件和母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板,主板的一边缘向内凹陷成U形凹槽,主板的正面开有若干沉头通孔,沉头通孔上旋接有沉头螺钉,主板的正面还固定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由一小柱体和一大柱体同轴固定连接而成,小柱体和大柱体横截面均呈跑道形,小柱体的底面固定在主板上,锁扣件和U形凹槽均对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凹槽和锁扣件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应用于两木材连接后,在螺钉作用下与木材紧密结合,凹槽和锁扣件相配合,因而不会掉落,拆装方便,使受力均匀且减少了连接件损耗,解决了现场装配时间长的问题,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
技术介绍
随着木结构产业的兴起,而木结构连接件的设计是关乎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方面。为此,结合力学分析,并本着节约、实用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096990.8,公开了一种木结构连接件,包括钢板和木帽,钢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上凸设的腹板,木帽上设置有插槽,腹板与插槽配合,用以将木帽套装在钢板上,底板固接于楼板,而木帽插接于墙板的空腔内。该连接件结构新颖,设计简单,且加工方便,受力性能好,成本低,可以很好的辅助墙板的安装,在出现安装偏差时,也便于进行调整,简便了整个的安装作业过程,并能够增强墙板的强度,保证墙板的受力性能。但该技术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对连接件损耗和连接强度要求较大,开槽使木材原料损失且整体步骤繁琐,不可同时连接多个连接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480691.9,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墙体及其连接件和拆装方法,包括公件和母件,公件包括公件底板;公件底板上通过肋条固定设置有凸块;凸块包括下凸块和上凸块;下凸块和上凸块之间设置有横向槽;横向槽内设置有卡件;母件包括母件底板;母件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凹件;凹件与所述的公件底板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所述的凸块对应;凹件上还设置有肋条槽;肋条槽与所述的肋条对应;凹件的两侧面或其一设置有卡口;卡口与卡件对应。该技术的墙体连接件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墙体的效果,且拆装方便,不破坏墙体结构,可以反复利用。但该技术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只是针对墙体的连接,用于木材连接不方便,应力对连接件的要求高,分布不均匀易导致连接件损伤。现有技术如上述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存在连接件应力分布不均匀、安装不方便、对连接件受力要求高的问题,为此,需要对木结构连接件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应力分布均匀、对木材和连接件本身损耗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包括公件和母件,公件和母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一边缘向内凹陷成U形凹槽,主板的正面开有若干沉头通孔,沉头通孔上旋接有沉头螺钉,主板的正面还固定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由一小柱体和一大柱体同轴固定连接而成,小柱体和大柱体横截面均呈跑道形,小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于大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柱体的底面固定在主板上,锁扣件和U形凹槽均对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公件的U形凹槽和母件的小柱体相配合,所述母件的U形凹槽和公件的小柱体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小柱体的高度和主板的厚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为长方形板,所述锁扣件和U形凹槽均对称布置在主板的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若干沉头通孔对称分布在锁扣件和U形凹槽的两侧。进一步的,一侧沉头通孔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件位于其中四个沉头通孔围成的几何形状的中心,所述U形凹槽内的弧形中心位于另外四个沉头通孔围成的几何形状的中心。进一步的,所述主板和锁扣件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公件和母件采用钢板或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连接件应用于两木材连接后,在螺钉作用下与木材紧密结合,凹槽和锁扣件相配合,因而不会掉落,拆装方便,使受力均匀且减少了连接件损耗,解决了现场装配时间长的问题,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互扣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的公件侧视图;图3是公件正视图;图4是公件俯视图;图中,公件1、母件2、主板3、U形凹槽4、沉头通孔5、锁扣件6、小柱体7、大柱体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包括公件1和母件2,公件1和母件2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板3,所述主板3的一边缘向内凹陷成U形凹槽4,主板3的正面开有若干沉头通孔5,沉头通孔5上旋接有沉头螺钉,采用沉孔使螺钉的螺帽与木材表面水平不突出,使连接后整体美观且避免潜在危险。主板3的正面还固定有锁扣件6,所述锁扣件6由一小柱体7和一大柱体8同轴固定连接而成,小柱体7和大柱体8的横截面均呈跑道形,小柱体7中圆弧的直径小于大柱体8中圆弧的直径,小柱体7的底面固定在主板3上,锁扣件6和U形凹槽4均对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公件1的U形凹槽4和母件2的小柱体7相配合,所述母件2的U形凹槽4和公件1的小柱体7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小柱体7的高度和主板3的厚度相同,使得公件1和母件2不发生沿锁扣件6轴向方向的移动,从而提供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供稳定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所述主板3为长方形板,所述锁扣件6和U形凹槽4均对称布置在主板3的轴线上,所述若干沉头通孔5对称分布在锁扣件6和U形凹槽4的两侧,一侧沉头通孔5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锁扣件6位于其中四个沉头通孔5围成的几何形状的中心,所述U形凹槽4内的弧形中心位于另外四个沉头通孔5围成的几何形状的中心,使应力分布均匀。进一步的,所述主板3和锁扣件6一体成型,使得制造和安装误差更小。进一步的,所述公件1和母件2采用钢板或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本技术连接木材,先将公件1的底面放置于待一个木板戴固定的位置,通过沉头螺钉旋入沉头通孔5,将公件1与木板固定连接,同理,母件2也和另一木板固定连接,再通过所述公件1的U形凹槽4和母件2的小柱体7相配合,所述母件2的U形凹槽4和公件1的小柱体7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因此木材与木材之间连接后不能掉落,实现了自扣防掉落功能。取木材时,用手或将公件1或母件2向上顶或向下顶,解脱两连接件的自扣状态。可见,本技术互扣连接件连接木材后,在沉头螺钉和锁紧件作用下自动闭合锁定,因而不会掉落,且操作简单方便,应力分布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件和母件,公件和母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一边缘向内凹陷成U形凹槽,主板的正面开有若干沉头通孔,沉头通孔上旋接有沉头螺钉,主板的正面还固定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由一小柱体和一大柱体同轴固定连接而成,小柱体和大柱体横截面均呈跑道形,小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于大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柱体的底面固定在主板上,锁扣件和U形凹槽均对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公件的U形凹槽和母件的小柱体相配合,所述母件的U形凹槽和公件的小柱体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件和母件,公件和母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一边缘向内凹陷成U形凹槽,主板的正面开有若干沉头通孔,沉头通孔上旋接有沉头螺钉,主板的正面还固定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由一小柱体和一大柱体同轴固定连接而成,小柱体和大柱体横截面均呈跑道形,小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于大柱体中圆弧的直径,小柱体的底面固定在主板上,锁扣件和U形凹槽均对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公件的U形凹槽和母件的小柱体相配合,所述母件的U形凹槽和公件的小柱体相配合,形成自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体的高度和主板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扣式木结构连接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浪钱俊刘昌杰冯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