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07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该通窗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楼层外墙上的平开窗结构,平开窗窗框外侧设有外连接部,通窗结构包括通窗本体和连接件,通窗本体包括通窗玻璃、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顶部和底部玻璃副框分别设置在通窗玻璃顶端和底端,顶部和底部玻璃副框相对于通窗玻璃呈上下对称设置,每个玻璃副框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内连接部,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上连接件将顶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通过下连接件将底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顶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了外立面整窗上下连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门窗是独立洞口安装,每个楼层的外墙上单独安装平开窗。相邻楼层的平开窗之间通过涂料、铝板或石材等材料进行外墙处理,外立面效果单一,无法实现外墙整窗上下连贯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以实现外立面整窗上下连贯连接。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所述通窗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楼层外墙上的平开窗结构,每个楼层的平开窗结构包括平开窗窗框以及设置在平开窗窗框内的平开窗玻璃,所述平开窗窗框外侧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外连接部,所述通窗结构包括通窗本体和连接件,所述通窗本体包括通窗玻璃、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分别设置在通窗玻璃顶端和底端,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相对于通窗玻璃呈上下对称设置,每个玻璃副框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内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所述上连接件将顶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下连接件将底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顶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外连接部内侧的卡槽内,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内连接部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连接部呈L形挂钩形状,所述内连接部为一个水平板,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连接板、U形连接板、横向连接板,所述U形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连接板下端和横向连接板内端相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卡接在外连接部内侧的卡槽内,外连接部的倒钩段正好伸入所述上连接件的U形连接板的U形凹槽内,所述横向连接板贴覆在所述内连接部底端面上,通过螺钉将横向连接板和内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窗本体内侧还设有铝材保温板,所述铝材保温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下两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部玻璃副框顶端面和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顶端面相平齐,所述底部玻璃副框底端面和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顶端的外连接部底端面相平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底部玻璃副框与通窗玻璃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泡沫棒和密封胶。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其通过在原有的平开窗窗框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外连接部,再在相邻的两个楼层的外连接部之间设置通窗结构,实现了外立面整窗上下连贯统一,成本低。且该通窗结构通过连接件与平开窗窗框的外连接相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中标号:1平开窗窗框,2平开窗玻璃,3外连接部,4密封胶,5通窗玻璃,6顶部玻璃副框,7底部玻璃副框,8内连接部,9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11铝材保温板,12卡槽,13竖向连接板,14U形连接板,15横向连接板,16倒钩,17泡沫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通窗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楼层外墙上的平开窗结构,每个楼层的平开窗结构包括平开窗窗框1以及设置在平开窗窗框1内的平开窗玻璃2,平开窗窗框1外侧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外连接部3,通窗结构包括通窗本体和连接件,通窗本体包括通窗玻璃5、顶部玻璃副框6和底部玻璃副框7,顶部玻璃副框6和底部玻璃副框7分别设置在通窗玻璃5顶端和底端,顶部玻璃副框6和底部玻璃副框7相对于通窗玻璃5呈上下对称设置,顶部玻璃副框6、底部玻璃副框7与通窗玻璃5之间通过密封胶4进行密封连接。每个玻璃副框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内连接部8,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连接件9和下连接件10,通过上连接件9将顶部玻璃副框6的内连接部8与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底端的外连接部3连接在一起,通过下连接件10将底部玻璃副框7的内连接部8与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顶端的外连接部3连接在一起。安装好之后,顶部玻璃副框6顶端面和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底端的外连接部3顶端面相平齐,底部玻璃副框7底端面和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顶端的外连接部3底端面相平齐。通窗本体内侧还设有铝材保温板11,铝材保温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下两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外侧。上连接件9的一端卡接在外连接部3内侧的卡槽12内,上连接件9的另一端与内连接部8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具体结构为:外连接部3呈L形挂钩形状,内连接部8为一个水平板,上连接件9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连接板13、U形连接板14、横向连接板15,U形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与竖向连接板13下端和横向连接板15内端相连接,竖向连接板13卡接在外连接部3内侧的卡槽12内,外连接部3的倒钩16段正好伸入上连接件9的U形连接板14的U形凹槽内,横向连接板15贴覆在内连接部8底端面上,通过螺钉将横向连接板15和内连接部8连接在一起。下连接件10与上连接件9呈上下对称设置,下连接件10的具体结构及其与相应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参见上述对上连接件9的描述。顶部玻璃副框6和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底端的外连接部3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泡沫棒17和密封胶4。安装时,首先将铝材保温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下两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1外侧。然后将上连接件9横向插入上层楼层的外连接部3内侧的卡槽12内,将下连接件10横向插入下层楼层的外连接部3内侧的卡槽12内;接着将通窗本体上端的内连接部8搭接在上连接件9的横向连接板15上表面,同时将通窗本体下端的内连接部8搭接在上连接件9的横向连接板15下表面,并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即完成通窗结构的安装。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所述通窗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楼层外墙上的平开窗结构,每个楼层的平开窗结构包括平开窗窗框以及设置在平开窗窗框内的平开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窗框外侧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外连接部,所述通窗结构包括通窗本体和连接件,所述通窗本体包括通窗玻璃、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分别设置在通窗玻璃顶端和底端,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相对于通窗玻璃呈上下对称设置,每个玻璃副框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内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所述上连接件将顶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下连接件将底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顶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所述通窗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楼层外墙上的平开窗结构,每个楼层的平开窗结构包括平开窗窗框以及设置在平开窗窗框内的平开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窗框外侧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外连接部,所述通窗结构包括通窗本体和连接件,所述通窗本体包括通窗玻璃、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分别设置在通窗玻璃顶端和底端,所述顶部玻璃副框和底部玻璃副框相对于通窗玻璃呈上下对称设置,每个玻璃副框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内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所述上连接件将顶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上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底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下连接件将底部玻璃副框的内连接部与下层楼层的平开窗窗框顶端的外连接部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外连接部内侧的卡槽内,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内连接部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通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呈L形挂钩形状,所述内连接部为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江王金萍朱成榕忻寅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盛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