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式电子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1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盘式电子密码锁,包括转盘、传动轮组、光电转轮、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屏、驱动装置和供电电源,在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单片计算机、发光二极管和两个排序的光电三极管,其中:转盘与传动轮组的主动轮同轴固定,传动轮组的从动轮与光电转轮同轴固定;光电转轮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电三极管之间,且该光电转轮上开有若干个与外径呈同心圆分布的小通孔或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原有的机械密码锁相比,具有开启和设置密码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制造;密钥量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原有的键盘式电子密码锁具相比,具有转盘结构简单紧凑,所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密码的输入信号通过光耦合,转盘或旋钮与电路无导线连接;密码锁的开启操作更符合传统操作习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更具体地说,将转盘或旋钮机械转动的方向、角度和位置变化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而实现开启电子密码锁。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密码锁开启和设置,主要是通过其内的机械联动机构实现的。该机械联动机构由刻度盘、3个或4个转向轮、锁销和弹簧等机械零部件组成。刻度盘和转向轮轴向排列,它们之间的转矩传动是依靠转向轮上的定位块实现的。定位块的安装位置决定刻度盘与转向轮以及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联动关系。当刻度盘转动的方向、圈数和到达的刻度位置满足通过预先设置的定位块位置所确定的条件时,各转向轮正好转到使其上的销孔相互完全重合的位置,此时锁销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插入销孔,锁被打开。上述机械密码锁有三个缺点其一,密码开启和密码设置操作比较复杂,尤其是更改密码,除了需要专用设置装置外,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完成更改密码操作;其二,机械结构复杂,对零件的材质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其三,机械密码锁的密钥量取决于其内转向轮的数量,除了其密钥量较小外,密码长度(位数)也必须是固定的。而另一种数字式键盘开启和设置电子密码锁,是在键盘上键入一组数字,单片计算机对该组数字与预先设定的作为密码的数字进行比较,若完全相同,则控制电磁装置吸合打开锁具。上述电子密码锁的缺点是安装键盘需要较大的空间,此外键盘与单片计算机之间需要多根导线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开启和设置密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密钥量较大的转盘式电子密码锁。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盘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盘、传动轮组、光电转轮、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屏、驱动装置和供电电源,在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单片计算机和分别与该单片计算机相连的发光二极管和两个排序的光电三极管,其中所述的转盘与传动轮组的主动轮同轴固定,传动轮组的从动轮与光电转轮同轴固定;所述的光电转轮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电三极管之间,且该光电转轮上开有若干个与外径呈同心圆分布的小通孔或齿槽,使光电转轮转动时其上的小通孔或齿槽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连续红外线在光电转轮的另一侧改变为断续红外线,该侧的光电三极管接收到断续红外线后产生电脉冲;所述的液晶显示屏、驱动装置和供电电源分别连接在所述单片计算机在印刷电路板上所引出的插接件上。上述的转盘式电子密码锁,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永久磁铁和感应线圈,且所述的永久磁铁固定在传动轮组的从动轮的端面外沿上,所述的感应线圈固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的单片计算机相连。上述的转盘式电子密码锁,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蜂鸣器,且与所述的单片计算机相连。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本技术与原有的机械密码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密码开启和设置操作简便;所涉及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制造;密钥量大,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用户自行决定。当密码组数为8(位数为16)时,密钥量可达1016。本技术与原有的键盘式电子密码锁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转盘结构简单紧凑,所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密码的输入信号通过光耦合,转盘或旋钮与电路无导线连接;密码锁的开启操作更符合传统操作习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电子密码锁,安装在保险箱门15上,包括转盘1、传动轮组2、光电转轮3、发光二极管4、光电三极管5、液晶显示屏6、单片计算机7、印刷电路板8、罩9、驱动装置10、供电电源11、蜂鸣器12、永久磁铁13和感应线圈14。其中,转盘1为无刻度转盘或旋钮,传动轮组2为传动轮或齿轮组,驱动装置10为电机或电磁驱动装置,供电电源11为电池。在印刷电路板8上设有单片计算机7和分别与该单片计算机7相连的发光二极管4、两个排序的光电三极管5、蜂鸣器12和感应线圈14。单片计算机7还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屏6、电机10和电池11相连。印刷电路板8位于在罩9内,且在该罩9的表面嵌设液晶显示屏6。转盘1与转动轮组2的主动轮同轴固定,转动轮组2的从动轮与光电转轮3同轴固定。光电转轮3安装在发光二极管4和两个光电三极管5之间,且该光电转轮3上开有若干个与外径呈同心圆分布的小通孔或齿槽,使光电转轮3转动时其上的小通孔或齿槽使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连续红外线在光电转轮3的另一侧改变为断续红外线,该侧的光电三极管5接收到断续红外线后产生电脉冲。永久磁铁13和感应线圈14相对设置,且永久磁铁13固定在转动轮组2的从动轮的端面外沿上。本技术单片计算机7的唤醒实现过程在无操作情况下,或者在密码开启和密码设置操作结束后,或者操作过程中转盘1停顿的时间超过程序规定的时间,单片计算机7中的程序都会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并使发光二极管4、光电三极管5和液晶显示屏6断电。在传动轮组2的从动轮的端面外沿装有永久磁铁13,在永久磁铁13附近的印刷电路板8上装有感应线圈14。当永久磁铁13转过最接近感应线圈14的位置时,在感应线圈14上感应产生一个电脉冲,该脉冲作为将单片计算机7的唤醒信号。转盘1的转动导致永久磁铁13与感应线圈14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感应线圈14产生的电脉冲使单片计算机7从休眠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单片计算机7中的程序使发光二极管4、光电三极管5和液晶显示屏6通电工作。本技术密码输入实现过程转盘1与传动轮组2的主动轮同轴固定,传动轮组2的从动轮与光电转轮3同轴固定;光电转轮3安装在发光二极管4和光电三极管5之间,光电转轮3上开有若干个与外径呈同心圆分布的小通孔或齿槽,当光电转轮3转动时其上的小通孔或齿槽使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连续红外线在光电转轮3的另一侧改变为断续红外线,该侧的光电三极管5接收到断续红外线后产生电脉冲。两个位置确定的光电三极管5同时接收一个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红外线,产生两组电脉冲,这两组脉冲的脉冲个数与转盘1转过的角度成比例关系。由于位置排列差别,这两组电脉冲出现的先后次序因转盘1转动的方向不同而不同。该两组电脉冲引入单片计算机7后,预先置入单片计算机7的程序对其进行跟踪计数和分析计算,并将转盘1的位置参数送至液晶显示屏6以两位数字的形式动态刷新显示。转盘1顺时针转动时,液晶显示屏6显示的数字增大,转盘1逆时针转动时,显示的数字减小。这样,将转盘1转动过程中所对应的由液晶显示屏6显示的数字作为一组输入密码;将转盘1在转动过程中停顿时间作为确认密码输入和密码输入结束的条件,从而实现密码输入。本技术密码开启实现过程转盘1转动时液晶显示屏6所显示的数字跟随变动,当转盘1在某一位置停顿,则液晶显示屏6所显示的数字也不再变动,当停顿时间在程序设定的范围内时,譬如大于等于2秒小于5秒,单片计算机7中的程序将液晶显示屏6此刻显示的数字确认为输入的第一组密码(两位数),并控制液晶显示屏6和蜂鸣器12给出确认信号(譬如液晶显示屏6闪烁显示此数几次,蜂鸣器12响几声)。接着转盘1再作转动、停顿,待液晶显示屏6和蜂鸣器12给出确认信号后,表明第二组密码已经确认输入。如此操作直到全部密码输入。如果停顿时间超出程序设定的范围,譬如大于5秒,单片计算机7中的程序将判定全部密码已经输入完毕,并将已输入的全部密码和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单片计算机7中的密码进行比较,若完全相同,则控制电机或电磁驱动装置10动作,打开锁具,液晶显示屏6和蜂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盘式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盘(1)、传动轮组(2)、光电转轮(3)、印刷电路板(8)、液晶显示屏(6)、驱动装置(10)和供电电源(11),在所述的印刷电路板(8)上设有单片计算机(7)和分别与该单片计算机(7)相连的发光二极管(4)和两个排序的光电三极管(5),其中:所述的转盘(1)与传动轮组(2)的主动轮同轴固定,传动轮组(2)的从动轮与光电转轮(3)同轴固定;所述的光电转轮(3)安装在发光二极管(4)和两个光电三极管(5)之间,且该光电转 轮(3)上开有若干个与外径呈同心圆分布的小通孔或齿槽,使光电转轮(3)转动时其上的小通孔或齿槽将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连续红外线在光电转轮(3)的另一侧改变为断续红外线,该侧的光电三极管(5)接收到断续红外线后产生电脉冲;所述的液晶 显示屏(6)、驱动装置(10)和供电电源(11)分别连接在所述单片计算机(7)在印刷电路板(8)上所引出的插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梦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伙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