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3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接收器、砂杯、喷丝板和外套,所述外套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接收器、砂杯和喷丝板,所述接收器与砂杯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砂杯与喷丝板之间设置有熔体通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熔体孔和导流部,其中,所述连接体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熔体孔采用双通道连接设计,加快了熔体的流动速度;且结构上采用倾斜加竖直方式,此种结构可以减小熔体过流时的彼此压力影响,从而提高了纺丝的稳定性;连接结构经过精密的机加工工艺以及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使组件具有连接紧凑,维护保养便捷,防腐耐磨性强的特点。

A Component Structure for Chemical Fiber Double Channel Spin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al-channel spinning assembly structure for chemical fibers, including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 receiver, a sand cup, a spinneret and a jacket. The inner part of the jacket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 receiver, a sand cup and a spinneret from top to bottom. A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ceiver and the sand cup, and a melt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and cup and the spinnere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onnector, a melt hole and a diversion part, in which a diversion part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nector; the melt hol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dual-channel connection design, which speeds up the melt flow speed; and the structure adopts the inclined plus vertical mode, which can reduce the mutual pressure influence of the melt overflow, thereby improving the spinning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rough 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unique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make the compon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connection,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strong anti-corrosion and wea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
本技术属于纺丝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纺丝组件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计量泵送来的纺丝液,过滤掉熔体中的机械杂质和凝胶粒子后,把熔体均匀地分配到每个喷丝孔中,并且使其充分混合,最终通过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射成型,再经吹风冷却或凝固浴液作用而形成纤维,在熔融法纺丝中,纺丝组件结构是熔体细流成型前通过的一种关键元件,虽然现有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正日益纯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现有技术的化纤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的化纤通道纺丝组件大多只设计有一个化纤通道,工作强度高,缩短了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存在熔体流动速度慢的问题;2、现有化纤通道纺丝组件结构的导流板大多采用中间开孔的方式进行导流,其导流的均匀度差,还容易影响后续的熔体导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具有熔体流动速度快、提高纺丝稳定性、维修保养便捷、提高导流均匀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接收器、砂杯、喷丝板和外套,所述外套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接收器、砂杯和喷丝板,所述接收器与砂杯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砂杯与喷丝板之间设置有熔体通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熔体孔和导流部,其中,所述连接体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内部设置有熔体孔;所述导流板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板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导流块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槽与卡扣之间的连接实现导流板与导流块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环安装在连接结构与接收器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外套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结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连接实现连接结构与外套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熔体孔的靠上方设置为倾斜结构,所述熔体孔的靠下方设置为竖直结构。优选的,所述导流孔根据三维流体模型设计。优选的,所述熔体孔为双通道结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熔体孔采用双通道连接设计,加快了熔体的流动速度;且结构上采用倾斜加竖直方式,此种结构可以减小熔体过流时的彼此压力影响,从而提高了纺丝的稳定性;连接结构经过精密的机加工工艺以及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使组件具有连接紧凑,维护保养便捷,防腐耐磨性强的特点。2、本技术导流板内嵌导流块,导流块内部的导流孔则根据三维流体模型,采用优化的小孔排列设计,增强了熔体的流动性,提高了导流的均匀度,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导流块与导流板之间通过卡槽与卡扣连接,安装方便,便于加工,具有更好的互换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设备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结构;11、连接体;12、熔体孔;13、导流部;14、套环;2、接收器;3、砂杯;4、熔体通道;5、喷丝板;6、外套;7、导流板;71、导流块;72、导流孔;73、卡槽;74、卡扣;8、外螺纹;9、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包括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喷丝板5和外套6,外套6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和喷丝板5,套环14安装在连接结构1与接收器2的连接处,为了避免发生组件渗泄的异常情况,外套6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外螺纹8,连接结构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外螺纹8配合的内螺纹9,外螺纹8与内螺纹9的连接实现连接结构1与外套6的连接,为了避免停泵时组件内部的反弹压力对密封产生影响,接收器2与砂杯3之间设置有导流板7,砂杯3与喷丝板5之间设置有熔体通道4;连接结构1包括连接体11、熔体孔12和导流部13,其中,连接体11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13,导流部13的内部设置有熔体孔12,熔体孔12的靠上方设置为倾斜结构,熔体孔12的靠下方设置为竖直结构,为了减小熔体过流时的彼此压力影响,熔体孔12为双通道结构设置,为了加快熔体流动速度;导流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块71,导流块7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流孔72,导流孔72根据三维流体模型设计,为了增强熔体流动性的同时提高导流的均匀度;导流板7的侧壁设置有卡槽73,导流块71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扣74,卡槽73与卡扣74之间的连接实现导流板7与导流块71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前,通过外螺纹8与内螺纹9连接实现连接结构1与外套6的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在停泵时可避免纺丝组件内部反弹的压力对密封产生影响,从而消除组件渗泄的异常现象;安装完成后开始工作,经过高温加热后的纺丝液从连接结构1上部注入到接收器2中,再通过导流板7导流分别进入到设置在砂杯3上的容器内,最后去除熔体内杂质后从熔体通道4进入喷丝板5内,最后喷丝板5按照所需产品的要求喷出合格的产品;作业过程中,双通道熔体孔12的连接设计,加快了熔体的流动速度,且结构上采用倾斜加竖直方式,此种结构可以减小熔体过流时的彼此压力影响,从而提高了纺丝的稳定,导流板7内嵌导流块71,导流块71内部的导流孔72则根据三维流体模型,采用优化的小孔排列设计,增强了熔体的流动性,提高了导流的均匀度,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包括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喷丝板(5)和外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6)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和喷丝板(5),所述接收器(2)与砂杯(3)之间设置有导流板(7),所述砂杯(3)与喷丝板(5)之间设置有熔体通道(4);所述连接结构(1)包括连接体(11)、熔体孔(12)和导流部(13),其中,所述连接体(11)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13),所述导流部(13)的内部设置有熔体孔(12);所述导流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块(71),所述导流块(7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流孔(72);所述导流板(7)的侧壁设置有卡槽(73),所述导流块(71)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扣(74),所述卡槽(73)与卡扣(74)之间的连接实现导流板(7)与导流块(71)之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纤双通道纺丝组件结构,包括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喷丝板(5)和外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6)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1)、接收器(2)、砂杯(3)和喷丝板(5),所述接收器(2)与砂杯(3)之间设置有导流板(7),所述砂杯(3)与喷丝板(5)之间设置有熔体通道(4);所述连接结构(1)包括连接体(11)、熔体孔(12)和导流部(13),其中,所述连接体(11)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13),所述导流部(13)的内部设置有熔体孔(12);所述导流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块(71),所述导流块(7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流孔(72);所述导流板(7)的侧壁设置有卡槽(73),所述导流块(71)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扣(74),所述卡槽(73)与卡扣(74)之间的连接实现导流板(7)与导流块(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焕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鸿昊达机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