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81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充电器包括基座、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基座设有具有操作口的容纳槽,以收纳电子设备。基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线圈组件设于第一侧壁,第二线圈组件设于第二侧壁,电子设备位于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通过在基座设置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二线圈组件可以同时与电子设备内的接收线圈对准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另外,容纳槽的设置还可以对电子设备形成限位作用,可以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用户误操作造成电子设备移动的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器的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器能够在不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电磁感应、磁共振等相关技术,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相关技术中,充电器通过采用外形限位的方式将其发射线圈与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对准以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但因电子设备的形状多样化,仍导致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低、损耗高。另外,随着电子设备类型的多样化,充电器的发射线圈的协议类型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率高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具有操作口的容纳槽,以收纳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基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和所述第二线圈组件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通过在基座设置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充电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二线圈组件位于电子设备的两侧,可以同时对准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该充电器的结构设置简单,容纳槽的设置也可以对电子设备形成限位作用,以提高电子设备内接收线圈与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的对准精度,还可以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用户误操作造成电子设备移动的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器的充电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一子线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子线圈中的其中一部分为磁共振线圈,多个所述第一子线圈中的其中另一部分为电磁感应线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磁共振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或者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磁共振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子线圈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开第二子线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其中一部分为磁共振线圈,多个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其中另一部分为电磁感应线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子线圈位于同一平面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线圈组件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周壁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长方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充电器1,基座10,容纳槽100,操作口101,第一侧壁110,第一容纳腔111,第二侧壁120,第二容纳腔121,第一线圈组件20,第一子线圈200,磁共振线圈201,电磁感应线圈202,第二线圈组件30,第二子线圈3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图4及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1,包括基座10、第一线圈组件20和第二线圈组件30。具体而言,如图2、图4及图6所示,基座10设有具有操作口101的容纳槽100,以收纳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0具有容纳槽100,容纳槽100可以限定出空间区域,容纳槽100的一端贯穿基座10以构造形成操作口101,操作口101可以连通容纳槽100与外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外界”可以为充电器1所处于的环境。用户可以从操作口101将电子设备放入容纳槽100内,或是将电子设备从容纳槽100内取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放置在容纳槽100内可以指电子设备的一部分位于容纳槽100内,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全部均位于容纳槽100内。如图2、图4及图6所示,基座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第一线圈组件20设于第一侧壁110,第二线圈组件30设于第二侧壁120,电子设备可以位于第一线圈组件20和第二线圈组件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0包括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第一侧壁110与第二侧壁120相对且间隔排布。第一侧壁110的部分表面可以构造形成容纳槽100的壁面的一部分,第二侧壁120的部分表面可以构造形成容纳槽100的壁面的又一部分。第一线圈组件20与第一侧壁110连接,第二线圈组件30与第二侧壁120连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容纳槽100内后,第一线圈组件20和第二线圈组件30分别位于电子设备的两侧。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从操作口101插入容纳槽100内,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与第一线圈组件20相对。利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器1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先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容纳槽100内,此时,电子设备位于第一线圈组件20与第二线圈组件30之间,第一线圈组件20可以与电子设备内置的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作用以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第二线圈组件30也可以与电子设备内置的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作用以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内部的接收线圈可以为一个,第一线圈组件20与第二线圈组件30均可以与该接收线圈配合作用。电子设备内部的接收线圈也可以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第一线圈组件20可以与多个接收线圈中的一部分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作用,第二线圈组件30与多个接收线圈中的另一部分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作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1,通过在基座10设置第一线圈组件20和第二线圈组件30,充电器1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第一线圈组件20与第二线圈组件30位于电子设备的两侧,可以同时对准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该充电器1的结构设置简单,容纳槽100的设置也可以对电子设备形成限位作用,以提高电子设备内接收线圈与第一线圈组件20、第二线圈组件30的对准精度,还可以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用户误操作造成电子设备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具有操作口的容纳槽,以收纳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基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和所述第二线圈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具有操作口的容纳槽,以收纳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基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和所述第二线圈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一子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子线圈中的其中一部分为磁共振线圈,多个所述第一子线圈中的其中另一部分为电磁感应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共振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或者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磁共振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槽中心的垂直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