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38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包括有可通过外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外离合片、可通过内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内离合片,两离合片上分别设有可相咬合而连为一体的结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离合片为盘形凸轮结构,在所述的两离合片之间设有当内离合片转动时可与其轮缘相配合而上下滑动的制动片,制动片上还设有当其滑动时可顶开所述接合部而实现两离合片分离的阻挡部;该离合机构还包括有可使所述接合部相连接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转动内执手便可控制离合机构的结合与断开,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具离合机构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属于五金锁具制造行业。 现有的锁具, 一般都设有离合机构,设置离合机构的目的在于防 止恶性开锁,只有在房主正常开锁的情况下,离合机构才会合上,内 外执手才可以传递动力,从而带动锁舌伸縮实现开门。目前市面的锁 具在离合结构断开时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外执手被锁死而无法转 动,这种设计存在的弊端是当硬性敲转外执手时,容易导致锁体损坏,防盗性能较差;另一种情况是外执手空转,即外执手可以转动,但无 法传递动力带动锁舌伸縮,因此也无法开门,这种设计可以防止硬性 敲转外执手而带来的锁体损坏,防盗性能好,但目前市面上外执手可 空转的锁具设计得都较为复杂,安装非常不方便,成本也较高。因此 设计一种可实现空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锁具为相关业者所亟待 努力的课题,本技术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而研发的。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 安装方便的锁具离合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包括有可通过外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外离合 片、可通过内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内离合片,两离合片上分别设有可相 咬合而连为一体的结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离合片为盘形凸轮结 构,在所述的两离合片之间设有当内离合片转动时可与其轮缘相配合 而上下滑动的制动片,制动片上还设有当其滑动时可顶开所述接合部而实现两离合片分离的阻挡部;该离合机构还包括有可使所述接合部 相连接的复位弹簧。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片上设有 供所述结合部穿过的孔,在制动片上,孔的上下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 凸柱,在所述的内离合片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可与凸柱相配合的凸起轮 缘。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离合片上设 有可与外执手相连接的方芯,所述的内离合片上设有可与内执手相连 接的方芯。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离合片、内 离合片安装在由主盖、副盖组成的盖座内,盖座上设有可供制动片上 下滑动的槽,在主盖、副盖上均设有可供方芯穿过的孔。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安装 在外执手和外离合片之间。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片下端还 设有可通过锁体内的拨块上下拨动的支耳。、由上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上的阻挡 部设置在制动片上孔上侧周边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执手可带动外离合片转动、内执手 可带动内离合片转动,内离合片和制动片为凸轮机构组合,当内执手带动内离合片转动时,制动片便在内离合片的带动下上下滑动,而制 动片上的阻挡部在滑动时就可实现将连为一体的两离合片分开,当制 动片上的阻挡部离开两离合片的接合部时,复位弹簧又可将两离合片 结合在一起,于是,只需要转动内执手便可控制离合机构的结合与断 开,当用钥匙开锁时,锁体内的拨块也可以带动制动片上下滑动,从 而控制离合机构的结合与断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离合机构安 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内离合片的立体示意图4为本技术外离合片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制动片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7为本技术去掉副盖和复位弹簧的装配状态图; 图8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 图9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二; 图10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包括有可通过外执手带 动其转动的外离合片l、可通过内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内离合片2,两离合片安装在由主盖601、副盖602组成的盖座6内,外离合片l上 设有可与外执手相连接的方芯5,本技术中,方芯5和外离合片 1设为一体,内离合片2上通过螺钉9连接有可与内执手相连接的方 芯5,在主盖602、副盖601上均设有可供方芯5穿过的孔,两离合 片之间设有一制动片4,制动片4上设有孔402,该离合机构还包括 有可使两离合片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安装在外执手和外 离合片l之间。如图3至图5所示,内离合片2为盘形凸轮结构,其上对称地设 有两个凸起轮缘202,在内离合片2的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结合部 201,在外离合片1的一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可与内离合片2的结合 部201相配合的结合部101,当内离合片2上的接合部201穿过制动 片4上的孔402,插入到外离合片1上的结合部101内时,本离合机 构合上,两离合片之间可传递动力。如图5所示,在制动片4上,孔402的上下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 可与内离合片2的轮缘相配合的凸柱403,凸柱403和内离合片2轮 缘配合形成凸轮机构组合,孔402上侧周边上还设有当制动片4滑动 时可顶开两离合片的接合部101、 201而实现两离合片分离的阻挡部 401;制动片4下端还设有可通过锁体内的拨块上下拨动的支耳404。参考图6至图IO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外执手10可 通过方芯5带动外离合片1转动、内执手(图未示)可通过方芯5带 动内离合片2转动,由于内离合片2和制动片4为凸轮机构组合,当 内执手带动内离合片2转动时,制动片4便在内离合片2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当制动片4往上滑动时,制动片4上的阻挡部401随之上走, 两离合片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结合,离合结构合上,当制动片4往 下滑动时,制动片4上的阻挡部401随之下走,并逐渐顶开外离合片 1的结合部101,于是两离合片分离,离合结构分开。当制动片4上 的阻挡部401离开时,复位弹簧3又可将两离合片结合在一起,于是, 只需要转动内执手便可控制离合机构的结合与断开,当用钥匙开锁 时,锁体内的拨块11也可以带动制动片4上下滑动,从而控制离合机构的结合与断开。权利要求1.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包括有可通过外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外离合片(1)、可通过内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内离合片(2),两离合片上分别设有可相咬合而连为一体的结合部(101)、(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离合片(2)为盘形凸轮结构,在所述的两离合片之间设有当内离合片(2)转动时可与其轮缘相配合而上下滑动的制动片(4),制动片(4)上还设有当其滑动时可顶开所述接合部(101)、(201)而实现两离合片分离的阻挡部(401);该离合机构还包括有可使所述接合部(101)、(201)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制动片(4)上设有供所述结合部(101 )、 (201)穿过的孔(402), 在制动片(4)上,?L (402)的上下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凸柱(403),在所述的内离合片(2)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可与凸柱 (403)相配合的凸起轮缘(20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外离合片(1)上设有可与外执手相连接的方芯(5),所述的内 离合片(2)上设有可与内执手相连接的方芯(5)。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外离合片(1)、内离合片(2)安装在由主盖(601)、副盖(602) 组成的盖座(6)内,盖座(6)上设有可供制动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具离合机构,包括有可通过外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外离合片(1)、可通过内执手带动其转动的内离合片(2),两离合片上分别设有可相咬合而连为一体的结合部(101)、(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离合片(2)为盘形凸轮结构,在所述的两离合片之间设有当内离合片(2)转动时可与其轮缘相配合而上下滑动的制动片(4),制动片(4)上还设有当其滑动时可顶开所述接合部(101)、(201)而实现两离合片分离的阻挡部(401);该离合机构还包括有可使所述接合部(101)、(201)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坚毅张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锋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