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28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包括泡沫铝层、亚克力层、纳米碳层、第一EVA缓冲层、第二EVA缓冲层,所述亚克力层的两侧分别与泡沫铝层一侧、纳米碳层一侧相连,所述第一EVA缓冲层与泡沫铝层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二EVA缓冲层与纳米碳层另一侧相连,所述泡沫铝层厚度为5‑20mm,所述亚克力层厚度为1‑5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厚度为8‑1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缓冲泡棉中加入泡沫铝层,有效提高缓冲泡棉的吸收冲击能力,在缓冲泡棉同一位置受到较大压力时,可以通过泡沫铝层将压力均匀分散到第一EVA缓冲层或第二EVA缓冲层表面,达到分散压力的效果。

Nano-Aluminum-Carbon Buffer Foam Cott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ano aluminum carbon buffer foam, which comprises a foam aluminum layer, an acrylic layer, a nano carbon layer, a first EVA buffer layer, and a second EVA buffer layer. The two sides of the acrylic lay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foam aluminum layer and the nano carbon layer side, and the first EVA buffe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foam aluminum layer, and the second EVA buffe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nano carbon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foam aluminum layer is 5 20mm, the thickness of the acrylic layer is 1 5mm, the thickness of the first EVA buffer layer is 5 10m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EVA buffer layer is 8 12mm. By adding foam aluminum layer into the buffer foam,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sorption and impact capacity of the buffer foam. When the buffer foam is subjected to greater pressure at the same location, the pressure can be evenly dispers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EVA buffer layer or the second EVA buffer layer through the aluminum foam layer,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dispersing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铝碳缓冲泡棉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泡棉,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
技术介绍
缓冲泡棉作为一种缓冲材质,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优点,可应用于多种减震领域,但缓冲泡棉由于本身硬度不够,在受到较大压力时,不能进行压力分散,若在同一位置长期受到压力,极易导致缓冲泡棉的损坏及老化,导致缓冲泡棉使用寿命下降,限制了缓冲泡棉的可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泡棉过于柔软而不能进行压力分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包括泡沫铝层、亚克力层、纳米碳层、第一EVA缓冲层、第二EVA缓冲层,所述亚克力层的两侧分别与泡沫铝层一侧、纳米碳层一侧相连,所述第二EVA缓冲层与泡沫铝层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EVA缓冲层与纳米碳层另一侧相连,所述泡沫铝层厚度为5-20mm,所述亚克力层厚度为1-5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厚度为8-12mm。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耐磨橡胶层,所述耐磨橡胶层与第二EVA缓冲层相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橡胶层上还设有橡胶凸粒。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黏胶层、离形层,所述离形层通过黏胶层安装在耐磨橡胶层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离形层一侧具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位于黏胶层外。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防腐阻燃涂层,所述防腐阻燃涂层位于第一EVA缓冲层远离泡沫铝层的一侧。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腐阻燃涂层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缓冲泡棉中加入泡沫铝层,有效提高缓冲泡棉的吸收冲击能力,在缓冲泡棉同一位置受到较大压力时,可以通过泡沫铝层将压力均匀分散到第一EVA缓冲层或第二EVA缓冲层表面,达到分散压力的效果。同时,本技术通过采用纳米碳层,利用纳米碳层所具有的较强硬度对缓冲泡棉进行有效保护,防止过大压力对泡沫铝层的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耐磨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耐磨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黏胶层、离形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如图1所示,包括泡沫铝层4、亚克力层3、纳米碳层2、第一EVA缓冲层1、第二EVA缓冲层5,所述亚克力层3的两侧分别与泡沫铝层4一侧、纳米碳层2一侧相连,所述第二EVA缓冲层5与泡沫铝层4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EVA缓冲层1与纳米碳层2另一侧相连,所述泡沫铝层4厚度为5-20mm,所述亚克力层3厚度为1-5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1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5厚度为8-12mm。其中,如图1所示,纳米铝碳缓冲泡棉为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EVA缓冲层1、纳米碳层2、亚克力层3、泡沫铝层4、第二EVA缓冲层5,各层之间均以胶黏方式进行固定。且泡沫铝层4厚度为5mm,所述亚克力层3厚度为1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1厚度为5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5厚度为12mm。应当注意的是,泡沫铝层4为泡沫铝板,纳米碳层2为碳纤维层。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缓冲泡棉中加入泡沫铝层4,有效提高缓冲泡棉的吸收冲击能力,在缓冲泡棉同一位置受到较大压力时,可以通过泡沫铝层4将压力均匀分散到第一EVA缓冲层1或第二EVA缓冲层5表面,达到分散压力的效果。同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纳米碳层2,利用纳米碳层2所具有的较强硬度对缓冲泡棉进行有效保护,防止过大压力对泡沫铝层4的破坏。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耐磨橡胶层6,所述耐磨橡胶层6与第二EVA缓冲层5相接。特别的,如图3所示,所述耐磨橡胶层6上还设有橡胶凸粒61。其中,如图2、图3所示,耐磨橡胶层6上具有多个橡胶凸粒61,橡胶凸粒61均匀分布在耐磨橡胶层6表面。本技术实施例采用耐磨橡胶层6及橡胶凸粒61可以有效提高缓冲泡棉的表面摩擦力,使缓冲泡棉的一侧具有较强防滑性能,在缓冲泡棉作为地垫等材质使用时,可以具有较高的防滑能力,确保缓冲泡棉不易滑走。特别的,如图4所示,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黏胶层7、离形层81,所述离形层81通过黏胶层7安装在耐磨橡胶层6上。特别的,如图4所示,所述离形层81一侧具有齿形结构82,所述齿形结构82位于黏胶层7外。其中,如图4所示,黏胶层7安装在耐磨橡胶层6上。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黏胶层7,使缓冲泡棉可以通过黏胶层7进行固定,提高缓冲泡棉的固定效果。同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离形层81一侧设置不与黏胶层7相接的齿形结构82,使消费者在固定安装缓冲泡棉时,可以快速通过拉扯离形层81的齿形结构82,使离形层81与黏胶层7分离,方便对缓冲泡棉进行粘结。特别的,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防腐阻燃涂层,所述防腐阻燃涂层位于第一EVA缓冲层1远离泡沫铝层4的一侧。特别的,所述防腐阻燃涂层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其中,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为采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以浸涂的方式在第一EVA缓冲层1表面形成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利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所具有的耐腐蚀性能,有效隔绝外部腐蚀性物质对第一EVA缓冲层1的腐蚀作用。同时,由于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中的氟硅元素,使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层提高缓冲泡棉的阻燃性能,进而提高缓冲泡棉的使用安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技术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包括泡沫铝层、亚克力层、纳米碳层、第一EVA缓冲层、第二EVA缓冲层,所述亚克力层的两侧分别与泡沫铝层一侧、纳米碳层一侧相连,所述第二EVA缓冲层与泡沫铝层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EVA缓冲层与纳米碳层另一侧相连,所述泡沫铝层厚度为5‑20mm,所述亚克力层厚度为1‑5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厚度为8‑1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包括泡沫铝层、亚克力层、纳米碳层、第一EVA缓冲层、第二EVA缓冲层,所述亚克力层的两侧分别与泡沫铝层一侧、纳米碳层一侧相连,所述第二EVA缓冲层与泡沫铝层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EVA缓冲层与纳米碳层另一侧相连,所述泡沫铝层厚度为5-20mm,所述亚克力层厚度为1-5mm,所述第一EVA缓冲层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EVA缓冲层厚度为8-1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铝碳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铝碳缓冲泡棉还包括耐磨橡胶层,所述耐磨橡胶层与第二EVA缓冲层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钦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凡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