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59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鼓齿轮、旋转力传递部件、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组件,鼓齿轮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壁上设有输入臂,旋转力传递部件具有槽部件、中心轴和复位弹性部件,槽部件具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旋转力接收头在第一方向与上滑槽滑动配合,中心轴在第二方向与下滑槽滑动配合,中心轴可绕轴线旋转地与鼓齿轮连接,中心轴可抵靠在容纳腔底部,中心轴外壁上设有输出臂,输出臂可与输入臂抵靠接触,复位弹性部件迫使输出臂远离输入臂,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鼓齿轮轴线方向滑动的位移,且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远离鼓齿轮移动。处理盒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且打印性能稳定。

Process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cess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forc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drum gear, a rotating forc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and a limit component. The drum gear has a receiving chamber, an input arm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ceiving chamber, a rotating forc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has a groove component, a central shaft and a reset elastic component, and a groove component has an upper and a lower sliding groove, and rotates. The force receiving head slides with the upper chut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central axis slides with the lower chute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central axis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to connect with the drum gear, the central axis can lean against the bottom of the accommodation chamb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central axis has an output arm, the output arm can contact with the input arm, reset the elastic components force the output arm away from the input arm, and the limit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restrict rotatio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orce receiving head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drum gear is used to restrict the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away from the drum gear. The processing box can be smoothly landed and removed from the main machine, and the printing performance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盒
本技术涉及打印耗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容易消耗的材料,通称打印耗材。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当处理盒内的碳粉用完后,再更换新的处理盒。现有处理盒,通常包括粉仓、设置在粉仓上的与显影单元配合的驱动部件、显影辊、出粉刀、传动齿轮,以及处理盒端盖上的导电端以及导电端上的导电触点,以及包含废粉仓及感光鼓的显影组件。将处理盒放置在成像装置内,处理盒的旋转力传递组件通过与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的驱动轴耦合,旋转力传递组件随着成像装置的驱动轴转动从而实现处理盒内显影单元周向旋转运动。处理盒导电端的导电触点与成像装置上导电位置接触,使处理盒内部显影构件根据结构特点带正电压或负电压粉仓内部的碳粉在显影辊以及其他构件电场力作用下对感光鼓供粉,从而对感光鼓显影,然后通过转印把碳粉转印到纸张上。当处理盒中的碳粉耗尽时,需将处理盒从成像装置中卸下。现有一种处理盒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是采用圆球式万向节的驱动连接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容易脱离,导致感光鼓无法接收传动力,从而导致处理盒无法正常使用。另外还有一种处理盒,其旋转力传递组件中的驱动杆体穿过定位驱动的齿轮定位组件,并且可以相对于齿轮轴向往复滑动,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的时候,旋转力传递组件容易与成像装置的传动杆卡死,导致旋转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损坏,导致处理盒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旨在改善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过程的顺畅性,并且打印性能稳定。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鼓齿轮、旋转力传递部件、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组件,旋转力接收头用于接收来自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旋转力,鼓齿轮的轴向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朝鼓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旋转力传递部件具有槽部件、中心轴和复位弹性部件,槽部件具有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与上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中心轴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下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中心轴可绕其轴线旋转地与鼓齿轮连接,中心轴的另一端抵靠在容纳腔的底部,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延伸的输出臂,在鼓齿轮的周向上,输出臂可与输入臂抵靠接触,复位弹性部件迫使输出臂远离输入臂,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位移,并且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远离鼓齿轮移动。由此可见,中心轴通过槽部件与旋转力接收头连接,中心轴的另一端抵靠在容纳腔的底部,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远离鼓齿轮移动,从而旋转力接收头在轴向上位置固定。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延伸的输出臂,在鼓齿轮的周向上,输出臂可与输入臂抵靠接触,复位弹性部件迫使输出臂远离输入臂,从而使旋转力接收头的两个凸爪始终朝一固定方向地放置至激光打印机内部,落机过程中不会受到某些零部件的阻碍和干扰而产生卡死的现象,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配合更为顺畅。并且,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位移,即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可在一定位移范围内滑动,使旋转力接收头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配合更为顺畅。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与上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中心轴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下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使旋转力接收头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相互错位,实现脱离接触,此时可以顺畅地取出处理盒。因此,上述处理盒落机更平稳,打印更稳定,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与处理盒的旋转力接收头可正确且充分地咬合,提高了处理盒的兼容性,性价比更高。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部、保持端盖以及拉簧,保持端盖安装在盒体的端面上,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保持端盖和限位部连接,限位部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与保持端盖配合,限位部用于限制旋转力接收头远离鼓齿轮移动,限位部开设有限位通孔,旋转力接收头贯穿限位通孔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头包括外端部、内端部和轴部,轴部位于外端部和内端部之间,轴部贯穿限位通孔设置,内端部抵靠在限位部上并在第一方向上与上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位于外端部向外伸出地设置有两个凸爪,两个凸爪关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线形成中心对称。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拉簧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延伸,保持端盖沿拉簧的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限位部可滑动地与滑槽配合。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拉簧沿第一方向延伸。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部上设置有突出端面的凸台,凸台朝向拉簧方向的止挡面倾斜地设置,止挡面可抵靠在保持端盖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输出臂和输入臂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输出臂关于中心轴的轴线形成中心对称,两个输入臂关于鼓齿轮的轴线形成中心对称,在鼓齿轮的周向上,两个输出臂分别位于两个输入臂之间。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位弹性部件为扭簧,容纳腔在两个输入臂之间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柱,扭簧的一个扭臂固定在与固定柱位于同一半圆内的输出臂上,扭簧的另一个扭臂固定在固定柱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容纳腔底部的轴心位置沿轴向延伸有圆筒部,中心轴的另一端与圆筒部的导向孔间隙配合地抵靠在容纳腔的底部,扭簧的环圈套在圆筒部的外环壁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盒体上设置有沿感光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手柄部,在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手柄部邻近旋转力传递组件的一侧与盒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手柄部远离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另一侧与盒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处理盒的手柄部邻近旋转力传递组件的一侧设置,在用户握持处理盒的手柄部把处理盒放置至激光打印机内部的过程中,或是从激光打印机内部取出处理盒的过程中,旋转力接收头在上滑槽内沿第一方向平稳地滑动,中心轴也在下滑槽内沿第二方向平稳地滑动,均不存在倾斜角度,不会产生干涉。而且,旋转力接收头可通过限位部和拉簧在垂直于鼓齿轮的轴线方向平稳地滑动,使处理盒的旋转力接收头的两个凸爪实现脱离接触,方便从激光打印机内取出处理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感光鼓的局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鼓齿轮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扭簧与中心轴配合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鼓齿轮、扭簧与中心轴之间配合的结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鼓齿轮、扭簧与中心轴之间配合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处理盒1包括盒体2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2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感光鼓包括鼓筒4及安装于鼓筒4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3。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处理盒,包括盒体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所述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鼓齿轮、旋转力传递部件、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用于接收来自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旋转力,所述鼓齿轮的轴向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朝所述鼓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所述旋转力传递部件具有槽部件、中心轴和复位弹性部件,所述槽部件具有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上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下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鼓齿轮的轴线;所述中心轴可绕其轴线旋转地与所述鼓齿轮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延伸的输出臂,在所述鼓齿轮的周向上,所述输出臂可与所述输入臂抵靠接触,所述复位弹性部件迫使所述输出臂远离所述输入臂;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所述鼓齿轮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位移,并且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远离所述鼓齿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处理盒,包括盒体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所述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鼓齿轮、旋转力传递部件、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用于接收来自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旋转力,所述鼓齿轮的轴向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朝所述鼓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所述旋转力传递部件具有槽部件、中心轴和复位弹性部件,所述槽部件具有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上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下滑槽形成相对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鼓齿轮的轴线;所述中心轴可绕其轴线旋转地与所述鼓齿轮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延伸的输出臂,在所述鼓齿轮的周向上,所述输出臂可与所述输入臂抵靠接触,所述复位弹性部件迫使所述输出臂远离所述输入臂;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在垂直于所述鼓齿轮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位移,并且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远离所述鼓齿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部、保持端盖以及拉簧,所述保持端盖安装在所述盒体的端面上,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保持端盖和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在垂直于所述鼓齿轮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保持端盖配合,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远离所述鼓齿轮移动,所述限位部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旋转力接收头贯穿所述限位通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包括外端部、内端部和轴部,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外端部和所述内端部之间,所述轴部贯穿所述限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锋丁文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