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46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模块,其包括模块顶板、模块底板、垫块、称重传感器和润滑机构,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模块底板上,垫块安装在称重传感器和模块底板之间;润滑机构设置在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模块顶板设置在润滑机构上,通过固定件将模块顶板、称重传感器和润滑机构连接为一体;模块顶板内设置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固定件将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固定在模块顶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低成本模块,使之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保证价格优势。同时,所述称重模块还可以实现低型面称重模块,便于降低料罐重心,保证安全,同时便于替换市场中的既有产品,有灵活的互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称重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模块。
技术介绍
在水泥、化工、制药、畜牧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称重的方式对物料进行配料或控制料位。具体是使用多个称重模块安装于承载件(如料罐、料斗、料仓、容器等)的底部,由称重模块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完成物料的测量。目前,典型的称重模块主要包括:底板、顶板、垫块、称重传感器和力传递构件。其中的称重传感器紧固安装在底板之上,前端通过力的传递构件连接到顶板,从而接受来自承载件的重量传递。通常对于容量较小(小于5t)的称重模块多装用梁式称重传感器,如专利CN103674212所专利技术的称重模块。此类称重模块是通过复杂的焊接顶板结构来实现与承载件的连接,以及对料罐的机械保护,采用不倒翁结构作为力传递构件,通过运输套件实现模块的运输和安装定位功能。然而,此类称重模块型面高,制作复杂,制造成本高,模块在安装就位后,需使用千斤顶或吊车将料罐抬起,取出运输套件,重新放下料罐后才可进行正常的称重工作。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研制新型的称重模块,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称重模块型面高,制作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称重模块。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称重模块,其特点在于,所述称重模块包括模块顶板、模块底板、垫块、称重传感器和润滑机构,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模块底板上,所述垫块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模块底板之间;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所述模块顶板设置在所述润滑机构上,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模块顶板、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润滑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模块顶板内设置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和所述自复位机构固定在所述模块顶板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包括防倾覆垫片,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包括隔套;所述模块顶板上开设有一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润滑机构上开设有一贯通的安装孔,所述隔套嵌设在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隔套与所述模块顶板的中心孔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防倾覆垫片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并固定至所述隔套顶端,所述固定件穿入所述隔套并固定至所述称重传感器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件为标准的外六角螺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孔为阶梯状孔,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安装孔匹配对应,所述隔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防倾覆垫片位于所述第一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复位机构包括自复位橡胶和限位挡圈,所述自复位橡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的顶端,所述限位挡圈锁紧在所述模块顶板的第一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称重传感器为梁式称重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球面垫圈组和密封圈,所述球面垫圈设置在所述模块顶板和所述称重传感器之间,所述球面垫圈之间随着所述称重模块加载减载而产生相对滑动;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球面垫圈密封,并密封所述模块顶板和所述球面垫圈之间的间隙;所述球面垫圈组的顶部通过所述自复位橡胶密封,与外部隔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球面垫圈包括凹球面垫圈和凸球面垫圈,所述凹球面垫圈和所述凸球面垫圈上下匹配叠合;所述球面垫圈之间或所述模块顶板与所述球面垫圈之间涂敷润滑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块顶板和所述模块底板之间设置有一运输安装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块顶板和所述模块底板的对应一边分别设置有一固定螺栓,所述运输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螺栓连接,使得所述运输安装板连接在所述模块顶板和所述模块底板之间。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称重模块可以实现低成本模块,使之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保证价格优势。同时,所述称重模块还可以实现低型面称重模块,便于降低料罐重心,保证安全,同时便于替换市场中的既有产品,有灵活的互换性。所述称重模块集成了诸多机械保护功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所述称重模块的润滑机构保证模块长期使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称重模块中模块顶板的转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称重模块在模块称重状态下的润滑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称重模块在模块抬升状态下的润滑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模块顶板10模块底板20垫块30称重传感器40和润滑机构50螺栓41隔套60防倾覆垫片70中心孔11安装孔51外六角螺栓80第一孔12第二孔13自复位橡胶90限位挡圈91密封圈53凹球面垫圈51凸球面垫圈52运输安装板21固定螺栓22安装部23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称重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称重模块中模块顶板的转动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模块,其包括模块顶板10、模块底板20、垫块30、称重传感器40和润滑机构50,其中称重传感器40固定在模块底板20上,垫块30安装在称重传感器40和模块底板20之间,例如称重传感器40和垫块30通过螺栓41固定在模块底板20上。将润滑机构50设置在称重传感器40的上端面,模块顶板10设置在润滑机构50上,通过固定件将模块顶板10、称重传感器40和润滑机构50固定连接为一体。模块顶板10内设置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和所述自复位机构固定在模块顶板10内。此处模块顶板10、模块底板20采用单纯的机加工方式,不使用折弯、焊接等工艺,降低零件成本,减少零件尺寸,降低产品因使用复杂工艺带来的质量风险。优选地,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包括隔套60,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包括防倾覆垫片70,在模块顶板10上开设有一贯通的中心孔11,润滑机构50上开设有一贯通的安装孔51,隔套60嵌设在中心孔11和安装孔51内,且隔套60与模块顶板10的中心孔11之间具有一间隙,从而允许顶板10倾斜。所述间隙既可以允许模块顶板10有一定的水平移动,又起到了3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模块包括模块顶板、模块底板、垫块、称重传感器和润滑机构,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模块底板上,所述垫块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模块底板之间;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所述模块顶板设置在所述润滑机构上,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模块顶板、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润滑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模块顶板内设置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和所述自复位机构固定在所述模块顶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模块包括模块顶板、模块底板、垫块、称重传感器和润滑机构,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模块底板上,所述垫块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模块底板之间;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所述模块顶板设置在所述润滑机构上,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模块顶板、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润滑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模块顶板内设置防倾覆保护机构、360°水平限位机构和自复位机构,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和所述自复位机构固定在所述模块顶板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覆保护机构包括防倾覆垫片,所述360°水平限位机构包括隔套;所述模块顶板上开设有一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润滑机构上开设有一贯通的安装孔,所述隔套嵌设在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隔套与所述模块顶板的中心孔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防倾覆垫片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并固定至所述隔套顶端,所述固定件穿入所述隔套并固定至所述称重传感器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标准的外六角螺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为阶梯状孔,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安装孔匹配对应,所述隔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安装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辉张萍巢志鹤
申请(专利权)人: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