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18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护套,所述护套主体与内置护套的连接间隙处设置有内置瓦楞板,所述护套主体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的一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提把,所述防护盖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旋转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卡柱可以在闭合以及后期打开防护盖板时,直接通过按压即可进行操作,较少用到提把来带动防护盖板进行移动,大大的简化了操作,同时避免了因连接过于紧密而导致提把对使用者手指造成较大的压力,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设计的内置瓦楞板可以在护套主体外表面遇到较大压力时可以有效的减压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
本技术属于通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
技术介绍
通机泛指通用机械,包含发动机、柴油机、水泵和发电机组等产品,使用范围较广。现有的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护套在闭合防护时,一般直接通过卡槽卡合进行闭合,同时由于提把的面积较小,在打开时不易进行操作,当连接较为紧密时,提把与手指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操作起来较为不适,以及现有的护套在使用中,当遇到较大压力或者是表面发生破损时,护套难以对内部的电线等进行防护,使得发生损坏,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护套在闭合防护时,一般直接通过卡槽卡合进行闭合,同时由于提把的面积较小,在打开时不易进行操作,当连接较为紧密时,提把与手指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操作起来较为不适,以及现有的护套在使用中,当遇到较大压力或者是表面发生破损时,护套难以对内部的电线等进行防护,使得发生损坏,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护套,所述护套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包括护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护套(13),所述护套主体(1)与内置护套(13)的连接间隙处设置有内置瓦楞板(12),所述护套主体(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盖板(4),所述防护盖板(4)的一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提把(2),所述防护盖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旋转柱(5),所述防护盖板(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连接板(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与环形凸起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柱(6),所述卡柱(6)的底端与连接槽的内侧底端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机单孔仟头护套,包括护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护套(13),所述护套主体(1)与内置护套(13)的连接间隙处设置有内置瓦楞板(12),所述护套主体(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盖板(4),所述防护盖板(4)的一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提把(2),所述防护盖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旋转柱(5),所述防护盖板(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连接板(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与环形凸起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柱(6),所述卡柱(6)的底端与连接槽的内侧底端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弹簧(7),所述伸缩弹簧(7)的底端设置有旋转柱,所述卡柱(6)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卡柱(6)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10),所述限位板(9)的内侧中点处于卡柱(6)的侧边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1),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