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4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包括织带,所述织带设有耐高温防水涂层,所述织带包括阻燃耐高温的经纱和阻燃耐高温的纬纱;所述织带具有可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形成重合区。耐高温防水涂层的存在以及经纱和纬纱均是阻燃耐高温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束保护套管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既坚固又轻盈,可用于保护线束等组件,特别适合用于高温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
本技术涉及线缆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
技术介绍
飞机内部铺设有数量庞大的线束,线束的型号种类繁多,而且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飞机线束是设备之间的纽带,其具有诸多作用:通过线束将控制指令传达到执行机构;通过线束将各种信号反馈到计算机控制中心;通过线束实现各系统之间大量的数据交换。可见,线束本身不具备特定的功能使命,却融入到每个飞机系统的工作中。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大气层中不同程度的恶劣天气,这就对线束的要求很高。现有的飞机线束一般都由波纹管、编织管、缠绕管等套管进行防护。这些套管一般都采用尼龙、聚酯、锦纶丝等高性能材料,但是在极端的飞行环境中,它们的长期耐高温性较差,且不能有效的进行防水,此处的水主要来自于飞机在高空中遇到极端天气而产生的冷凝水汽。此外,现有的这些套管在安装线束的过程中比较麻烦,需要将线束从套管中间穿过。在后期维护上,也必须进行破坏性拆卸,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套管还存在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不足,提出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可使线束保护套管具有防水和耐高温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包括织带,所述织带设有耐高温防水涂层,所述织带包括阻燃耐高温的经纱和阻燃耐高温的纬纱;所述织带具有可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形成重合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重合区的圆心角为90°至12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保护套管设有标志部,所述标志部可位于所述重合区内。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志部可发出荧光。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志部涂覆有耐高温荧光粉。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志部与见光即可报警的装置连接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保护套管的内部设有屏蔽层;所述耐高温防水涂层为无氟环保涂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织带为经纬交错的平纹织造结构或经纬交错的斜纹织造结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纱占所述织带的重量百分比为85%至92%,所述纬纱占所述织带的重量百分比为8%至1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纱为阻燃耐高温的复丝纤维,所述纬纱为阻燃耐高温的单丝纤维;所述纬纱的具体类型包括:聚醚醚酮单丝纤维、聚苯硫醚单丝纤维;所述经纱为NOMEX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耐高温防水涂层的存在以及经纱和纬纱均是阻燃耐高温的,使得本技术的线束保护套管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既坚固又轻盈,可用于保护线束等组件,特别适合用于高温环境,并具有耐磨性、防水性,尤其是防水性。借助线束保护套管的自卷特性,可以在装配和维护期间快速、简便地安装和拆除该线束保护套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织带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织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织带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线束保护套管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参考图1,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100包括织带1,也就是说线束保护套管100主要是由连续的织带1卷曲而成,比如采用长方形的织带1;织带1的宽度不限,主要由线束保护套管100的规格大小决定。参考图3,织带1设有耐高温防水涂层10。耐高温防水涂层10可以是无氟环保涂层,也即采用无氟环保材料,以便满足环保的要求,耐高温防水涂层10由耐高温防水乳液涂覆在织带1上得到;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耐高温防水涂层10也可以是含氟的涂层。参考图3,织带1包括阻燃耐高温的经纱11和阻燃耐高温的纬纱12。经纱11占织带1的重量百分比为85%至92%,纬纱12占织带1的重量百分比为8%至15%,这样的织带不仅具有良好的支撑性,也具有良好的柔软性。经纱11为阻燃耐高温的复丝纤维,比如人造纤维,具体可以是NOMEX(诺梅克斯,一种间位芳纶)纤维,推荐规格为900D至1200D。纬纱12为阻燃耐高温的单丝纤维,比如采用聚醚醚酮单丝纤维、聚苯硫醚单丝纤维;对于采用聚醚醚酮单丝纤维,推荐线径为0.30mm至0.35mm,收缩率2%至5%;对于采用聚苯硫醚单丝纤维,推荐线径0.35mm至0.40mm,收缩率5%至8%;这样的参数既保证了织带1的柔软手感,也使得织带1能适应航空高温环境的变化。参考图3和图4,经纱11和纬纱12分别沿经纬方向相互交叉纺织,从而形成织带1,具体可采用机器纺织。织带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经纬交错的平纹织造结构或经纬交错的斜纹织造结构。参考图1和图2,织带1沿纵向轴线卷曲形成线束保护套管100之后,织带1具有可沿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线束保护套管100是织带1卷曲而成的,其沿轴向是开口的,也就具有可自由运动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可沿着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圆周方向运动,两者可重叠,也就是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可以搭接在一起,从而使线束保护套管100形成重合区110,也即线束保护套管100是具有重合率的。随着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的运动,重合区110的面积可变大或者变小,相应的,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内部空间也变小或者变大,比如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内径变小或者变大。线束保护套管100具有自卷的能力,且具有可沿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可形成重合区110,方便线束的安装以及有效防止线束外漏:安装线束时将线束保护套管100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拉开,放进线束,让线束保护套管100自然卷曲形成重合区110,即可完成线束的安装;重合区110的存在,允许线束保护套管100内部的线束运动,比如由于飞行震动而导致的线束运动,或者使得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有运动余量,从而防止线束外漏。耐高温防水涂层10的存在以及经纱和纬纱均是阻燃耐高温的,使得本技术的线束保护套管100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可避免由于飞行过程中受到温度的极端变化而积聚的冷凝水珠渗透到线束内部的风险。可见,线束保护套管100具有防水和耐高温的功能,且方便拆卸和安装。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参考图2,重合区110的圆心角θ或者说径向重合角度为90°至120°,这样可方便线束的安装和有效保护线束不外漏。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内部设有屏蔽层(图中未示出)。该屏蔽层可以是在线束保护套管100的内部复合的不锈钢编织层,从而在线束需要屏蔽的区域实现屏蔽效果。参考图1,线束保护套管100设有标志部13,标志部13可位于重合区110内。标志部13可设置在第一端101上,也可设置在第二端102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如此,当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搭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所述织带设有耐高温防水涂层,所述织带包括阻燃耐高温的经纱和阻燃耐高温的纬纱;所述织带具有可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形成重合区。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航空高温环境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所述织带设有耐高温防水涂层,所述织带包括阻燃耐高温的经纱和阻燃耐高温的纬纱;所述织带具有可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的周向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使所述线束保护套管形成重合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区的圆心角为90°至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套管设有标志部,所述标志部可位于所述重合区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部可发出荧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部涂覆有耐高温荧光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保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广源张宝辉杨凤凯彭俊杰周维高耀军马帅姚敏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